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对浙江和河南两省“粮改”前后粮食生产及收入情况的调查数据,初步分析了“粮改”对我国农户粮食生产及收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各级政府适时的出台了一些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所以目前来看,以政府放开粮食市场为特征的“粮改”,并没有对农户的粮食生产和收入造成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董春玉  刘颖 《南方农村》2013,(8):29-33,43
提高农户收入是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当前这一政策目标能否实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利用安徽省天长市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粮食补贴金额对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粮食补贴金额越高,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越高,非农就业时间相对越短,在非农报酬率高于农业报酬率的情况下,农户总体收入水平反而会降低。(2)农户收入更多地受到非农收入的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已经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国家应实施相应措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报酬率的提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户非农就业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资讯     
<正>欧盟统计局称2009年欧盟农业收入大幅下滑12%欧盟统计局近日表示,2009年欧盟农户收入出现了十年来的最大降幅,欧盟27国农户人均收入比上年减少了12.2%,因为经济衰退影响了农产品价格以及生产。欧洲某农户协会称,农户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陕西省洛川国家级苹果基地县抽样调查资料,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在分析苹果种植户2007~2008年生产收入状况基础上,探讨了其生产收入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苹果主产区内部农户生产收入差距显著,且总体呈扩大趋势。苹果生产收入较低的种植户家庭资源禀赋较低,趋向粗放式、节约劳动型生产经营模式,技术信息有限。相反,苹果生产收入较高的种植户家庭资源禀赋较高,趋向规模化、专业化、劳动密集型生产经营模式,生产技术优势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从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两方面,缩小农户收入差距.增加农户收入。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业依然是贫困农户脱贫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仍然是贫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贫困与非贫困农户的农业收入差距一直呈扩大趋势。如果贫困农户的农业收入能够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即使按照最新贫困标准,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也所剩无几。贫困与非贫困农户农业纯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贫困农户农业生产中的中间物质产出效率低下以及劳动投入不足。鼓励贫困农户增加劳动投入和提高其中间物质投入的使用效率对于提高其农业收入进而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农村产业融合提高农户收入的机理进行分析,根据2019年入户调研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了产业融合与农户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可以使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提高收入,而且有利于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水平,减小与高收入水平农户之间的差距;产业融合引致的人力资本提升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过程中能显著提高农户收入,...  相似文献   

7.
农户现金收入是反映农户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现金收入是反映农户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农户生产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我们于1988年7月1日至1989年6月30日对江苏吴县、河北固安县、湖北钟祥县、贵州望谟县共400个农村住户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逐日登记调查。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重庆市贫困地区5个区(县)619户农户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对贫困地区农户现金收入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变化中,贡献率最大的是外出打工收入等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的增量,而人均农业现金收入增量的贡献率不到1/3。因此,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户收入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9.
基于气候变化农户决策适应理论和收入相对剥夺理论,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18年数据,运用面板Tobit模型、面板Ordered-logit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气候变化、收入流动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般气候变化显著抑制了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而极端气候变化则拉大了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农户收入向上流动会显著减缓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而农户收入向下流动则显著拉大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从两者交互效应来看,一般气候变化能够强化收入向上流动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减缓效应,主要源自于一般气候变化能够减缓收入向上流动农户的工资性收入不平等,而极端气候变化则弱化了收入向上流动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减缓效应。从收入结构不平等的作用逻辑来看,一般气候变化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抑制效应主要来源于农户普遍性非农就业减轻了贫困户的低收入“锁定”效应,从而缓解工资性收入不平等状况。而极端气候变化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拉大效应主要源自于极端气候变化造成了转移性收入差距的拉大。  相似文献   

10.
解决好农户收入差距问题,是新时代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匹配数据,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缓解了农户收入差距,此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理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涓滴效应”缩小了农户间的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但是,由于“门槛效应”扩大了农户间的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均能缓解农户收入差距;数字信贷在缩小农户收入差距方面发挥的作用最大;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缩小西部地区的农户收入差距,但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林地流转不仅是我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优化林地资源配置、提高林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对浙江省4个县(市、区)228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了DID模型实证分析了林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林地流入对农户人均林业收入、林业收入占比和人均收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林地流出对林业收入占比存在显著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安徽、山东各区县的596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文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了土地托管对于作为土地托管委托方的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托管可以显著提高委托方的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其中,农业收入的提高是通过增加亩均粮食产出和降低农资及生产服务价格实现,非农业收入的提高是因为土地托管能够有效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应进一步增加对该模式的推广及政策支持、有效防范土地托管经营风险和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对西部某贫困地区1500户农村居民住户调查的资料做为研究样本,对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诸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揭示市场化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结果表明:农户收入增长对耕地这一要素的投入最为敏感,但细碎化的耕地却使劳动力增加而对农户收入增长无用武之地,这是因第一产业仍是西部农村的主导产业及农户收入增加的最主要来源而决定的,同时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却因整体水平偏低而对农户收入增加作用较小。然而,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却对农户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技术初始水平接近于零,反映了农户经营的技术水平较低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及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能否肩负起提高农户收入的历史重任仍存在争议。为此,首先从理论层面理清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随后,利用2007~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农业保险及保费补贴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有显著负效应,说明投保农业保险可能会导致农户管理水平下降,农业保险发展中还可能存在门槛效应、排序效应或排斥效应。另一方面,保费补贴对农户收入有显著正效应,说明保费补贴有助于增加农户收入。因此,必须加强农业保险宣传,优化农业保险供给,充分发挥保费补贴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农地整治前后农户的收入流动性,并分析不同模式的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差异。[方法]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不同农地整治模式下农户收入流动性差异。[结果](1)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实施农地整治后农户收入有明显的"上升"流动趋势;(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的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农户家庭劳动力规模、农地经营面积和非农收入占比对农户收入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收入初始位置对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农地整治可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户收入向上流动;相对于政府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对农户收入的提升作用更大。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农地整治,深化改革政府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项目管理体制,大力创新农地整治模式,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地整治,为稳步提升农户收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其居住环境、社会发育程度等的特殊性,西南边疆民族村的农户行为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农户,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基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个县(市)、223个村、2280户农户收入的微观数据,使用两水平农户收入函数模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结果发现,在农户资本要素禀赋中,农户生产性资本、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是否接受过培训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劳动力数量对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在农户生产经营结构中,种植结构对收入具有显著影响,而农户是否兼业及非农就业对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村庄的外部环境对农户收入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别从农户老年和青年成员的劳动就业决策的角度,分析了生产外包服务对小农户劳动力配置的优化机制,并从家庭收入及结构角度检验生产外包服务对劳动力配置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对于采用外包的农户来说,相较于不采用外包的反事实情形,其60岁以上老年劳动力的农业参与率会提高58.3%,但45岁以下青壮年农业参与率并没有明显变化,务工者平均务工时间要高出3.98个月,务工者占比提高0.137,家庭总收入和农业收入分别高出18458元和8234元。生产外包服务对老年人农业劳动和务工者外出务工起到了显著的支持作用,并有效促进了小农户的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近期的农户调研数据考察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必须从劳动力流失的消极作用和汇款的补偿作用两个方面解释.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从总值上看会因成员外出务工而减少,但这主要是源于非农生产收入的下降,农业收入并未受到明显的消极影响;而如果外出者是家庭的户主,农户的家庭经营就会萎...  相似文献   

19.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当前农村最突出的经济问题。本文在农户消费效用,生产函数和时间分配的综合模型框架内,利用2002年对四川省5个县10个乡镇的300个有效样本农户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库,对四川省农户的收入结构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影响收入的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农户的非农业收入已超过农业收入,农民的务工收入达4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十分悬殊,基尼(Gini)系数达0.425,影响农户的收入的因素有:生产性资产量,户主教育水平,劳动力情况和住所离镇中心的距离等。作者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是要短期措施和中长期措施结合,近期,应该实施那些能在短期内增加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收入的措施,加大科技富民力度,积极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和抓好本地农村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农牧交错带监测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同时评估了草原生态补奖对生态保护和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提高了草原生产力,使得草原植被状况明显好转,生物多样性有所提升,有助于改善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二是草原生态补奖实施地区农户收入明显提升,但是草原生态补奖暂未起到增加农户收入的政策效果,并且对农户的收入效应还会受到政策落实程度的影响,政策落实程度越高,农户的收入效应越明显;三是在作用机制上,草原生态补奖通过影响农户的粮食耕种面积和养殖规模来影响农户收入;人工饲草项目减少了农户的粮食耕种面积,舍饲棚圈项目降低了部分农户的养殖规模。本文的结论意味着,在提高草原生态补奖标准的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强草原生态补奖配套设施的建设,鼓励农户养殖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实现草原地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