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住宅与房地产》2011,(10):35-35
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和改革创新为指导,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以文明、整洁、安全、有序为基本目标,不断促进城乡物业管理提质扩面,使物业管理成为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物业管理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居民幸福指数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的关注,原因在于居民幸福指数能够全面表征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论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居民幸福指数考核评估现状,并将石家庄市居民幸福指数考核评估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本文分析了石家庄市居民幸福指数考核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构建了石家庄市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院文章基于Malmquist 指数法,测算了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11年长三角地区服务业TFP 指数年均值为0.997,其中上海市服务业TFP 指数为1.023;(2)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增长态势趋缓,服务业增长率与TFP 指数变动呈高度正相关;(3)技术进步是提高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逐渐向服务经济转型,应依靠技术进步,鼓励创新,提高服务业生产率,促进服务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是实现重化工业城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根本选择。这样,既可以节约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可以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5.
马娜 《价值工程》2015,(5):217-218
以充足数据为基础的城市规划更趋坚定、合理、科学。大大降低了城市运作的风险,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中国18个地区的省际数据,使用区位熵指数的方法测算了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各地区的集聚程度,并从整体和地区两个层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布情况以及集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明显的地区集聚现象,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并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资源特色。直辖市中以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的集聚为主;而东部沿海地区则以传统的低技术含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主;中西部地区集聚趋势尚不明显。基于此,应针对各地区的实际特点并采取不同的产业策略以促进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从而提升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正>品牌特色嘉宝集团以"用心服务生活,让您生活得更幸福"为服务理念,并在新一轮战略中明确了"现代服务业+互联网+金融"的战略定位,坚决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拥抱互联网,持续优化和完善"生活家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外教师幸福指数评价相关研究,结合当今社会所处的特殊阶段,阐述了教师幸福指数的概念和意义,且以马斯洛层次理论为基础,以层次分析模型为手段,构建了适合于当下的教师幸福指数评价体系,最后将该评价体系应用于实践中,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养老服务业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民生事业。为充分发挥养老普惠金融的作用,促使普惠金融积极助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在构建普惠金融指数以及养老服务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文章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就普惠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模式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明显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进步,且其产生的影响是持续性的,对不同地区的支持存在着合理范围的差异。因此,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优化养老产业融资环境、完善民间资本支持效用,推动普惠金融支持养老产业模式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因此,分析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生产者服务业的快速良好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表现为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动。从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视角,研究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是一个新的学术议题。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在总体上呈现工业化中期阶段特征。推动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路径宜选择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为突破口,促进服务业升级和规模扩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农业融合发展,从整体上提升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优化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当前,我们要准确把握第三产业发展新趋势,进一步推进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财政支出对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用十分重要,文章针对我国现行财政支出支持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支持服务业发展做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GDP的不合理以及幸福指数的合理之处。又从实际操作中分析了幸福指数的不可统计性,从而得出幸福指数代替GDP不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盈利性服务活动。发展家庭服务业,对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需求,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家庭服务业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物业管理》2011,(8):32-33
<正>近年来,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巩固和发展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成都市在探索物业管理发展的道路上,坚持以构建和谐物管为抓手,紧紧围绕"文明、整洁、安全、有序"的基本目标,创新思维,不断促进城乡物业管理"提质扩面",  相似文献   

16.
社区居民足不出户轻松收获日常生活中的多种生活需求,感受智能化升级带来的生活便捷与超值享受,体验社区向现代化、多元化、智能化转型带来的全新居住感受,提升了居住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发展一刻也离不了服务业,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学劳休乐一刻也离不了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发展,能够优化经济结构、繁荣城乡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扩大劳动就业、促进社会和谐,极大地改善民生。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指出,要把繁荣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8.
刘逢雨  赵明范  陈丽 《活力》2022,(22):178-180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我国各地区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明显增加,但是收入的增加并不代表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两者并不是一直成正比关系。很多专家通过分析后指出,居民的幸福感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政府服务、家庭因素、受教育程度及经济因素等都会对居民幸福感造成影响,而居民收入的差距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较大。外国学者认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与相对收入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其主观幸福感比较强,而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其主观幸福感比较低,高收入人群的幸福指数明显高于低收入者。国内也有相关报告指出,随着个人收入的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也在逐渐提升。本文首先对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内容进行了简单阐述,其次分析了居民幸福感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以提升居民收入为基础来促进居民幸福感提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城市通勤问题不仅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指数,而且还决定着城市的运行效率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因此是提升居民生存质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继而整体功能的关键切入点。近年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交通拥堵、通勤不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设置通勤时间、通勤距离、通勤类型以及居民满意度等指标,揭示北京市通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功能更新、城市交通规划以及居民职住均衡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湖南经济快速发展,我省人均GDP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然而人均GDP增加并不意味着居民幸福感也在提升,这是因为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府财政支出提高缓慢,即使百姓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改善,其幸福感提升也不明显。本文将重点探讨湖南省财政支出结构效益对居民幸福指数的影响,并基于此研究我省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