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经济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对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隋唐时期(581—907 AD是我国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关键时期,江苏淮北地区又地处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碰撞的关键地带,研究其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可以透视隋唐社会的发展演化状况。本文基于连云港孔望山墓地的农业考古研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探究了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的农业经济状况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延续了自大汶口早期(6300—5600 BP)就形成的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形成了“稻、粟、黍、小麦、大麦、大豆”六种作物共同种植的农业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水稻、小麦和粟的种植在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中位居主要位置,而大麦、黍和大豆作物的种植仅位居次要位置。隋唐时期的气候变暖、均田制度的实施、田制与赋役制度的调整是促使江苏淮北地区农业经济繁荣发展并延续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的主要因素。而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作物产量本身的差异是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先民选择以水稻、小麦和粟为主要作物进行种植的原因。本文为探究历史时期社会演变、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提供了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2.
李庆曾同志对我在《农业经济丛刊》1985年第6辑发表的《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业劳动力剩余及其转移》一文提出了质疑(以下简称“李文”),现答复如下:一、如何确定种植业对劳动力的合理容纳量?种植业是广义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潜伏在种植业部门。据此,我认为,农作物每亩用工是确定种植业对劳动力合理需求量的最主要根据。种植业容纳劳动力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有耕地面积多少、作物构成、复种指数、农业机械化水平、科学技术应用程度、能源的保证程度等。所有因素都与每亩用工有密切联  相似文献   

3.
1999年,我国将推广十项重大农业技术。这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粮油作物技术推广会上提出的。 据了解,1999年我国农技推广将围绕抓好“主要作物、重大技术”开展工作,突出粮食生产,抓好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的重大技术的推广。计划推广的十项重大农业技术是:水稻抛秧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紧凑型玉米及配套技术、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脱毒薯类配套高产技术、双低优质油菜配套技术、花生地膜覆  相似文献   

4.
一、是农业劳动力剩余还是农村劳动力剩余近年来,随着对农业问题的研究拓广到整个农村领域,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也被称为农村劳动力剩余。但确切地说,农业是一种产业,农村表示区域。农业与其它产业相对,农村与城市相对。说农业劳动力存在剩余,意味着在现有条件下农业内部无法容纳全部农业劳动力供给,因而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主要依靠产业间的转移。而说农村劳动力剩余,意味着在现有条件下农村范围内无法容纳全部农村劳动力供给,因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主要依靠乡城间的转移。两者在概念上是不能混淆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谷物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及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2001—2013年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生产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谷物全要素生产率,分析谷物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特点,比较水稻、小麦和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2001年以来我国谷物全要素生产率呈先增后减的态势,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变迁与经营规模;主产区谷物生产明显优于平衡区,主销区则以水稻生产为主,规模效率偏低,科技进步显著;水稻的全要素生产率较小麦和玉米相比更具有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实施农业科技政策,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粮食功能分区,制定差异化农业发展政策是提高谷物生产效率,增强国家谷物供给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实现12连增,从增长的源泉看,制度变迁解释了62.48%,农业产品价格上涨解释了37.52%;从区域差异看,制度变迁绩效从南到北逐渐减弱,而价格效应则相反,从南到北逐渐增强。进一步分解,粮食增产主要来自于农业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农业TFP的增长,其中要素投入增加解释了30.64%,TFP增长解释了69.36%;在区域上,东北部玉米区实现了要素投入和TFP增长的"双轮驱动",中部小麦区和南部水稻更多源于TFP的增长。尽管农业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但中国农业制度变迁等于是一种增加有效劳动供给的创新。因此,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要素投入增加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制度变迁是动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黑龙江垦区农业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因此,发展质量效益农业是垦区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垦区发展质量效益农业的潜力巨大,前途光明。下面笔者从五个方面探讨发展质量效益农业的途径。一、继续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高产优质高效作物面积一是继续挖掘水稻发展的潜力,扩大水稻面积。垦区农业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大豆、小麦、玉米。在这四种作物中,产量、效益最高,抗灾能力最强的是水稻。因此,垦区的水稻面积几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稳定垦区经济的决定性因素。从垦…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户调查的我国粮食增产主要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从农户的角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分析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目前生产中存在的增产问题,以期为我国未来粮食科技研究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结果显示: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科技、气候变化、土壤质量问题。需要针对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作物的具体问题,加强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加大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业生产率现有计量方法的局限性,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构造了一种新的空间综合分析方法。借助标准化作物—产量指数、加权作物—当量指数和种植强度指数来计量土地生产率,借助农业劳动力指数来计量劳动生产率。并对影响农业生产率空间差异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民科技培训》2007,(4):42-42
杂粮是指大宗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以外的小宗粮豆作物。杂粮作物主要种植在生产条件较差、干旱贫瘠的区域。因此,杂粮历来就有其天然性,是理想的无公害食品。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日前发布通知明确,在现有的水稻、玉米、小麦等14个中央财政补贴险种的基础上,将糖料作物纳人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并将现有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的补贴区域扩大至全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量的界定与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资源间的合理替代关系,讨论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界定理论,并应用此理论对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量进行估算,199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量约为10663万人,剩余率为31%。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水资源、能源及土地资源配置,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下实现区域粮食生产目标。[方法]文章选取吉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水足迹模型和能耗核算模型解析主要农作物的耗水及耗能特点,并以区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目标,构建以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农业政策作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结果](1)不同农作物的水足迹、能耗结构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2)优化后的耕种总面积略有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比例明显下降,小麦和烤烟种植面积比例基本稳定,其余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3)优化后各类效益均有明显提升,其中水足迹减少5.02%,能耗减少5.96%,生物质能增长26.14%,粮食产量增加5.27%,经济效益提高34.38%,生态效益提高18.69%。[结论]充分考虑农业种植中水、能源和粮食的关联关系以及内外部的多种约束条件,在保障各类作物的最低产量前提下,优先发展低耗水、低耗能、低污染、高收益的作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改善区域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种子是农业增产中最重要的因素,选育和使用良种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主要措施。建国以来,我国种子工程取得了很大成绩,一大批良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为促进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种子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用种"多、乱、杂",经营"小、散、低",管理体制"政、事、企"不分,科研与生产"育、繁、推"脱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农业部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切实改变这种状况,今年国家将积极推进种子产业化,目标是达到"五化",即:生产标准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法制化、育繁推销一体化、种子商品化,力争5年内使粮棉油等主要作物品种更新1~2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小麦、水稻等常规作物统一供种率由20%提高到  相似文献   

15.
基于比较优势的种植业区域结构调整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阐述了我国种植业生产和贸易的区域格局,分析了我国主要农产品区域综合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论述了区域主导作物配置和作物生产集中地带,在此基础提出了培育农村市场、优化农产品空间结构等6条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吕卓民 《中国农史》2000,19(1):57-66,40
明代西北地区种植的夏粮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青稞及与大小麦同时播收的豌豆和扁豆,兼有kuang麦和燕麦;秋粮作物主要有黍、稷、粱、稻、荞麦及大豆、黑豆、小豆等豆类。由于西北地区面积广大,不同地理区域的环境、气侯迥异,因而在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上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各种农作物的宜种区域及其种植经验,对今日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韩茂莉 《中国农史》1993,12(3):27-32
河北路是宋代北方主要农业生产地区之一,但受自然条件及其它因素影响,非农业用地大量出现,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山前冲积扇上,黄河冲积淤土地带及沿边塘泊区。与农业生产地域相吻合、粮食作物亦表现出相应的分布特征。小麦、粟等旱地作物分布较广,水稻仅种植在沿边塘泊及水源较好的河流两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加快推动我国秸秆还田利用工作,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方法]文章系统分析我国秸秆资源产生及还田利用现状、问题,集成构建了适合我国不同农区主要农作物的秸秆还田利用十大技术模式,并提出秸秆还田发展建议。[结果](1)全国秸秆资源台账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秸秆可收集量为8.65亿t,秸秆直接还田量为4.02亿t,占可收集量的54.7%;其中华北区、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西北区和华南区的秸秆直接还田率分别为70.1%、43.0%、60.5%、38.9、37.8%和63.7%。(2)针对不同区域秸秆还田的现状,围绕小麦、水稻、玉米和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提出不同农区的秸秆还田利用十大技术模式:包括东北地区玉米、水稻、玉米—大豆轮作秸秆还田技术模式,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秸秆还田技术模式,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水稻、油菜—水稻轮、双季稻作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华南地区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和西南地区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模式。[结论]针对秸秆还田利用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构建持续推进的工作体系、科学高效的技术体系、可考核评价的监测体系的发展建议,为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9.
一、转移的必要性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已形成农业、农村以至整个国民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一大制约因素,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约因素将会不断加强。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二、三产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发展,苏州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的主要劳动时间和劳动收益已经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因此,现在苏州农村真正剩余的主要是农业(粮食生产)劳动力。由于受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因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