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永定河,自卢沟桥以下,东淀(三角淀)、西淀(白洋淀)以上,称一水一麦之地。永定河带来的泥沙能淤地,增加土壤肥力,秋麦有收,当地人称为铺金地,淤地是永定河水利的特点。又,自康熙三十七年修筑永定河大堤后,下口淤积,至乾隆末年又经历五次改道,所过必淤,导致下游东安、永清、武清、霸州诸河淀,淤积成陆,出现河淤地、河淀淤地等。直隶旗民占种偷垦河淀淤地滩地,种植小麦、水稻和蓝靛等,这不仅解决农户生活,而且增加官府租银收入。可是经济发展和村民居住,严重地侵害河淀蓄水和河道行洪的能力,给环境带来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养蜂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养蜂萌芽于清末民初,至1949年约50余年的历史。其主要内容是,从国外引进西方蜜蜂,推广新法养蜂技术。近代养蜂史大抵分为三个时期:清末至20年代末,新法养蜂的萌芽与发展;第二,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近代蜂业的勃兴与失败;第三,30年代中期至1949年,近代蜂业的摧残与停滞。1896年后东北黑蜂从俄国传入东北;1900年新疆黑蜂从俄国传入新疆;1896—1912年意蜂由日本传入台湾;1912年意蜂从美国引进合肥。1913年近代蜂业基本形成。意蜂及新法养蜂技术源于福建闽侯县,20年代初盛于江浙,后转盛于华北,30年代中期相继传遍全国。本文首次专题报道中国近代养蜂发展史。  相似文献   

3.
论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问题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南北朝至清代中期、清代中期以后三个阶段对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进行了讨论,认为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各生产门类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变化;农业结构呈现阶段性的回归式变化,即秦汉至南北朝以农耕为主→南北朝至清代中期以畜牧狩猎为主→清代中期以后农耕为主的演变;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民族和以畜牧狩猎为主的彝族之间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的差异及其变化,造成农业结构及其变化的地域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人为因素决定了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与选择。  相似文献   

4.
家庭农场是农垦农业经营最基本、最主要的微观组织,其发展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家庭农场与国有农场关系的不同,可将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阶段,即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依赖性家庭农场阶段;90年代中期至今,相对独立性家庭农场阶段。本文将对这两个阶段中的家庭经营行为特征进行比较,以期为深化农垦农业改革提供参考性思路。一、依赖性家庭农场的经营行为特征(一)家庭农场的产生。改革以前,农垦国有农场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是以生产队(连队)为基本生产单位,在分配上实行国家制度定的等级工资制。由于分…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市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在深入调查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流域综合管理、城市景观管理和生态修复管理角度,深入分析当前建设管理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基于现有管理制度,从创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加强技术管理方法三方面完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管理,为永定河后续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管理及北方类似河流的生态建设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永定河流域生态产品的供给特点,并运用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方法评估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探讨了1995—2020年期间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而提出永定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1)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本,坚持系统治理与区域联动治理;(2)完善流域区域间横向补偿,构建全流域生态产品互补产业链;(3)依托生态产品供给差异化特征,探索京津冀重点推进区域的特色化生态产品实现路径;(4)进一步推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广东南海,随后扩展至东莞、佛山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由于该制度在兴起之初对于解决工业化过程中对土地的需求以及农业生产规模化的需要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全国各地效仿者日益兴起.形成了之后人们常说的"南海模式"、"昆山模式"、"上海模式"等等.  相似文献   

8.
我省平原地区河流两侧及其故道上的沙荒地资源相当丰富,但还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为此,我们与有关地、县农业区划办公室的同志一起,对我省平原地区沙荒地资源的分布、利用现状,进行了考察。并对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沙荒地资源及评价 我省沙荒地是指风蚀沙化的土地,包括风蚀沙化耕地、风蚀沙化疏林地、风蚀沙化荒地、沙丘与沙岗等四个类型。主要分布在滦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等下游的两侧及其古河道上。由北到南较大的沙区有四片。即沂河及滦河沿岸约74万多亩;永定河下游沙区约35万亩;属大清河及子牙河水系的冀西沙区约77万多亩  相似文献   

9.
曹增强  张星星 《山西农经》2023,(21):153-156
面对永定河综合治理下发展有机旱作杂粮农业产业的艰巨任务,研究在“绿色生态、科学生产、健康生活”理念下构建“生态治理+科技引领+品牌驱动+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分析永定河流域有机旱作杂粮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永定三生”品牌创建为例,介绍了品牌创建助力流域有机旱作杂粮产业发展的探索实践,阐述了永定河流域有机旱作杂粮品牌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周馥的治水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志国 《中国农史》2004,23(2):85-88
周馥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治水专家。曾主持治理永定河、金钟河、北运河、潮白河、大清河等直隶河道和山东黄河,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治水思想体系,他认为治水应先治水政之种种弊端;注重调查研究,讲求科学治水;顺水之性,以水治水,他的治水思想在我国水利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和归纳演绎法,追溯中国从先秦时期至清朝的食品安全治理理念的演进过程,以形成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为当今社会食品安全治理提供镜鉴,推动中国食品安全制度建设。研究表明:中国历朝历代关注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形成了丰富的成果;政府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主体,治理功能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完善;中国历朝历代重视食品安全的法治治理,并在礼法合治的框架下形成了治理结构的多重格局;中国古代食品安全治理主体在历史演变中呈现多元化特征;食品生产与经营主体的行为分化成为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当下食品安全治理过程中如何加强生产源头的环境治理、优化生产与流通主体行为规范以及强化食品的营养功能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粟·黍·猪: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作农业类型是一种以种植业为主、以养畜业为辅,种养结合的农业结构性组合。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生业模式等诸多方面出现的变化揭示出这一时期农业发生的条件已然具备。粟、黍、猪等构成旱作农业类型的农业对象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诸多遗址的相伴出现表明一种农业结构性组合的雏形开始产生。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末期以来是旱作农业类型最终形成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类型的逐步趋同;农业生产在人类生业模式中逐渐成为主体;农业结构性组合的逐渐完善;种植制度和饲养策略的理性发展;诸农业对象生产方式的相互兼容;种植业和养畜业构成对象的多元化等。旱作农业类型在北方地区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早期文明进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深思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芍陂,又名安丰塘,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城南六十里,创建于春秋中期,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现已被改建成淠史杭工程的一个大型反调节水库,仍然发挥着水利作用。芍陂演变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即:早期——春秋至南北朝、中期——隋唐至宋元、晚期——明清至解放前夕、振兴期——解放后的三十年。本文拟按这四个时期,对工程的历史演变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曾经窝棚林立、垃圾遍地的永定河大沙坑,因为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此选址举办,变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花园尘起处,一辆卡车疾驰而来,未等车停稳,拾荒者们一拥而上,在卸下的垃圾堆中争相翻找值钱的东西。低矮的窝棚、灰黄的土路、遍地的垃圾、飞扬的尘土,这里是拾荒者生活的地方:永定河大沙坑。远处,一位摄影爱好者迅速按下了快门,画面被永久定格在了那一刻:2008年7月10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太行山南段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夷平面的研究,认为太行期夷平面形成之后至唐县期夷平面形成之前太行山南段隆升约1300m,占整个山体隆升幅度的70%。河流阶地的研究表明太行山南段第四纪以来的隆升幅度约80m,对太行山南段隆升成山的贡献不大。同时,山前坳陷盆地古近系-新近系与第四系之间存在巨大的地层厚度差,以及山前断裂在古近纪和新近纪时期活动频繁,第四纪时期活动性弱。以上证据表明太行山南段主要隆升于太行期夷平面形成之后至唐县期夷平面形成之前,即中新世至上新世中期,第四纪隆升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6.
<正>"社坡腐竹"因产地在桂平市社坡镇而得名。社坡镇是桂平市有名的工业大镇,全镇占地161平方公里,人口7.8万人。目前,共有腐竹加工户1033家,自营出口企业4家,购销户34家,从业人数5000多人,年产销腐竹6万吨,年产值约6亿元。社坡镇成了远近闻名的"腐竹之乡"。社坡镇自清朝末年就开始生产腐竹,至8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诱致性变迁还是强制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是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结合,是农民创造与政府作用互动的成果。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国家对农民的制度变迁需求作出了积极回应,初期给予农民探索空间,扩大制度可选择集;中期与农民互动,积极主动"调适"并协调冲突,努力达成改革共识;后期从多种可能的制度安排中"择优",进而上升、固化为正式规则并加速推广。有限理性的个体与不完全信息的政府通过上下良好的互动,共同探索找到"共赢"的制度安排,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制度变迁。这项改革的成功可以提供以下启示:进一步给予农民谈判权和参与权;允许讨论和争论,将多样化的信息反馈至中央;需要考虑对国家治理方式和"赶超战略"作出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8.
编制中期财政规划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为落实这一改革,尝试将系统动力学引入高等学校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通过构建高等学校中期财政规划模型来模拟仿真收支变化,达到编准编实中期财政规划、科学合理安排资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据华尔街时报报道,9月16日,英国央行行长默文&#183;金发表申明表示,通货膨胀率不久可能会在5%左右见顶,但货币政策委员会将力争使中期通货膨胀率回落至目标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体系率先成熟于秦汉时期,是以北方旱作农业为基础所形成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汉唐间,伴随中央政权对江南地区的次第开发,传统农业技术的诸多元素也源源进入江南地区,催生了稻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对江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回顾这一历史过程我们亦不难发现,源自于北方地区的传统农业技术不是立竿见影地在江南地区产生普遍影响,而是存在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至唐代,这一过程大体完成,因此也最终引发了江南经济的真正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