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伴随着投资主体机构化态势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代理公众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但是否像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所强调的,公众投资者的"劣势"地位以及市场效率会因此得到改善呢?针对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公众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结构以及由此引发的投资者道德风险行为,对机构投资者在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改善市场效率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2.
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具备信息优势和规模经济,但即使在基金业最发达的美国,多数机构投资者还是无法战胜市场。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代理问题是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处理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这种代理投资的道德风险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斌  潘和平 《中国外资》2022,(14):28-30
机构投资者关联程度越高,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越大。这表明机构投资者在股价崩盘方面起到的不是外部监督的作用,反而通过抑制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竞争、阻碍坏消息进入股价,降低了股价信息效率。  相似文献   

4.
5.
股指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与机构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目前,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步伐正在加快。本文结合国内证券期货市场的实际状况,全面定义和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面临的七大风险,并给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以期能够为机构投资者的股指期货交易风险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进而促进国内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和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购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份并参与公司治理和推动企业发展的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6~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根据投资目标对机构投资者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机构投资者独立性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越低,而非独立机构持股对两类代理成本影响有限。在进一步考虑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影响后,发现独立机构持股在控股股东偏好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情况下更能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表明在此情况下,独立机构对管理层自利行为有更大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估计基准Q作为投资机会变量,用双边随机分析的方法,估计了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的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数据,并分组检验了各种治理机制对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的治理作用。研究表明,现金股利、举借外债和混合所有制对代理成本的治理效果甚微,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则表现出优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举借外债可以最有效地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而民营企业的融资歧视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地缓解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9.
招标代理机构的风险,按其来源可分为: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监管风险、信誉风险、同行业竞争风险等。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给招标代理机构乃至整个招标行业带来的风险,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与先前主要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的文献不同,基于机构投资者群体的异质性,考察分析师跟进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及其企业风险提示信息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比例随分析师跟进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程度因机构投资者类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风险提示信息的加入会减弱分析师跟进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提示信息产生的持股减弱效应显著改善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是否采纳分析师的跟进意见,既与机构投资者的不同类型有关,也与风险提示信息的决策价值相关,对风险信息的考量有助于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治理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机构投资者的决策人属性及其决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拥有比个人投资更高的理性,机构投资的理性仍显有限,不符合经典的经济人假说前提。代客理财重任使机构投资经常面临与组合投资有关的决策活动,机构投资更符合西蒙的决策人假说条件。作为决策人,机构投资本身是一个偏好收益、寻求满意投资组合的决策系统,在构建投资组合和参与公司治理的决策过程中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征。机构投资决策人假说的提出,将有助于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机构持股、特质风险与股票收益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股票市场的风险与收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大量参与有助于股票市场的稳定、特质风险的分散以及超额收益的减少。文章选取机构投资者持股占股票市值比例这一指标来刻画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检验机构持股比例、特质风险和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在中国股市,特质风险与股票收益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机构大量持股有助于降低股票的特质风险;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的股票,特质风险越大,股票预期收益越高。  相似文献   

13.
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因此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和手段。本文首先明确了社会稳定风险内涵,然后阐述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独立风险评估制度存在的重要意义,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证,最后提出了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一般模型,以期对处于探索阶段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model, landlords cannot enforce leases conditional on their tenants' efforts to care for their residences, but can exploit economies of scale in maintenance. Also, multifamily properties that have been converted from rental apartments to condominiums or cooperatives cannot be reconverted. In this case, tenants optimally expend less effort on care than homeowners, while landlords partly offset this reduced care with extra maintenance. As a result, single-family houses and residences in small multifamily dwellings are optimally owned by their occupants, while residences in large dwellings are optimally rented to tenants. These results are rou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available data.  相似文献   

15.
CEOs are “lucky” when they receive stock option grants on days when the stock price is the lowest in the month of the grant, implying opportunistic timing. Extending the work of Bebchuk et al. (2010), we explore the effect of overall corporate governance quality on CEO luck. Provided by the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 (ISS), our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metrics are much broader than those used in prior studies, encompassing more diverse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uch as audit, state laws, boards, ownership, and director education. We show that an improvement in governance quality by one standard deviation diminishes CEO luck by 14.77–21.06%. The governance standards recommended by ISS appear to be effective in deterring the opportunistic timing of option grants.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内外部制度的变迁,中国商业银行在信贷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这些改革对信贷资金的供给行为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本文对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描述,将制度变迁因素引入信贷行为的研究中,并就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对银行宏观绩效、产业绩效和微观绩效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总结了现行信贷运行机制的缺陷,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应收账款风险导致企业支付能力降低等对企业的影响,分析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成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案例提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最近十多年来,一个突出现象就是表外业务迅速发展,包括表外业务涉及的范围、规模、数量、服务、利润。表外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突飞猛进,表外业务已成为国内许多商业银行利润来源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起步较晚,在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方面与西方相比有较大差距,这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的为例,主要研究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并针对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采取多元化战略后对公司代理成本及公司业绩的影响。许多学者对目前多元化折价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由于内部资本市场的无效率导致了多元化公司的资源配置没有发挥着理论上应该具备的优势;很多学者从代理问题出发来解释多元化折价现象,但是针对代理成本与多元化程度的关系做实证检验就很少。验证多元化是否真的提高了代理成本,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来展开研究的。结论为代理成本与多元化程度成正比,公司业绩与多元化程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