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父海英 《经济师》2005,(1):227-227,289
现实中的市场往往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买方和卖方在许多重要信息的掌握上是不对称的,因此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章对保险业信息不对称情况、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结果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郭海 《新经济》2014,(15):58-59
雅居乐连续三年未能达到营销目标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其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而在于其不适应市场环境的整体战略。雅居乐“换血”后能否重振河山,还要看其去家族化能否引发其市场战略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源价格改革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源价格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人担心资源价格改革会引发社会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从而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但从市场结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三方面看,资源品上游价格对下游价格传导的效果存在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资源价格改革不一定会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我国土地资源配置经历了一个从无偿、无限期、无流动使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使用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因土地市场管理不规范而引发的矛盾逐步显现。本文试对如何正确认识土地市场、完善土地市场的管理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杜欣依 《经贸实践》2016,(18):113-114
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股灾",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对于风险的掌控能力存在明显不足,与此同时,我国监管机构的"人才危机"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借鉴已有文献对资本市场监管及资本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不成熟阶段,监管机构高层官员变更带来的政策不稳定会影响资本市场预期,同时不成熟的市场对预期变化会产生过度反应,市场交易规模发生相应变化,引发市场非理性波动,导致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虚拟经济银行融资问题对实体经济市场扭曲行为的影响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危害。实证研究发现:银行融资对冷性市场扭曲和热性市场扭曲具有显著的作用;进一步检验市场扭曲引发机制得出,国有、法人、民营和外商企业的银行融资均会引发冷性市场扭曲行为,而集体、法人、民营和外商企业的银行融资则引发了热性市场扭曲行为;其中国有企业银行融资引发冷性市场扭曲行为的程度最严重,但是其对热性市场扭曲行为则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冷性市场扭曲和热性市场扭曲均妨碍企业发展。本文发现了利润迷失问题,该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情形下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谜题,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讨论初步揭示了利润迷失发生的现实依据。本文研究能够很好地为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问题提供一些实证性证据。  相似文献   

7.
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扩大就业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过度安全到过度灵活的变革过程,但由此引发了侵害劳动者权益、劳动力市场保护不平等、结构性排斥就业等问题。为平衡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政府在政策安排、制度设计上应着力解决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化、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就业能力等问题,真正建立一个城乡统筹、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的迅速,电子商务以其交易的便捷性与开放性,在中逐渐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将造成电子商务“柠檬”市场的后果。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手段,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各种,才能够真正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需要买者和卖者之间有足够的共同信息。如果信息严重不对称,就有可能限制市场功能的发挥,在极端的情况下,会使市场整个不存在。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衰退仍在蔓延之中,至今仍深未见底。从表面上看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引发了次贷危机的爆发,但从本质上分析,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衍生化和虚拟化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道德风险行为才是引发危机的真正根源。正是不断虚拟化所引发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加剧为各环节的金融中介提供了道德风险行为的空间;而金融中介道德风险行为的加剧和叠加则增加了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最终导致危机的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经济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过快过热的局面也容易引发与市场经的不协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意义,然后系统论述当前存在的不协调问题,规划今后两者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技中介组织的乏力首先要归结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乏力,如科研与市场脱节,转化的投入不足、渠道不通畅,权利下放不彻底,人才流动受阻等。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无法达到出清状态,从而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在我国.特殊的成长背景引发了中介组织发展的观念约束、制度约束和市场约束,阻隔了知识技术通过中介转移和扩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既不能看成"水火不相容",也不是"舍我其谁"国际金融危机阴霾远未散去,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接踵而来,世界经济复苏的脚步软弱而迟缓,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引发人们对前景的深深忧虑和不安。融入全球市场的中国,同样不能独善其身,正面临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向超前消费转变,网络贷款逐渐成为大学生缓解资金短缺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对网贷认识不清、网贷平台自身经营不规范、政府和社会对网贷平台监管不到位导致网贷市场混乱无序,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财经意识;督促网贷平台保持行业自律;加强政府和社会对网贷平台的监督,促使大学生网贷市场规范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及“救市”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中国房地产业在经历了"高投资、高房价、高利润和高税收"之后,开始步入调整期.此次调整既有诸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也有行业自身的原因.认真分析房地产市场周期调整的成因,因地制宜出台审慎、灵活、富有弹性的调控政策,并借市场调整之机优化结构、强化相关制度建设,是中国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理性选择.也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及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石涛 《经济问题》2008,342(2):37-39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逐步开始了以引入竞争、提高效率为目标的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但是,在规制改革过程中,要面临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国内外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经验、教训表明,能否有效地控制规制过程中引发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规制改革的绩效,甚至影响到对规制改革本身的评价.引发规制风险的因素很多,但总的来看,主要集中在规制本身、市场、政府规制行为不规范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上述三方面所引发的规制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我国目前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化解规制改革中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风标     
《经济导刊》2008,(5):4-5
美国金融监管蓝图引发争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改革方案,创业板市场新规引发上市竞争,次贷危机引发评级巨头权威遭受质疑,银行QDII产品获准投资美股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油气资源矿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我国的油气资源矿权制度包括一级所有一级管理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矿权收益分配制度,和国际油气资源矿权制度相比较,我国的油气资源矿权制度存在单一产权引发投资经营权高度集中、一元矿权与二元地权之间存在冲突、矿业权市场不健全、有偿使用制度不健全、忽视了油气资源地的利益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文章认为,通过创新油气资源初始矿权配置制度、健全矿业权市场、规范石油税费制度、完善矿业用地制度能够完善我国的油气资源矿权制度,使之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8.
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即无形资产的市场化程度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首先分析无形资产市场化的价值,然后探讨无形资产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包括经济活动不活跃性、无形资产的货币化程度较低、经济活动引发纠纷的难处理性等,进而提出改善市场环境、发展无形资产计量与评估、推动无形资产市场信息化以及完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市场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隐名投资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在繁荣资本市场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本身的不规范性也给当前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所引发的纠纷更是层出不穷.目前,我国关于隐名投资问题尚未制定正式的法律规范,立法规制势在必行,故从隐名投资所引发的纠纷入手,着重对隐名投资立法规制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近期,各类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成为市场和媒体关注焦点。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新增贷款中,有1.35万亿元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数量猛增,债务分散,缺少较为全面的信息,甚至各方公布的债务余额都不一致,引发了债务不透明、不可控的担忧。地方政府高歌猛进的债务已引起中央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