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锋 《天津经济》2007,(8):14-16
天津是中国老纺织工业基地,属于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曾与上海、青岛并列为中国纺织业三雄,俗称“上青天”。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出口创汇和上缴利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天津纺织随着嫁接、改造、调整的深入发展,区域的产业集群已基本建成,天津纺织新的主体地位已形成,需要重新树立起“天津纺织”的区域品牌形象,促进天津纺织工业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2003,(7):44-44
青岛纺织服务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基础,曾与上海、天津共享“上青天”的美誉。新世纪,青岛纺织服装工业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加速了建设现代纺织服装工业的步伐,未来的青岛纺织服装工业必将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纺织服装工业基地,2004年青岛国际时装周参展中外企业300余家,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时尚是腾飞的翅膀 不管是在我国,还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家都认同中国纺织是全球竞争力最强的行业.但是,我认为,中国只是一个纺织大国,还不是一个纺织强国,为什么?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一些纺织高端、先进技术,譬如说新纤维、生物医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的纺织品,实际上还是被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所垄断的.第二,品牌,特别是高档的品牌,像欧洲的一线品牌还占领着中国包括世界上高档市场.中国纺织的科技贡献度和品牌贡献度相对还比较低.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东部沿海地带11个省,市、区的纺织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的70%。中国纺织工业为国民经济支柱工业之一,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5%,占全国轻工业总产值32%左右。认真研究东部沿海开放地带大纺织业发展战略问题,对于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一、世界纺织市场与中国精华所在近20年来,世界纺织经济发生着根本区别于传统纺织工业的变化。它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世界纺织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纺织科学技术进步对纺织经济增长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工业发达国家纺织经济增长有  相似文献   

5.
余志军 《特区经济》2007,(8):100-101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纺织服装生产国,从现实与长远发展看,印度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竞争对手。本文在分析中国与印度在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中竞争地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应在行业自律、市场策略、产品策略与社会责任等方面加强竞争实力,才能长期保持对印度纺织服装行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棉花的产销大国,棉花产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而年产值达数百亿元的棉花加工业,更是与两亿棉农和上千万棉花流通、纺织企业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控股的中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以董事长齐虎生为首的经营班子领导下,紧紧抓住棉花加工机械装备研发和制造的主营方向,致力于推动棉花工业中的棉机  相似文献   

7.
从小小的纱巾买卖到“坯布大王”、“棉纱大王”、“彩棉大王”,顼同保在纺织这个产业链上作了一个季节性的回游。2004年的中国民营成长百强榜上,顼与他的东华纺织集团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诸黑 《上海改革》1995,(6):47-47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服装名牌事业,日前,荣获1994年全国服装工业八强之一的宁波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研究中心、中国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和上海西能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沪联合召开“中国服装名牌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首家行业性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诞生经国家科委批准,设在上海青浦的中国纺织国际科技产业城已正式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并列入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家行业性的高新技术园区。中国纺织国际科技产业城是中国纺织总会直接领导和组织实施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06,(9):72-73
如何使纺织服装展会更加市场化?如何整合资源,使纺织服装展会走专业化、细分化的道路9政府在纺织服装展会中应发挥什么作用?4月17日,在2006年中国纺织服装展会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大纺织服装展会的组织策划者、国家及部分地方行业协会的专业人士。围绕我国纺织展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位于鲁北平原,山东省滨州市南端,紧靠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现有总资产230亿元,员工13万人。是一个年产棉纱80万吨、布18亿米、铝锭15万吨、50亿千瓦时电量的集纺织、染整、家纺、服装、热电、铝业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企业。现列居中国工业企业百强、中国出口企业百强、中国进出口企业百强和山东省26户特大型企业,成为世界上纺织能力最大的棉纺织企业。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就成为全世界纺织服装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的双料冠军。然而这只是个低档次的双料冠军,不是高档次冠军,因为含金量不高,世界名牌时装没有一个“中国造”,只有贴牌生产。所以,中国只是一个主要在收工缴费的纺织大国而不是纺织强国,强国之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3.
纺织服装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收劳动就业最多的产业。入世以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在世界上处于第一生产大国、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事实证明,中国的纺织服装充分利用入世的机遇,正在进行出口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出现了一些好的趋势,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行实证分析和战略抉择。本文就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转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着一个新的国际环境,在给中国纺织服装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纺织服装以量取胜、低价竞争的出口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介绍了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不足以及今后的改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2(10):115-115
朱宝瑜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毛纺专家,陕西省西安市人。1965年7月毕业于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纺织工程专业,40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1986年12月~1988年3月公派赴英国利兹大学作访问学者。曾先后任西北纺织工学院和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副院长(现名西安工程大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纺织专业组评委,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西安市科技奖专业组评委;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毛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北毛纺技术开发中心理事长,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兼学术部主任,西安市服装服饰协会理事长;英国纺织学会院士(FTI),美国纽约科学学会会员;武汉科技学院名誉教授,兰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纺织学报》期刊固定审稿专家;中澳科技合作"中国-澳大利亚羊毛废水处理"项目的国际评估专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赵怀勇  胡哲 《开放潮》2001,(3):29-30
我国家电业对外开放较早,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在世界家电市场中已颇具竞争实力,但是由于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我国又称不上是家电强国。因此,加入 WTO对我国家电业而言既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加入WTO对我国 家电行业的挑战 分销服务市场的开放。对制造业来说,拥有自主的贸易销售权利至关重要。中国在没有加入 WTO时,已经进入和准备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仅是一个生产车间,而一旦拥有了分销权,拥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这些企业就能够把从生产到消费者之间的整个流通过程变成一个高效…  相似文献   

17.
毕乾亨  都绍纬 《上海改革》1993,(2):30-31,26
轿车工业是零件数以万计的综合产品,兼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的多重性。汽车工业在国外有bell sheep之称,意为挂铃铛的带头羊.至今没有一个最终产品能象汽车一样给予如此众多的行业——机械、冶金、电子、纺织、轻工、化工、石油、交通等带来巨大的波及效益。美国至今仍然被人张为“架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海曙区作为宁波传统的中心城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重点优势行业的工业发展格局,对区域经济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工业经济在海曙面临着发展空间制约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双重挑战,如何实现由传统工业向都市型工业的转化和提升,是当前海曙工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创造来源.因此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出口一直受很大的贸易壁垒.欧盟的纺织品配额制尤其突出.为了缓解贸易顺差过大和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国家于2007年7月发布了降低出口退税额政策.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原材料不断涨价等因素,令纺织服装业的出口雪上加霜。文章以佛山为例探讨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出口如何应对不利局面,走出困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敏 《浙江经济》1999,(10):34-35
纺织服装工业在世界上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业。世界纺织品服装的销售额仅次于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目前全球纺织品和服装的年交易总额约为4000亿美元,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10年,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的年增长率将达到6%—8%,国际贸易增长必然为我国扩大纺织品出口提供更大的空间。目前我国棉纱、棉布、纺织品、针织品、毛织物、服装、化纤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呢绒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