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35kV配电网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供电可靠性高,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下降,经常出现单相接地故障过电压烧坏设备的情况。而电网中性点改经电阻接地,降低系统的内过电压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中性点接地电阻对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单相接地故障工频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围绕10kV绝缘化线路过电压保护器接地电阻的综合运用方式,分析了产生故障的原因,结合10kV绝缘化线路过电压保护器接地电阻的综合运用与安装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3.
尚晋 《科技与企业》2012,(24):165-166
分析直流电源系统发生接地故障的危害、介绍绝缘监测技术排除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方法,提出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绝缘检测中的主要问题,介绍变电站现场运用直流监测技术查找直流接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火力发电站20KV等级系统,通常采用离相封闭母线设置,并辅助微正压装置,防止母线受潮同时,也避免了灰尘积存。既保证了高电压等级下的母线绝缘安全,同时减少了母线检修和维护。20KV系统故障率很低,本文章针对母线移位的故障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对相应故障避免提出了见解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春 《科技与企业》2014,(19):164-164
本文结合变压器绕组(带母线)绝缘电阻在潮湿天气下降低的问题对如何区别潮湿天气导致的绝缘电阻降低和个别瓷瓶缺陷导致的绝缘电阻降低进行了分析,对潮湿天气下主变压器绕组(带母线)绝缘降低可否恢复送电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运行规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电气安全是仪器仪表正常工作的基本性能要求,它的基本性能指标有:绝缘电阻、泄漏电流、接地电阻和耐压强度。泄漏电流是指在没有故障和不另行施加电压的条件下,电器中相互绝缘的金属零件之间,或带电零件与接地零件之间,通过其周围介质或绝缘表面所形成的电流,也包括当人体触及电器设备时,由设备经人体到达大地的电流或由设备经人体又回到设备的电流,它是反映设备实际工作状态的安全电参数之一,也是一个对人体安全有着直接影响的电参数。为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应对电气设备的泄漏电流提出一个最低要求。  相似文献   

7.
庄宝愿 《科技与企业》2011,(9X):88-88,90
随着站外线路和电缆绝缘强度的提高,站内绝缘强度相对降低,站外电缆单相接地故障时可导致站内拉开的母刀断口间击穿并造成全站停电,因此,中性点小电阻接地被推广应用,它操作方便、切断故障及时.  相似文献   

8.
非有效接地故障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网运行中,10kV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有一类故障现象比较特殊,与单相接地故障现象类似,但却不是接地故障,而是由铁磁谐振引起过电压,导致母线电压不正常。文章论述了非有效接地故障特征及其产生原因、非有效接地故障典型案例分析,在处理此类故障时应迅速做出正确判断,提高故障处理速度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系统二次回路的丰富和完善、直流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接地故障发生的频率也随之增加。文章介绍了直流系统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研究了直流系统两点接地可能引发断路器误动、拒动和熔断器熔断的隐患,论述了由直流电桥和差动元件构成的微机绝缘监察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为克服其自身的局限性而采用的接地检测装置原理。  相似文献   

10.
在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或经过消弧线圈、电阻接地方式供电的系统中,虽然能够延长单相接地时故障线路跳闸的时间;但是却导致了其它多条非故障线路供电的中断,造成了更大范围的停电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黄遵响 《价值工程》2015,(12):136-139
本文以电网运行中常见的一起10k V系统接地故障查找方法为例,通过分析得出了10k V金属性接地故障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10k V单一线路接地故障;2两条及以上线路同名相接地;310k V母线设备故障。在此基础上,作者以自己亲身工作经历,讲述了快速排查接地方法、步骤。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确保故障处理快速、正确。  相似文献   

12.
线路接地故障是配电网最频发的故障,也是配网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用2500V绝缘摇表进行10KV线路绝缘监控和接地故障查处的有效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李莹 《活力》2009,(18)
供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过电压和绝缘的配合,继电保护,接地设计等多个因素,而且对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电子干扰、人身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目前供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四种,本文对这四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制药设备中电气系统的核心机构功能、预警功能以及控制调节功能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制药设备中电气系统应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接地电路外露问题、电阻绝缘性能问题以及承压能力问题,以此作为基础,分析制药设备电气系统各种故障的表现及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变电站设备的更新换代、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兴建及直流绝缘监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直流系统故障分析数据不断产生。本文介绍T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并对直流接地故障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直流系统是变电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流接地是直流系统中的常见故障,也是运行维护中的一大难题。文章从查找直流系统接地的一般顺序和方法开始,再探讨新型直流绝缘检测装置,建议变电站安装新型直流系统微机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控直流系统状况和准确快速地查找接地故障馈线。  相似文献   

17.
中性点接地方式是电网运行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直接影响到系统中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保护的配置、过电压水平、通讯干扰及发生接地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大小、分布等。文章对其故障时的序网及电气分量,中性点运行方式及管理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城市配电网基本是以电缆为主和架空线为辅的混合型网络的35KV、20KV、10KV电网,其中性点运行方式之一是有效接地方式即经低电阻接地:另一种是非有效接地方式即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接地故障形式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单相接地是运行电网的主要故障形式。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接地点的电流是非故障相对地电容电流的总和,一般接地电流在数安至数百安之间,接地时产生电弧接地过电压,使非故障相、系统中性点甚至故障相产生过电压,这种过电压通称为电弧接地过电压。  相似文献   

19.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是输电线路可靠运行的前提保证,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杆塔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的重要途径。输电线路杆塔必须可靠接地,以确保雷电流泄入大地,保护线路绝缘。为提高耐雷水平,保护设备绝缘和避免跨步电压产生的人身伤害,就一定要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相似文献   

20.
变电站地网是保证变电站电气设备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都能可靠和安全运行的主要保护措施之一.地网的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系统有效性、安全性以及鉴定该系统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参数.文章主要介绍了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的几种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