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入世后“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我国两岸四地的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在两岸四地间构建自由贸易区则是回应挑战、促进发展的有利措施。本文在分析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和法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建立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的原则、基本制度、措施及步骤的构想,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障碍以及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2.
关于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目标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媛媛 《国际贸易问题》2003,(8):62-64,F003
构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模式应是在淡化政治的前提下,分步骤、有重点地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争取在两岸直接三通的基础上,实现两岸特定区域之间全面、直接、双向的经济交流,在条件成熟时,通过签订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临时协议做出贸易优惠安排,为自由贸易区过渡期创造条件。可尝试先在厦门、金门建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然后进一步建立台湾与闽东南地区自由贸易区,最后形成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3.
建立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对内相互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对外仍保留各自独立的贸易政策,此机制既能体现“一国四席”的特殊关系,又符合WTO基本规则,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当然,建立两岸四地的自由贸易区会遇到的政治、经济、技术等障碍和困难,但法律问题是首要的,它是自由贸易区的制度保障。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和“政经分离”的原则,采取灵活的措施逐渐推进,制定好自由贸易区内的贸易协定和相关法律,修改与自由贸易区发展不相协调的法律,就能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扫清法律制度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在ECFA签订以前,两岸金融业相互开放程度有限,两岸间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主要停留在跨境提供与境外消费阶段。伴随MOU的签订、尤其是ECFA的签署及实施,两岸的金融整合已从低层次的民间合作走向制度化整合的新阶段。后ECFA时期,两岸金融整合的路径选择和战略构想应当是:短期应加快建立两岸金融服务的自由贸易区,中期构建海峡两岸乃至两岸四地共同市场,最终目标是建立"华元区"。  相似文献   

5.
建立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对内相互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对外仍保留各自独立的贸易政策,此机制既能体现“一国四席”的特殊关系,又符合WTO基本规则,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当然,建立两岸四地的自由贸易区会遇到的政治、经济、技术等障碍和困难,但法律问题是首要的,它是自由贸易区的制度保障。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和“政经分离”的原则,采取灵活的措施逐渐推进,制定好自由贸易区内的贸易协定和相关法律,修改与自由贸易区发展不相协调的法律,就能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扫清法律制度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研究分析了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对经济合作的作用,从全球多边层次,亚太区域层次、东亚次区域等层次,对两岸四地建立“中国自由贸易区”提出了“3 1”模式与双轨制结合的法律框架设想。  相似文献   

7.
构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两岸经济无论在贸易、投资、分工或在经济联系其他方面,都存在着极为密勿的联系。而祖国大陆和台湾入世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并促进两岸的贸易、投资、金触等合作走入新的阶段。因此,在WTO框架下,构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内地与港、澳、台在发展历程和阶段各有不同,两岸四地的发展有各自优势,也存在着互补性。面对"一带一路"的历史性机遇,实现两岸四地协同创新发展有利于推动两岸四地产业优化升级和加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两岸四地可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行协同创新。文章即是从MIA产业内的两岸四地企业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法研究国内外关于智力资本协同的理论和文献,其次通过案例调研方法对两岸四地智力资本协同方面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调研,探讨实现两岸四地智力资本协同创新的机制和途径。最终通过构建一个战略性的理论框架,阐述在"一带一路"视阈下的两岸四地智力资本内部各要素分布和智力资本协同创新的框架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一个四变量的SVAR模型,分别从经济冲击的相关性、脉冲响应效应、经济冲击规模三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境内两岸四地构建"中元"区的经济可行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内地、澳门和台湾之间、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可以尝试建立子通货区,两岸四地不适宜建立最优通货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GTAP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了两岸签署ECFA的背景框架,并基于GTAP模型从宏观经济和产业层面模拟预测了ECFA的建立对于两岸经济贸易等方面所可能造成的影响。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ECFA的签订推动了两岸贸易的成长,提高了两岸实际GDP的增长速度与福利水平。从产业层面看,ECFA的签订一方面对台湾的农产品出口与生产较为有利,另一方面有助于大陆更好地发挥在石油及煤炭制品、化学橡胶制品等工业品的生产与出口方面的潜力。此外,ECFA的签订通过构建自由贸易区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还将有效地调整与优化大陆的产业结构。大陆的工业品生产会得到拉动,而农产品生产则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两岸四地贸易关系的依存性、互补性和因果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以来,随着内地与港澳地区CEPA协议的签署,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岸四地经贸关系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本文探讨如下三个问题,一是以贸易依存度指标探讨两岸四地贸易的依存关系,二是以贸易竞争指数指标探讨两岸四地贸易的互补关系,三是以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探讨两岸四地贸易的因果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两岸四地贸易依存关系紧密,贸易互补性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因果性。因此,进一步加强两岸四地贸易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构筑互动发展格局,是两岸四地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两岸经济一体化是两岸经济体自身发展的必然与要求,但受到当前两岸政治关系的严重约束,需要寻求突破约束的实现路径.借鉴近年来国际上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在"小三通"与"试点直航"等现实基础条件上,两岸先行在次区域层面共建开放性的厦-金、厦-高自由贸易区应是两岸经济一体化的一个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自由贸易区战略在当前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全球自贸区发展的状况,比较了自由贸易区与WTO多边体制的区别,对全球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形态进行了概括,介绍了全球自由贸易区的分布及主要的贸易区。中国目前正在加快推进自贸区的试点、构建自贸区的网络体系、向更高标准的贸易规则靠拢。中国实现自由贸易区的战略路径是:要尽快达成BIT、尽快启动BITT谈判、加快推进RCEP的进程、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应该采取非常规的思路和非常规的战略推动自贸区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两岸四地建立中元区的可行性研究——基于OCA指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优货币区理论和最优货币区指数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创建了两岸四地最优货币区指数模型,并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1992-2003年间的实际情况进行检验,指出影响两岸四地双边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实际产出增长率差异、双边贸易联系和通货膨胀差异。在这个基础上,综合评估了两岸四地实行货币合作的经济成本。结论为在两岸四地建立中元区是可行的。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应建立为取消中日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实现中日间自由贸易的自由贸易区。中日自由贸易区具有可行性。中日应跨越现有的制度框架来推动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第一步要在关税上中日实现自由贸易区的要求,而后再逐步在非关税壁垒等方面实现自由贸易区的要求。从总体上看,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日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它将为中日经济贸易构筑了一个新的经济贸易合作的平台,将促进中日关系的长久和平、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之初,伟大的中华民族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与机遇.2001年12月11日、2002年1月1日,中国与中国台北先后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使内地与港、澳、台三地的区际经济贸易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在WTO体制下建立新的两岸四地经贸关系,促进各地经济发展与民族繁荣昌盛,是亟待相关政府部门与专家学者通力合作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祖国内地与香港特区(简称两地)自由贸易区的若干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应建立为取消中日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实现中日间自由贸易的自由贸易区。中日自由贸易区具有可行性。中日应跨越现有的制度框架来推动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第一步要在关税上中日实现自由贸易区的要求,而后再逐步在非关税壁垒等方面实现自由贸易区的要求。从总体上看,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日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它将为中日经济贸易构筑了一个新的经济贸易合作的平台,将促进中日关系的长久和平、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21世纪以来中国内地及港澳台相继加入世贸组织,两岸四地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金融合作发展速度加快,对此当前研究较为集中于两岸四地金融合作的基础和条件、收益和成本以及路径与模式等问题。有关研究的基本观点是两岸四地开展金融合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产生重大影响,将成为未来一个阶段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两岸四地间金融合作存在制度上的较大障碍,在会计准则、银行监管、资本市场规则等各方面的制度和规则,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对接将是区域金融合作的首要基础;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目前并不适宜组成最优货币区,但随着经济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两岸四地成为最优货币区的条件正在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从无到有,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呈现出"南北齐进、东西两翼齐飞、多层整合的全方位"的网络格局。同时也面临着缺乏明确的、整体的自由贸易区战略,选择贸易伙伴国的范围依然不足,参与深度仍然不够,以及在亚洲经济一体化中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制衡影响等四个突出问题。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要在10个方面实现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自由贸易区成功与繁荣的基本保障,就是要拥有一个事权高度集中、高效运作的商业性管理机构.自由贸易区从创办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世界各国、各地区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根据区域特征并结合各国自身的情况,成功地采用了一些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形成了自由贸易区的一般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港政管理与海关管理的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