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商》2011,(23):130-130
居住舒适度是摆在SOHO住宅面前的一大难题,价格、面积、地段等闲素都将影响最终空间使用。复地金石湾SOHO究竟该如何布局才能满足人性化的居住需求呢?  相似文献   

2.
张欣和潘石屹就是比任志强聪明,从来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推销的机会,不卖保险真是屈才了。就在新"国五条"实施细则出台不久,国内知名地产商SOHO中国联席总裁张欣在接受美国CBSnews著名栏目《60分钟》访谈时,就对中国住宅市场的前景表示悲观,认为中国住宅  相似文献   

3.
《新财富》2009,(5):118-129
潘石屹/张欣 97.5亿元 SOHO中国 赶在金融危机前上市的SOHO中国为地产寒冬备足了棉被,在业界普遍收缩战略背景下,SOHO中国2008年仍大手笔扩张:5月,以约55亿元收购朝阳门的凯恒中心,将其更名为“朝阳门SOHO”:9月,以8.9亿元收购北京中关村的金和国际大厦,将其更名为“中关村SOHO”。2008年,SOHO中国的预售金额为77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95%来自光华路SOHO和SOHO北京公馆。  相似文献   

4.
韩光辉 《现代商业》2013,(23):26-27
日前房地产也得迅猛发展促使建筑经济的产业链日渐形成,而住宅的产业化也是建筑经济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往日比较简单粗暴的经营方式已然很难达到当前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要求,与此用时还会将效率问题忽视掉,这就使得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受到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了建筑经济当前的发展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住宅产业化发展趋势作了分析,探索了一些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8月16日上午11点,潘石屹在微博上称"在香港召开董事会,讨论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下午13点30分SOHO中国官方微博播报,潘石屹宣布SOHO中国转型,将告别散售,持有北京上海有价值的物业。对于此次SOHO中国的突然转型,引发了人们对商办类物业未来发展的强烈关注及深入思考。对于SOHO告别散售物业的行为,整体房地产业内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一是采用持有物业的方式可持续增值;二是散售物业市场中少了一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作为曾经以散售物业武功独步天下的SOHO中国来说,今后的物业持有行为能否为其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对今后商业物业市场的发展影响几何?本刊针对此事采访拥了有十年商办类物业销售代理经验、美国上市企业控股的北京上古新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疆先生。  相似文献   

6.
《商务周刊》:去年以来SOHO中国四度布局上海,是基于怎样的战略和项目选择标准?潘石屹:SOHO中国成功进入了上海房地产市场,目前已有四个项目,并且都处在上海市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上,这也是SOHO中国选择项目最重要的标准。我们认为未来城市的区域能不能繁华,主要取决于它是不是在交通枢纽上。SOHO中国还将  相似文献   

7.
楼屹 《国际市场》2011,(9):77-78
本文针对SOHO东海广场的客户分析及经营策略进行阐述和研究,首先介绍了SOHO东海广场的开发概况,其次分析了客户构成和客户关系,最后通过以上几个方面评价了SOHO中国对东海广场的经营策略,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MORE”起源于美国硅谷,是由“SOHO”演变而来的概念。但相比于“SOHO”,它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9.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是生产的起点和终点.住宅消费亦是如此.只有建造好的住宅被人们居住了,即消费了,住宅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住宅生产的目的才得以实现,同时建筑者或房地产投资者的资金才能回收,才能进行新的住宅生产投资,形成住宅建设的良性循环.而住宅消费的顺利实现,与住宅相关的消费才会被带动,诸如居室装饰、家用电器的配置、家俱、厨房设备的配套购买等,这些消费品的需求或消费势必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引导住宅消费、启动房地产市场除了其一般的经济学意义之外,更具有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SOHO中国从成立伊始到经营步入正轨直至如今的这段期间,正逢中国经济两位数的高增长期,而SOHO恰恰抓住了这个机会,占据了市场先导地位,树立了企业品牌,并成功完成了上市。SOHO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国经济紧密捆绑在一起,并借势得以快速发展。如今,SOHO中国却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  相似文献   

11.
《财经界(学术)》2002,(6):11-11
意义:住宅投资大约占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1/5,并因此成为经济增长一个驱动因素.然而,有一些问题阻碍了该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分析:中国最大的国家银行工商银行4月初宣布,它的未偿还抵押贷款额达到了240亿美元,大约占到总贷款数额的7.8%,使其成为全国最大的抵押贷款方.自1997年以来,抵押市场发展迅速并成为推进私有化住宅市场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雪瑶 《中国市场》2010,(28):148-148
SOHO作为一种富于预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模式,并不会拘泥于特定的职业,而是当今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下企业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向,也是个人工作模式发展到最终必将达到的形态。基于此本文对SOHO模式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逐渐成为支柱产业,住宅投资作为房地产投资的热点,研究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住宅投资理论研究出发,探讨影响住宅投资的因素;并利用古典线性回归方法对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研究我国住宅产业目前投资过热的原因提供理论和数据上的参考,进而提出抑制我国住宅投资过热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公共住宅政策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的公共住宅政策比较好地解决了新加坡住宅短缺问题,同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住宅数量的增加,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一些新举措,在资金来源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特点。在我国大规模发展保障房的新形势下,研究新加坡公共住宅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SOHO的影响下室内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川 《商场现代化》2006,(23):215-216
SOHO这一居家办公一体化方式,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本文通过对SOHO的室内设计的要求的阐述,分析了SOHO室内设计的方法,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公共住宅建设时解决日本住宅短缺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日本政府主导下形成了以公营住宅、公团住宅、公库住宅为三大支柱的公共住宅供应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住宅数量的增加,公共住宅的建设和机构出现了新的发展特点,研究日本公共住宅建设的经验对于我国公共住宅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原 《中国市场》2014,(12):8-9
住宅用户满意度反映了人们总体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房地产企业经营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研究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必要性的探讨,提出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的提升策略,期望为房地产企业实施以住宅用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谁的SOHO中国     
正SOHO中国,这家由潘石屹和张欣这对中国商界模范夫妇共同执掌的非典型商业地产开发巨头,主导了一次精彩的媒体公关演出,成功地令该公司再次成为镁光灯聚焦的焦点。8月16日,于香港上市的SOHO中国公布了上半年财务报告。根据其披露,公司上半年利润大幅下滑了65%——在公布这一令管理层难堪和让投资者忧虑的数据之后,SOHO中国公司却宣布了另一则重大消息,这也让外界对于该公司业绩的忧虑被冲到了舆论关注的角落中。  相似文献   

19.
佳能打印机BJC-3000拥有很好的打印质量,以及照片优化技术和USB接口等新技术,再加上它的打印与扫描一体的设计,使它对SOHO用户很合适。  相似文献   

20.
MINI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微型和袖珍的代名词,它代表的是一种时尚的生活,它已经从汽车、服装、数码等产品发展到了住宅上,MINI公寓的出现可谓是住宅类产品发展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