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混凝土用量的逐年增加,中国的混凝土用量已经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因此不断提升混凝土广泛应用和基础产业耗材术水平,有助于产业推动,抵御灾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几乎所有重要的混凝土工程和混凝土搅拌站均要使用各类外加剂,以改善和提高混凝土拌合物及硬化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同时也能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然而,由于外加剂对混凝土的性能改变明显,其用量控制是较为严格的,如果用量不合适,不仅不能起到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作用,甚至还可能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文章探讨了混凝土外加剂溶液浓度的快速测定方案,以保证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混凝土原料的配比,掺加UNF-5高效减水剂工艺后。可以在同等水泥用量的情况下配制更高强度的混凝土电杆。若配制相同强度的混凝土,则可减少水泥余浆的排出,从而减少废物的生产,缩短了蒸养时间不并节约蒸气用量,将生产高强混凝土电杆的合格率从80%提高到98%。  相似文献   

4.
沈维钦 《民营科技》2008,(7):161-161
基于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最为有效的方式为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考虑采用60d强度做为评定依据,提高部分掺合料用量,利用混凝土28~60d之间的强度后增长可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的目的而有效的解决该问题。执行新的计价模式后,基础底板施工涉及到混凝土及钢筋这两大可控经济指标的控制。在集团公司目前的施工管理上可看出可控成本可挖掘潜力有限,采用60d强度做为评定依据可降低混凝土的单方造价。  相似文献   

5.
刘清青 《民营科技》2009,(5):214-214
从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质量及用量,时间和温度谈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筛选出环氧树脂、乙二胺、丙酮作为快速修复材料的胶凝材料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修复材料的组成设计确定了各组分用量比例关系,研究了各组分用量对固化时间的影响。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快速修复混凝土胶凝材料组分比例为环氧树脂:乙二胺:丙酮=1:0.06:0,配置好的混凝土4小时强度达到50MPa以上,完全达到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祁卫东  赵会学 《活力》2011,(3):170-170
混凝土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卜娜蕊  刘睿  白润山 《价值工程》2023,(33):139-142
玻璃纤维磷尾矿混凝土是一种较普通混凝土材料具有更好力学性能和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主要由水泥、矿物掺合料、玻璃纤维等组成。原材料在适当的配合比下,可以形成更好力学性能的混凝土材料。本文围绕玻璃纤维磷尾矿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调整不同原材料的用量和比例,寻求最佳的配合比方案。同时,研究了玻璃纤维磷尾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为推动玻璃纤维磷尾矿混凝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混凝土质量通病的现象 1、混凝土的和易性不良混凝土和易性不良主要表面为拌和物松散不易粘结、成团、不易浇筑,同时,拌和物中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空隙出现分层离析。产生该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一是水泥标号选用不当。当水泥用量过多,混凝土拌和物粘聚力不仅大,而且成团,使混凝土不易浇筑。当水泥用量过少时,混凝土拌和物松散,且不易成形,影响了混凝土质量进一步加固。  相似文献   

10.
水利枢纽工程所需各种物资用量巨大,而构成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用量是最主要的材料耗量。文章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的优选设计与试验,采用平行比对原理,优选出最适合该类工程使用的混凝土胶凝材料,可在满足混凝土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材料用量最节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混凝土强度不断提高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使用50MPa以上的高强混凝土。有些远见卓识的专家考虑到某些工程的需要,在提高强度等级的同时,也提出耐久性及施工和易性的要求,近几年来在很多重要工程中成功地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12.
水利枢纽工程所需各种物资用量巨大,而构成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用量是最主要的材料耗量。文章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的优选设计与试验,采用平行比对原理,优选出最适合该类工程使用的混凝土胶凝材料,可在满足混凝土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材料用量最节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金华  侯亚军 《活力》2005,(5):290-290
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有:路基本身的不均匀沉降、施工先后的配合、桥涵头回填、预埋管线的回填、沥青用量、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等。针对于上述原因,提出优化措施,以加强对重点施工环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政工程以及其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由于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比较低廉,生产工艺较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性。这些使其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和易性是混凝土的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的难易程度和抵抗离析作用程度,是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品质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志国 《民营科技》2010,(4):261-261
作为现代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原材料储量大、可塑性能优异、成本低廉的特点,因此在土木工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泥混凝土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其使用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水泥混凝土混合比例须符合以下的几点前提: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及较好的耐久性,要满足施工工艺易于操作又可以保证安全;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计算各种材料的具体用量。本文将对影响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因素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混凝土、砂浆或净浆的制备过程中,掺入不超过水泥用量5%(特殊情况除外),能对混凝土、砂浆或净浆的正常性能要求而改性的一种产品,称为混凝土外加剂。外加剂按其所对于应的功能不同分为减水剂、引气剂、僧水剂、促凝剂、早强剂、缓凝剂、发气剂、气泡剂、灌浆剂、着色剂、超塑化剂、保水剂、粘结剂、阻锈剂,喷射混凝土外加剂等。下面就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大空间、大跨度施工过程中被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可以解决大跨度混凝土工程中的抗裂和挠度的问题。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工艺的控制有效的解决了构件的界面尺寸和钢筋的用量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结构的使用空间。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一般作为施工人员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混凝土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但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混凝土工程事故防范与质量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混凝土在工程的实际运用中,常有出现混凝土凝结异常,强度不足以及出现裂缝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因而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田帅  李世华  焦岩 《价值工程》2022,41(1):76-78
研究了轻骨料种类、胶凝材料用量、陶砂用量及骨料预湿方式对LC30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粉煤灰陶粒配制的LC30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容重为1613kg/m3时28d抗压强度可达42.7MPa;在胶凝材料用量及用水量一致的情况下,陶粒的筒压强度及陶砂掺量是影响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采用未预湿的轻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在配制轻骨料混凝土时宜对轻骨料进行预湿。  相似文献   

20.
GBF蜂巢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一种由现浇混凝土框架梁、密肋梁、现浇板及置于肋间非拆除式蜂巢芯(单面外露模)组成的楼盖。它与普通框架梁板结构楼盖相比,具有以下技术优势:实现大跨度、大开间、自重轻、隔音好;节约混凝土、钢材和模板用量,建筑费用相对较低;双向传力受力、挠度变形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