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加快耕地后备资源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更好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天津市建立了耕地后备资源信息动态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全市耕地后备资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二次调查中边缘化耕地分析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天津市二次调查中耕地认定过程存在模糊的土地作为研究对象,将不稳定和可调整的耕地列入边缘化耕地范畴。通过对全市边缘化耕地的类别、数量和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和研究,首次摸清全市边缘化耕地家底,为天津市耕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后备资源补充等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参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厦门式跨越式发展与融入海西经济区建设,加上人多地少等自然条件约束,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呈现出土地供需矛盾较为尖锐、耕地占补平衡难、土地复垦后备资源紧缺、违法用地建设呈高发态势等问题,构建土地管理新格局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国土经济》2008,(15):15-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管理局: 近年来,各地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有关工作逐步得到规范,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少数地区存在补充耕地不落实、质量不高等问题。为贯彻落实最近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现就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上海土地》2001,(2):13-16
金山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在区人民政府和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的领导下,在区土地整理领导小组和土地整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重视关心下,在各镇政府支持配合下,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根据中发(1997)11号件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及《上海市农村土地整理暂行办法》的精神,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一保资源、二保经济快速发展的高度出发,认真落实占补平衡,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满足了本区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实现了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  相似文献   

6.
《湖南房地产》2007,(3):128-13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7.
正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严格土地供应管理土地是财富之母。湖南省衡阳市是全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虽然连续11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但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耕地保有量558万亩,人均耕地0.79亩,已低于世界粮农组织划定的警戒线0.8亩。摆在衡阳市面前一道难解的课题是,随着多年的补充耕地开发,衡阳市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已越来越稀缺,而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增加,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这个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占用一  相似文献   

8.
“规划用地,利国利民”,这是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按规划用地,也是新《土地管理法》的根本要求。河北省人均耕地少,总体质量低,后备资源不足,土地资源家底薄,吃饭与建设的矛盾较为突出。同时,宏观调控能力相对薄弱,土地资源粗放利用,也加剧了人地矛盾。为了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各项用地,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发[1999]3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地矿厅(局),计划单列市土地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当前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政策和部署。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实现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在总结各地土地开发整理经验的基础上,现就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建立补充耕地储备制度,做到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为使建设占用耕地真正做到占补平衡,必须实行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挂钩的制度。在进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经过论证审查,确定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按不同规模建立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各层次的项目库。制定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方案时。可在项目库里筛选。有条件的地区,运用土地开发整理资金,可以先行组织实施开发整理项目。储备补充的耕地。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时,建设单位确定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按规定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可以购买储备的耕地补偿指标,实现先补后占。土地开发整...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6,(3):61-64
本文以重庆市为研究区,通过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分析了全市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状况及其限制性因素,并提出了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全市耕地后备资源主要为其他草地;2全市耕地后备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该区域占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72.16%;3地形坡度指标对全市耕地后备资源的宜耕性影响最大,其次为土层厚度和母质条件、生态条件等。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厦门市土地面积1699平方公里,仅占全省的1.3%;人均耕地0.17亩,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8%,耕地后备资源十分匮乏;近一半土地是山地,地域狭小,可建设用地极其有限。在破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两难”中,既要管住土地不失控,  相似文献   

12.
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已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研讨课题。 农地整理是依据规划对已利用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改良和重新配置的活动。也是一种人们对土地的经济、技术投入能力增强,对土地资源进行集约化、精细化利用工作方式。当前,农地整理在全国蓬勃开展,已成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属于我国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资源少的发展中国家但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壮大,使得人地之间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农村土地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应的对策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完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得每寸土地得到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建设土地供应保障机制探索——以天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小城镇建设面临的土地供应问题 目前的小城镇建设中,对土地利用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忽视内部挖潜,外延扩展过快;占用耕地现象严重,耕地占补不平衡;低效利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相对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又会加剧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的问题,而相对紧张的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耕地保护的任务还很严峻。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缓解小城镇用地指标紧张、解决土地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重庆市不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有效地实现了年度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评估》2009,(9):1-1,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近年来,各地围绕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实行先补后占”,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夏邑县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认为夏邑县规划期内土地开发整理的主导方向为村庄土地综合整治,依据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目标,规划期内以村庄土地综合整治为重点,通过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可净增加耕地1140.22公顷,对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近期落实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各项任务抓紧出台考核耕地占补平衡办法停止修改涉农保护区调整以及新批的县改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政策上引导集约用地积极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9.
《辽宁经济统计》2007,(1):36-37
国土部门组织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3亿亩,但各主要耕地后备区域的开发均面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压。能否妥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已戍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是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