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部近日下发了《农业部关于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  相似文献   

2.
农业部近日下发了《农业部关于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21世纪以来,随着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国际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项目,以及我国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农业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和保护成果也逐渐增多起来。南京农业大学等一些大学开始招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生,并开设了相关课程,"农业文化遗产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呼之欲出。近日,由南京农业大学李明副教授和王思明教授最新撰写的《农业文化遗产学》又呱呱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记者郑景顺郭海燕)2013年7月10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部国际合作司指导,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为期四天的农业文化遗产系列学术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此次系列活动形式新颖、氛围活泼,包含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学术沙龙、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学  相似文献   

5.
<正>"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览于9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展览是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一大亮点,旨在宣传中国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工作的主要成果与成效,展示各国遗产地传统农耕的智慧、魅力与奥秘,提升遗产地优质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此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览受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委托,由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组织举办,得到了FAO(联合国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作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项目在浙江杭州正式启动,授牌仪式在青田举行。在首批已确定的4个全球农业遗产保护项目中,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亚洲惟一入选项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旨在对受到威胁的全球重要传统农业文化与技  相似文献   

7.
<正>"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中国"主题展览是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颇具特色的专业展区,旨在宣传农业部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的主要成果与成效,展示我国传统农耕的智慧、魅力与奥秘,提升遗产地优质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农业文化遗产展区总面积400平方米,主要包括展示区、展销区与洽谈区三部分。在展销区,来自11个遗产地约24个企业或合作社近40多种产品进行了现场销售。福州茉莉花茶、敖汉小米、佳县千年红枣、宣化牛奶葡萄、绍兴古香榧、从江香猪、兴化龙香芋、普洱古茶、哈尼红米、青田  相似文献   

8.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什么与怎样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  王思明 《中国农史》2012,(2):119-129
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该领域研究中来,"保护什么"与"怎样保护"始终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核心问题,国内学者纷纷基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长提出了不同见解,但始终未能形成共识。本文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发展演进的系统梳理,和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保护对象扩展过程的考察,澄清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什么"这个问题;并从体制创新和方法创新两方面探讨了"怎样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业聚落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村落,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江苏最具代表性的海岛型农业聚落文化遗产——连云港西连岛村的个案,通过对居民感知与态度的调查,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西连岛村居民的遗产保护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及习俗、遗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景观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居民对西连岛村总体保护状况的感知"一般",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旅游开发及居民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的驱动;作为多数遗产地的普遍做法,居民对西连岛村的旅游开发普遍持"赞成"态度;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居民对参与保护西连岛村有较强烈的意愿。建议从提高公众遗产保护意识、协调农业聚落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构建合理的社区居民参与农业聚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利益机制、实行有限政府主导下的农业聚落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等方面,促进海岛型农业聚落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更加全面掌握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定量化和可视化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尝试以中国境内已被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62处农业文化遗产为数据源,通过ArcGIS 10.3的空间分析工具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和核密度估计,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地域特征研究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1)农业文化遗产呈带状分布、组团状分布,分布不均衡,总体空间分布类型属聚集型;(2)农业文化遗产地域间差异明显,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和东部,长江、黄河流域内多而流域外少,沿海多而内陆少,西南部多于西北部和东北部;(3)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聚集区域有5个,主要以京津、浙东、陇东、黔东、滇西为核心;(4)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独特的地域资源、差异化的民族特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结论]在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工作时,地理信息系统的引入将为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提供精准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未来需要深入发掘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技术在农业文化遗产信息管理、资源评估、保护规划的运用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1.
入选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3年5月21日,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农业部公布了19个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湿地山地循环农业生产体系——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榜上有名.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出席了发布活动.福州市副市长严可仕出席发布活动并接牌,还作为农业部指定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唯一代表作大会发言.严可仕称,此次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打造生态福州、提升福州国际影响力,既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  相似文献   

12.
<正>2005年5月,浙江青田县的"高效稻鱼共生"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4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遗产相关的稻、鱼等农产品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2007年,浙江大学与湄潭县委、县政府联合,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高效稻鱼共生"农业系统引进湄潭县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0月23日,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教授在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授牌十周年纪念会上被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奖",表彰其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共同实施的GIAHS(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在"遗产保护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2014年7月5日-6日,法国勃艮第大区索菲亚副主席率法国勃艮第葡萄园申报世界遗产考察团在农业部国际合作中心童玉娥主任陪同下到福州考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交流活动。期间,索菲亚一行参观了帝封江湿地闽榕茉莉花种植核心保护区、春伦集团茉莉花茶文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我国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农业文化和农业文化资源,在发展农村经济、规划农村建设时,要注重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样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梁诸英  陈恩虎  秦中亮 《水利经济》2010,28(4):54-57,61
水利文化遗产是皖江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成分。为了充分认识和发掘皖江地区水利文化遗产资源,探索其开发和保护方法,对皖江地区圩田景观、水利遗址、水利技术、水利民俗展开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皖江地区水利文化遗产开发的相关建议:与文化资源保护相结合,与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与弘扬地方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于市取宜     
正农业文化遗产,在普罗大众眼里,多半还是个新鲜事。这也正常。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本世纪初才由联合国发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农业部正式启动是2012年。对笔者而言,这也是一项新事物。前不久,笔者头一次走进农业文化遗产地,不仅近距离感受到活的古老农耕文化,也品尝了风味别致的农业文化遗产地优质农产品——农遗良品。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在原农业部和文化部的有力指导下,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时间指针走过5个年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进展得如何?2021年12月18日,中国农业博物馆组织召开"2021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暨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理事会",共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大计。会上,记者专访了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理事长隋斌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也留下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倡议以来,已有22个国家的59项传统农业生产系统被列入保护名录。农业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一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计划。我国是该倡议的最早响应者、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重要推动者、成功实践者和主要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方法和技术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体系,已渗透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近年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启动和评选,唤起了人们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关注,其保护与传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本研究试图探析数字化方法和技术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和前景,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现状的梳理,结合相关领域的实践,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数字化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预测了数字化技术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三个层面的应用前景,包括:农业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的数字化,如建立信息数据库;农业文化遗产个体或系统的数字化,如建立数字化保存、展示与传播应用;研究方法的数字化,如利用数字化方法辅助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定量化、可视化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