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4年,山东东营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12郾54万亩,其中海水养殖6.74万亩,平均单产30公斤,淡水养殖5.8万亩,平均单产120公斤,预计总产量可达到8982吨,总产值2郾16亿元。群众在养殖南美白对虾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尝到了甜头,养殖积极性更加高涨,全市养殖面积逐年扩大。(一)主要做法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搞好示范带动。在南美白对虾推广中,市海洋与渔业局没有搞简单的行政推动,而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搞好引导教育,调动群众的养殖积极性。近几年来,我们先后两次组织苗种企业和部分养殖大户到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相似文献   

2.
<正> 近日,从浙江省宁波市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了解到,位于东海之滨的宁波市鄞州区,去年,淡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已全部起捕,平均亩产和效益均获该市领先地位,总产值达198.72万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 近年来,鄞州区掀起了南美白对虾养殖热,养殖面积猛增到3600亩,平均亩产虾达到266公斤,总产达95.76万公斤,平均亩收入  相似文献   

3.
<正> 杭州市西湖区养殖户周宏自2001年开始从事南美白对虾养殖。他在市、区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指导下,依靠科技,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养虾技术。经过两年的养殖,熟练地掌握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从理论到实践还积累了丰富的养虾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益。以2002年生产情况为例,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为208.8亩,总生产南美白对虾95吨,平均亩产455公斤;总产值243万元,亩产值11638元;总利润86万元,亩利润4118元,平均每公斤虾的利润达到9.05元。他现已成为省内远近闻名的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示范户。  相似文献   

4.
付长海  柴孟友 《渔政》2004,(3):25-25,8
寿光市自2000年试养南美白对虾成功以来,养殖面积发展很快,已达1.5万亩左右。由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时间短,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养殖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养殖与出口的结合推动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杭州市萧山区加强了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积极推广应用无公害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并把南美白对虾生产作为该区水产的主导产业来抓,在全区逐渐形成了苗种、养殖、加工、流通、出口等一条龙服务。到2003年该区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发展到1.8万亩,养殖产量达到8100吨,产值超过17820万元,实现利润8500万元。还加工出口鲜虾3300吨,产值达到12750万元。南美白对虾产业已成为萧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新亮点。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海河镇有近1.2万亩南美白对虾养殖,1997年开始养殖,从2009年连续五年达到养殖高产鼎盛期,虾农养殖经验丰富,养殖热情高,他们不断尝试新技术,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从南美白对虾直放粗养,棚育标粗技术运用,以及利用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有效提高南美白对虾的抗病能力,达到高产、高效,到大棚二茬养殖。产量从150kg/亩,提高到700kg/亩。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沾化县于1994年引进南美白对虾,1995年后在沾化县滨海、海防和冯家等地开展养殖试验。近几年发展迅速,沾化县养殖面积已达18多万亩,形成继1987年第二次养虾业开发新高潮。2011年沿海各乡镇都把南美白对虾养殖作为养殖品种结构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们在六合区龙袍镇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进行了池塘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试验,面积28亩,亩产南美白对虾424公斤,亩均纯收入3200多元,投入产出比1∶1.8。  相似文献   

9.
<正>南美白对虾是天津地区海淡水养殖业的主要养殖对象,仅淡水养殖面积就达10万亩以上。虽然南美白对虾养殖已成为天津水产养殖业的支柱产业,但近年对虾疾病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发展现状近年来,南美白对虾(以下简称白对虾)养殖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迅猛发展,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对虾养殖品种。仅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2000年白对虾养殖面积达2.2万hm2,约为养虾面积的40%。白对虾的总产量为6~7万t,约占三省(区)对虾产量的50%。其中:广西白对虾养殖面积0.47万hm2,产量1.2万t;广东养殖面积1.33万hm2,产量2.8万t;海南养殖面积0.4万hm2,产量1.6万t。2000年3个省(区)的白对虾培苗量为40~50亿尾。预计2001…  相似文献   

11.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急剧扩大,广大科技人员不断探索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模式,以求达到高产高效目的。象山县南美白对虾普遍采用单茬养殖方式,放苗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起捕时间9-10月,上市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市场价格较低,利润薄。为此,我们在2003—2004年开展南美白对虾反季节养殖模式研究的同时,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的大小池塘配套养殖的研究,采取大小池塘配套养殖,实行捕大留小、轮捕方式实现高产。2003年试验面积49亩,总产值55.12万元,亩产达到608.9kg,亩利润4392元,2004年推广300亩,虽然受病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由于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范围广、市场广阔等特点.加之繁殖育苗技术已基本成熟.因此近年来杭州市养殖发展很快。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由2000年的300亩发展到2004年的3.5万亩.总产量达到8。700吨.总产值达到近1.5亿元.已成为杭州市水产养殖的重点产业之一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隐患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是病害问题。如2004年.抗州有些南美白对虾养殖区红体病流行十分严重.导致了许多养虾场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为厂促进南美白对虾健康持续地发展,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养殖实践经验,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碰到的几个技术环节探讨分析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位于东海之滨的浙江省宁海县胡陈乡梅山村养殖户蒋善斌,2003年养殖的40亩南美白对虾,预计纯收入可达10多万元,他高兴得乐开了怀。说起蒋善斌,他以前养河鲫鱼总是亏本,他说:“幸好及时转变养殖模式,这才扭亏为盈。”胡陈乡有淡水养殖面积1000多亩,一直以养河鲫鱼等淡水鱼类为主,由于鱼价下跌,由蒋善斌在内的3户养殖南美白对虾,在试养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03年全乡有600多亩河鲫鱼池塘改养淡水虾,经过他们精心饲养虾产量每亩达600多公斤,纯利润可达3000多元。据悉,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而获丰收的还有10多户呢!蒋善斌养殖…  相似文献   

14.
<正> 南美白对虾非常适应高密度养殖,目前该虾的养殖最高产量已超过1500公斤/亩(高位池),淡水养殖的最高产量也接近750公斤/亩,一般产量在300—400公斤,亩,养殖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养殖该虾的区域逐年扩张,养殖面积明显上升,养殖技术也不断提高。但是,养殖该虾的过程中由于病害等原因,为了确保养殖产量,经常会存在用药过度等情况,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养殖该虾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正>南美白对虾因其壳薄体肥,生长速度快,盐度适应广,抗病能力强等特点,近几年在我县推广养殖很快,我县12万亩养殖面积中有5万亩养殖南美白对虾。根据笔者对近年的生产实践调查发现,不同养殖户的养殖成活  相似文献   

16.
<正>昌吉州个别养殖单位自2009年尝试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到2012年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开展渔业智力援疆,与昌吉州水利局持续组织实施"闵昌南美白对虾苗引进示范推广项目"以来,昌吉州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与产量均得到大幅度提升,2018年全州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000余亩,产量达到360t,成为新疆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养殖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海安县大公镇马舍村村民杨宽银2008-2010年承包村里50亩低洼地围田提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无公害高产高效养殖,取得了理想的效益,平均单产南美白对虾250kg/亩以上,花白鲢100kg/亩以上,亩利润近4000元。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浙江省海盐县武原镇水产协会副会长金建康,今年在县菜篮子水产基地率先进行5只塘16亩进行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经6个月的精心管理到11月上旬全部起捕结束,共获商品南美白对虾6070公斤,产值160855元。除去生产成本82800元(苗种、水电、租塘、饲料)获净利78055元。投入产出比1∶1.94。现将养殖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放苗前的准备只具备淡水养殖条件的水产基地共5只塘,面积16亩,平均每只3.2亩,水深2米。在放苗前一个月用泥浆泵冲掉塘底淤泥,并在避风向阳处开挖一个占整塘养殖面积6%的暂  相似文献   

19.
<正>绍兴市柯桥区滨海经济开发区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5℃,地理环境优越,适宜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发育,自2000年开始开展南美白对虾引进养殖试验,经过十余年的养殖发展,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我区的渔业主导产业,养殖面积达15000亩,年产量7000余吨,产值2个多亿,极大的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内容,为渔农民的增产增收创造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也为本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深入,南美白对虾养殖难度越来越大,由于种质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规模急剧扩大,我县淡水南美白对虾面积达到2万亩,产值达到1.3亿元,南美白对虾产业已经成为我县七大龙头产业之一。但是我县的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