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蒙古族是13世纪20年代进入青海这块神奇土地的。16世纪初踏入青海境内的顾实汗各部落是今天青海近十万蒙古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是和硕特蒙古部。蒙古族是青海世居民族之一,在青藏高原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繁衍生息,用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生态环保文化。生态环保文化是青海蒙古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含金量较高、“储量”较丰富的文化“宝藏”,独具特点,有较高研究价值。青海蒙古族的生态环保文化的形成是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所决定的,它不仅表现在语言、习俗、宗教、生活娱乐等方面,同时也包含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大自然不断发生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生态经济之中。他们的生态伦理、文化习俗与生态经济原则和大自然发展规律密切吻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摔跤,是受蒙古族人民欢迎的娱乐活动项目。在民间节日生活中,有群集盛会,便有摔跤活动,比如祭祀摔跤、节日摔跤,礼仪摔跤等。传统的摔跤活动,能使蒙古族男士掌握战胜猛兽、制服家畜的技巧和能力,展示勇猛顽强、克敌制胜的信心和力量。现在,直接和猛兽、家畜较量的机会和场合越来越少,而体育竞技的摔跤比赛却大放异彩,博得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们的喜爱。青海蒙古族因生活环境和习性的关系,其摔跤运动有其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金童 《理论观察》2014,(3):68-69
蒙古族民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杜尔伯特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和内蒙古地区传唱的《诺恩吉雅》在内容和曲调方面及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特点都非常明显。在内容上不仅表现了主人公个人的经历,而且还表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传承了杜尔伯特蒙古族人民的古老的说唱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4.
郭旭  刘彦明 《理论观察》2010,(2):151-152
嫩江流域是多民族集居区,除了汉族之外,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锡伯族等都在这里繁衍生息、生活生产。这里的少数民族同其他地区的民族一样有着自己的文化.其中的民歌以独具的特色、独有的风格成为这里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达斡尔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随着民族融合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达斡尔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在与世界接轨、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达斡尔族民歌文化不断面临着新的困境与挑战,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时期。要做好达斡尔族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要挖掘体内涵,阐释旋律风格,解析困境原因,探究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6.
纳·才仁巴力和宫日格玛两位同志调查、搜集、整理的《青海蒙古族民歌》一书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书由《劳动歌曲》、《宴席曲》、《婚礼歌曲》、《史诗歌曲》、《情歌》、《酒令曲》、(也叫猜拳歌)、《祝赞词曲》等7个部分、136首歌曲和曲调组成,是较全面、系统、完整地介绍青海蒙古族民歌的唯一版本.  相似文献   

7.
裕固族民歌在裕固人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裕固族的历史渊源和语言来看,其民歌与回鹘民歌和蒙古民歌有着同样的源流关系,歌词格律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此外还具有许多古代语言的共性。  相似文献   

8.
裕固族民歌在裕固人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裕固族的历史渊源和语言来看,其民歌与回鹘民歌和蒙古民歌有着同样的源流关系,歌词格律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此外还具有许多古代语言的共性。  相似文献   

9.
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直接影响着该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和基础教育的发展。调查显示,蒙古族地区农村中学教师在工作、工资、健康及专业发展等方面,总体上呈现出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关注教师生存状态中存在的现有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不断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在青海民族发展史上,俺答汗和固始汗是两个最为著名的蒙古族汗王.他们都发兵进军西藏,挽救黄教,赠封达赖、班禅,弘扬黄教,在黄教发展史上做出了极大贡献. "蒙古敬信黄教,实始于俺答".俺答汗在青海修建仰华寺,邀请三世达赖喇嘛举办法会,黄教从此传入青海.这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魏源提出的新见,也非常符合青海蒙古族发迹和藏传佛教历史.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长期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探索和积累产生的最适合蒙古高原游牧经济生活及严酷的蒙古高原气候变化的服饰。它历史悠久,款式多样,外观高贵华丽且用途多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蒙古族服饰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对青海藏族、蒙古族青年跨文化适应力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藏族、蒙古族青年的跨文化适应力总体上存在特别显著差异。其中,中学生在各维度上差异特别显著,大学生有差异但不显著;男性有差异但不显著,女性在各维度上有特别显著差异。研究藏族、蒙古族青年跨文化适应力的差异,为探索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力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构建民族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机制与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孔倩 《魅力中国》2013,(13):84-84
民歌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民歌歌种繁多、风格多样。不同地域特点形成与此相对应的不同色彩风格。民歌因其流传于不同的地域,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地方色彩。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一、地方色彩的形成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民歌色彩的形成由来已古,早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东音西音之别,以后更有楚声粤曲吴歌秦音之异。这种现象至今犹存,很象中国的方言文化,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4.
徐萍 《魅力中国》2014,(15):73-73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此均有考古发现。这里是墨子的故乡,始建于东汉的香山寺,是千手千眼观音得道正果之地,汉传观音文化的源头,一年一度的马街书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汝州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被誉为“曲艺之乡”。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蒙、满等少数民族,民歌资源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蒋慧红 《魅力中国》2011,(3):165-165
认识和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增强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艺术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艺术专业的学生自我意识强,但集体观念不够。由于高校招生政策的原因一些文化课较差的学生为了读大学选择了艺术类专业,不少艺术专业的学生过分偏重专业技能的掌握,轻文化学习,导致一些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化修养肤浅。不少艺术专业的学生重艺术实践轻理论学习,缺乏艺术素质。艺术专业的学生虽然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活动,“见多识广”,但也易受社会负面因素影响而沾染不良习气。  相似文献   

16.
张萍 《黑河学刊》2011,(10):42-42
黑龙江省达斡尔族民间歌曲从体裁上可以分为扎恩达勒哈库麦勒、乌钦、雅德根、依若等形式。达斡尔民间歌曲在旋律结构、曲式结构、调式等方面均具有独到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王荔 《魅力中国》2014,(27):67-67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明劳动,又在劳动中创造了语言,语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他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相互交往和表达是想感情的媒介,而且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工具。中国戏剧就是人类语言成熟后,孕育产生的语言艺术结晶。几千年来它随着历史的进程而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这种艺术样式。  相似文献   

18.
19.
石绍霞 《魅力中国》2011,(20):294-295
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水族民歌具有原生态性、朴实的教化功能、丰富多样等特点,其价值在人文研究、口传历史、激发民族精神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水族民歌原生态环境良好,当地政府应当结合民族文化旅游产生加以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20.
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作为俄罗斯古典音乐大师格林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反映了格林卡的创作天赋和多方面才能。格林卡的作品包罗万象,综合运用魔幻现实的想象、史诗般的抒情、喜剧性的幽默等艺术手段,宣扬淳朴的民风民俗和崇高的英雄气概,标志着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形成。格林卡在创作的任何领域都可以找到打开人们心底的神秘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