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峡壮美.吸引世界目光。库区发展,关系重庆振兴。 从15年前成为直辖市,这座城市便与三峡库区密不可分,其时,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之首,便是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沧海桑田,15年过去,这一曾经横亘在中国政府和三峡建设者面前的“世界级难题”,早已笪告破解,确保了三峡工程如期营水、啪岳、发电扣通航,而库区干邵群众舍小家、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移民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难题。落实移民政策直接关系到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库区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库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坝上库首秭归县动态移民达10万人,动迁人口占全库区的10%,占湖北省库区的70%,涉及移民众多,情况复杂。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秭归县在正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是象征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工程百万移民大搬迁迎来库区千载难逢发展机遇三峡水库顺利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2009年库区移民"搬得出"目标如期实现2010年三峡后续工作进入新一轮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4.
《今日重庆》2006,(7):24
三峡库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峡江人具有吃苦耐劳、豪爽刚毅、勇于奉献的文化性格。在三峡大移民的伟大实践中,库区又孕育了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这些都是我们推动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扩大典型人物和事迹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把少数典型人物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思想和行为变成库区的一种风尚。可以考虑组织力量编写库区乡土教材,使典型人物和事迹进入课堂,让库区的娃娃从小就树立"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强烈意识,成长为三峡库区人文精神的传承者,成长为库区美好未来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摘自汪洋《在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5.
156米、175米随着库区水位的不开阔、包容。就像丰盈的峡江水日夜流淌,百万三峡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奉献精神广泛流传。如今,11位重庆三峡移民致富典型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开拓进取,广开财路,凭借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再次谱写出移民精神新的乐章!  相似文献   

6.
万松 《首都经济》2006,(1):65-67
提起“三峡工程”,人们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三峡”的名气和“三峡工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倍受关注:陌生的是三峡工程的运作和它的建设者们,因为他们行事低调,一直在默默地耕耘着,尤其是这些总处于敏感地带的“三峡招标人”。  相似文献   

7.
本刊采访组结束了在宜昌的采访,乘船去屈原的故乡──秭归。与我们同船去秭归香溪的张洪祥副省长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张副省长是到神农架参加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座谈会的。巧的是,那天上午,我们采访三峡总指挥陆佑婚时,张副省长也在三峡工地检查工作。下午,我们又同乘一条船离开宜昌市,他就在船上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张洪祥1991年任湖北省省委秘书长,1994年起任湖北省副省长,清瘦质朴的张副省长给我们留下了精干、利落的印象。采访自然从三峡——三峡工程——三峡移民引伸到三峡库区的建设。一、三峡工程为库区经济发展带来历…  相似文献   

8.
植根于三峡库区的建设银行万县市分行,乘改革开放的春风,业务不断开拓和发展。特别是1985年库区移民迁建试点以来,我行以移民开发建设为己任,积极参予库区移民试点资金管理,培养了一支娴熟的移民资金管理队伍,为库区移民资金的拨付、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改善库区的投资环境,为三峡工程动工和三峡移民作准备,我们把历尽千辛万苦筹措起来的资金,重点投放于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和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重庆市移民局对外宣布.三峡重庆库区移民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共搬迁安置移民102.4万人。作为世界水库移民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迁徙.三峡移民为三峡工程的兴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惊天义举.将在共和国建设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在重庆直辖10周年来临之际,本刊“百年西部人物”栏目打破常规.第一次将选择目标投向了一个群体——三峡百万移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2011,(34):12-13
1 08.19 南水北调移民34.5万 搬迁强度超三峡工程 南阳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8月19日介绍,丹江口库区农村移民总搬迁人数为16.2万人,目前已经累计搬迁14.56万人,计划在10月底前全部完成移民搬迁。  相似文献   

11.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1,(34):12-13
1 08.19 南水北调移民34.5万 搬迁强度超三峡工程 南阳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8月19日介绍,丹江口库区农村移民总搬迁人数为16.2万人,目前已经累计搬迁14.56万人,计划在10月底前全部完成移民搬迁。  相似文献   

12.
唐时邹 《重庆经济》2006,(12):24-27
一、“十五”时期三峡库区工业经济发展 自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库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随着三峡库区移民投入高峰期已过,投资规模日趋下降,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库区经济产业支撑不足;部分移民缺乏生产技能,就业困难,人民生活仍处于较低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仍很繁重。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浩大工程,三峡移民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这项伟大工程的成败。目前,三峡移民已成功地完成了大部分,这其中有不少重庆市公证员们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三峡库区135米蓄水形成,一座座漂亮的移民新城拔地而起,但由于受三峡工程几十年来“不上不下”的制约和移民迁建的影响,库区产业发展在起点较低的基础上,无力培植新的支柱产业,错失发展机遇,形成产业支撑不足的现状,拉大了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已成  相似文献   

15.
谁都知道,一项大的开发建设工程,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移民、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安置是否成功。李鹏同志在视察长江三峡库区时,正是这样论述的:“三峡工程成功的关键在于库区移民的安置是否成功。”本刊记者团一行,在从上海飞往宜昌的第二天,便来到了三峡库区首当其冲的林归县,并带着奇异的目光,在当晚就采访了县委书记汪元良。种归位于湖北西部,西陵峡两岸,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故里,昭君的故乡,自古以来,山};D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进入90年代,这里又因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而将发生惊人的变化。“高…  相似文献   

16.
邵明明 《老区建设》2011,(15):50-52
1999年5月,我国正式确定鼓励引导农村外迁移民安置方针政策,山东省作为安置三峡移民的唯一北方省份,共安置三峡移民1万余人,是3个安置外迁移民超过万人的省份之一。山东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的安置工作,各级三峡移民管理机构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洪明 《老区建设》2010,(11):30-33
三峡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水利工程,其百万移民特别是近20万外迁移民的安置问题一直备受全国关注、世界瞩目。三峡移民的安置是影响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隐患也在移民。根据规划,三峡工程蓄水175米时,最终移民将达120多万。  相似文献   

18.
山石 《今日重庆》2004,(5):64-67
以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的同名电视剧改编而成的方言话剧“移民金大花》,自去年九月首演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国务院三建委副主任、三峡办主任蒲海清说:“《移民金大花》是出好戏,充分反映了库区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的大局意识,  相似文献   

19.
滚滚长江东流水,不尽八方援助情。自 1992年 3月国务院发出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号召后,各地一双双温暖的手伸向三峡,并把发展三峡库区教育作为支援重点。从此,三峡的江面涌动着澎湃的友谊潮,有识之士纷纷把爱心洒向三峡壮丽的山川。   由于长期贫困,三峡地区的教育因投资太少而明显滞后,致使今日库区不但移民就业能力低,而且科技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今日的移民和三峡明天的发展。“帮人先帮智”,三峡经济的振兴,必须首先振兴教育。因此,全国四面八方的人们带着对库区人民的一颗炽热之心,把一笔笔资金,一车车物资,一捆捆书籍…  相似文献   

20.
世人瞩目谈“三峡工程”在万里长江的东西两端,一个浦东新区,一个三峡工程,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两项宏伟跨世纪工程。这里列举了中外人士谈。三峡工程”的世界意义.言简意赅,鼓舞人心。美国内政部长克拉克曾在考察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坝址时,说:““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兴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