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是基于一定社会理性和价值准则的国家事务和公共行为。行政是国家行为,是政治意志的执行和实现。行政理念、方式、方法、程序、行为表征国家意志执行情势和状况,直接决定国家意志的实现及实现程度。自威尔逊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政治与行政分属不同领域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无论从理论还是从事实看,政治与行政既不能分离也无法分离。  相似文献   

2.
“执行难”是中国司法实践中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与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党的领导应当与行政权分离而在立法中得到实现,从权力配置和司法制度上进行深层次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中"司法强迁"的执行模式,由于强制执行主体不明,造成房屋拆迁监督体系的虚设和混乱。为此,最高法院在解读"司法强迁"时,明确提出"司法审查权与行政强制执行权分离"的模式,即"法院审查、政府实施"。但"裁执分离"在运行中,却面临行政权与司法权、中央立法与地方适法、立法现状与司法期望之间的冲突,导致两权的分离始终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对此,建议在厘清司法与行政权力本质的基础上,理顺"裁"与"执"的关系,明确各环节分工和定位,充分发挥司法审查的制约功能,逐步剥离法院在执行环节的监督。同时,构建保障"裁执分离"模式良性运行的外在软性制度体系,并完善相应立法规制与体系。  相似文献   

4.
"行政公益诉讼"一词在中国行政法学界由来已久,并且随着社会及法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呼吁中国应当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然而,现阶段在学术界,在对"行政公益诉讼"都尚未有统一的定性的情况下,中国构建"行政公益诉讼"的可行性究竟如何?本文粗略了讲述了自己对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可行性的一些看法,并从"行政公益诉讼"的定性,外国及其他地区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和中国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可行性三方面进行论述。本文只是自己的一些浅显的分析,是表明自己对中国现在构建"行政公益诉讼"的看法与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社会的司法体制自秦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以来,随着专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皇帝完全集立法、行政、司法等大权于一身,即皇权高于法律;另一方面,国家的司法体制与行政体制的高度统一,有时甚至司法完全从属于行政,以致司法活动不可避免地缺少稳定性与权威性。尽管当今我国的司法体制和行政体制已经分离,但"家长制"的司法理念仍成为了影响当今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从"小月月事件"到"最美的老师"都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件志在必行的事情。要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重视和发挥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作用与教师素质问题,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造新颖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政治上、思想上都能促进高职学生思想健康。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提高与教师素质水平都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感产生很大的影响,需要我们认真执行与反思。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即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分离,这种分离并不如同王晓升与聂锦芳所说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特点",而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市民社会与尚未实现资本主义转型的封建政治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乃至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前提,同时也是历史的前提,但这种历史前提并不因此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限域",相反,恰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为我们提供了透视那些尚未实现分离或在分离基础上重新实现整合的社会阶段与社会状态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营建一个充满阳光的行政监督环境,引入"破窗效应"的思维模式,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多维度探求既能楔入行政隔离带、链接行政系统的内监督环境,又能营建基于政治价值取向、社会人文氛围和法制建设框架的外监督环境,进而积极有效地应对、控制和解决由于行政环境恶化所引起的"引爆点"边界问题,实现阳光监督下的和谐行政氛围。  相似文献   

9.
刘范 《全国商情》2012,(17):89-90
行政决策是自古就有的国家政治活动,无论是作为一种选择还是一个过程,都与政策选择息息相关。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集权的条件下,统治阶级的行政决策不仅受到诸如渐进决策等思想的指导,也在政策范式与政策网络的影响下进行利益平衡。同时,受行政决策体系内外利益团体之先后影响的政策选择,对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最终确定有着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封建改革典例的比较分析,对封建政治中的行政决策与政策选择等进行更深入的洞察,同时以史为鉴,挖掘出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所催生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略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属性、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立法"权限、行政规范性文件与法规和规章的冲突解决、行政规范性文件在行政复议中的地位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在行政审判中的地位5个方面,试图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地位作一科学说明。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行政是国家政治活动;在阶级社会里,行政阶层特殊化和行政神秘是其必然特性;行政集权是国家的本质;行政权力过大,议会和社会难以制约行政权,则必然导致行政专横;他们赞同人民自治下"议行合一"的新型国家权力体制.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公共部门改革的大背景下,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行政体制必须作出新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来总体规划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内容有:推行"大部制"改革,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决策、执行与监督的相对分离与协调;建立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进政府的管理方式;构建有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构架。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经费上极度缺乏、教学上极不规范、时间上断断续续等六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借鉴与推广广东高校的"单列模式",把社会实践的部分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中间分离出去,构建一门新的"社会实践课"。使思想政治理论政课实践教学更好地落到实处,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孙哲  王蓉 《西部金融》2002,(11):68-69
一、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增强主动性 西安分行成立后,及时确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明确了党委抓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理清了金融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建立了在分行党委领导下"一把手"负总责、党委副书记主管、行政领导"一岗双责"、宣传部门具体组织、党委职能部门和群众组织密切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基本做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评.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从青年时期就开始思考探索建立一个民主的现代化国家,并积极地进行探索和试验,尤其是建国以后,毛泽东先后论述了反腐政、反官僚、大民主和反对个人崇拜等民主行政和实践,应该说基本思想和方向都是正确的,但是许多都走入误区,甚至由此而引发"文革"的混乱,通过作者的思考提出陷入误区的理论错位,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党中央进行的"反腐败",希望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政府范式"是库恩的"科学范式"在行政学的推广与应用,不同时期的社会治理模式对应了不同的政府范式,这为行政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近代西方行政学的"三大运动"推动了西方行政重视价值问题,走上了以"宪政主义"为中心的"伦理救治"之路,这为生态行政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一些中国本土学者结合我国国情,抛开西方行政学理性思维的枷锁,提出了一系列政府范式,对指导我国行政学理论的发展和政府管理的实践都有重大的意义。最后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多发与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提出了在社会转型期应构建生态型政府范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对外开放全方位的高速转型期,一些地方的权力腐败现象呈现出阶段性"多发、高发、群发"的态势。以阜阳市为代表的皖北地区之所以会发生"全方位的政治生态灾难,"实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地方官场内生拓展型权力腐败。究其根源就在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党内民主"与扩大"基层民主,"均有所脱节。  相似文献   

18.
行政协商是当代中国政府治理和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有利于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增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有利于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增强决策的合法性;有利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政府治理的成效。当下我国行政协商还存在着行政主导成分比较多、组织程序不够规范、整合机制不够完备、协调机制不够健全、覆盖面比价狭小等不足。为此,必须从四个方面加强行政协商制度化构建:坚持行政主导与平等协商的有机均衡,坚持社会组织与政治秩序的有机均衡,坚持层级需求与上级管理的有机均衡,坚持协商试点与协商推广的有机均衡。  相似文献   

19.
作为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行政强制法》从酝酿到最后出台历时12年之久,本文将从其制定过程中所要解决行政强制"滥"、"乱"、"软"的立法目的着手,结合《行政处罚法》与《行政许可法》的实践来简单阐述行政强制措施实施主体方面的新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为数众多的美国地方政府之间及其与联邦、州政府间均没有隶属关系,且在内部结构、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体系包括一般目的政府、特殊目的政府。人民主权原则、自主治理原则、司法调控原则、共同利益原则、政治和行政分离原则等在内的源远流长的理念,是形成并维持这一杂而不乱、和而不同的政府体系的基本政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