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戈衡 《魅力中国》2014,(13):30-30
辽宁地区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人民,形成了丰富的多元文化,为开发辽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辽宁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一直以宽广辽阔的草原、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著称于国内外。草原民俗是内蒙古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与主体旅游资源。多年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一直是内蒙古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草原民俗旅游产品更是内蒙古的主导旅游产品,是内蒙古旅游业的支柱产品,为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不仅要应对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竞争。而且要应对其内部严重的恶性竞争,草原民俗旅游发展举步维艰。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内部竞争问题是否能够解决,直接关系到今后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需要采用创新机制。以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实现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成为湘西地区的一门新兴产业,更是“湘西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出路”。但是湘西民俗旅游开发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面对湖南湘西丰富的民俗旅游优势资源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现状,探讨如何把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陕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五方面的对策;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陕西民俗旅游的创新思维;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的工作;打造新三型旅游资源;加大对陕西民俗旅游的宣传.  相似文献   

5.
目前,民俗旅游资源已成为各大旅游区深度挖掘的对象。环洞庭湖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各市县区应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加大营销与宣传力度,打造多样性、特色化的精品"体验式"民俗旅游产品,提升整个环洞庭湖区旅游资源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海南黎族民俗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宇  罗艳菊  毕华 《特区经济》2011,(4):166-167
民俗旅游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黎族作为海南特有的民族,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本文在对黎族民俗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黎族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成为湘西地区的一门新兴产业,更是“湘西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出路”。但是湘西民俗旅游开发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面对湖南湘西丰富的民俗旅游优势资源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现状,探讨如何把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竞争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一直以宽广辽阔的草原、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著称于国内外,草原民俗是内蒙古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与主体旅游资源.多年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一直是内蒙古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草原民俗旅游产品更是内蒙古的主导旅游产品,是内蒙古旅游业的支柱产品,为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不仅要应对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竞争,而且要应对其内部严重的恶性竞争,草原民俗旅游发展举步维艰.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内部竞争问题是否能够解决,直接关系到今后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需要采用创新机制,以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实现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旅游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而江西拥有丰厚的赣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旅游也应该成为盘活县域经济发展,提升文化品味的新助力。通过借助"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为有效地开发安福的民俗旅游,提出合理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云南新平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为例,通过对该地实地考察,发现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要合理规划,提高可进入性;开发差异性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宣传,提高知名度;突出民族特色,保持文化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11.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精选内容,坚持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的原则,根据自身实际打造旅游项目,不能盲目跟风.庙会活动作为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形式,应该体现可参与性,同时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成为吸引游客,聚集人气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对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特色旅游,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新疆是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丰富、品种全、潜力大。丝绸之路为新疆旅游资源铸就了雄厚的文化底蕴,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流、融合形成了新疆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风韵别致的文物名胜古迹、情趣盎然的民间文娱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新疆民俗旅游的内容。但是,我们对其在新疆旅游业及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往往采用粗放式经营、破坏式开放,没有从一个长远的、发展的角度来对待这个问题。因此,如何把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其更好地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促进新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是我们当前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是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关东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体系完备、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关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在保护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而提升关东民俗文化的旅游品位,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促进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娇 《北方经济》2009,(14):78-78
随着世界旅游业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在逐步加强和不断深化。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本文重点探析内蒙古民俗旅游深度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兰州城市民俗旅游走向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可从黄河民俗文化旅游、金城关"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旅游、浓郁地方风情的民俗旅游、城市时尚风情旅游,民俗博物馆旅游等方面入手,创新兰州城市民俗旅游品牌,发展兰州特色民俗旅游,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为兰州民俗旅游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兰州民俗旅游的开发,可从黄河民俗文化旅游、金城关"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旅游、浓郁地方风情的民俗旅游、民俗博物馆的作用、开发特色民俗商品等方面入手,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发展兰州特色民俗旅游,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为兰州经济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新疆的民俗旅游资源为新疆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疆发展民俗旅游,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具有鲜明特色,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结合新疆实际,突出其民间性、民族性、地方性、神秘性和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天津民俗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现状,论述了天津民俗文化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关系,探讨了民俗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理念与要求。指出民俗旅游纪念品开发应突出时代性,显示情趣性。要适应旅游业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和大众审美取向的日益提升。  相似文献   

19.
民俗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亮点。作为青海独有的民族——土族,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文章在对土族民俗旅游资源及旅游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土族民俗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湖南怀化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能够开发的旅游形式多种多样,可将怀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有规模、有实力、能持续的重要支柱产业,完成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大市的跨越,建成中国最具魅力的生态民俗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