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溢     
"画面是打败时间的思想结晶。"(匿名)真正属于我们的,只有时间和情感。组成我们的生命的,是一个个片段和触动,过去、现在和未求,在此失去含义。时间流淌,其中显现的某几帧画面往往比我们的整个记忆还要清晰。面对罗晓冬的艺术,我们轻松踏入一个没有分秒的时空,其中,尘世无声,一个没有前文后义的恢宏空洞在此盘踞。可是,我们感受  相似文献   

2.
中国盒子     
"中国盒子"是中国。"中国盒子"是社会经济与艺术架构的基础。"中国盒子"是欲望之盒,文化创造力、中国思想和理想封存其中。"中国盒子"是回答。不确定性与适应性这两个词似乎是指向未来的关键词。很多时侯,由于不确定的信息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我们不  相似文献   

3.
曾经空时与王远铮聊他自己的作品,发现画家似乎都在自己的作品面前显得木纳拙于表达,谈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就索性聊聊生活。得知他与许多大画家的成长经历很相似,从小就开始表现出一种对涂抹的兴趣,进而逐渐的入理学习,先是国画、进而版画、然后就是油画素描之类,上了初高中开始高考的那套训练,直至顺利进入大学,勤学苦练之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艺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萌芽、积累和蜕变,取得了今天的学术与市场初步的合法化,市场和资本的神话似乎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我们注意到,在讨论’85时期到今天的绘画潮流的变迁中,太多注意的是庸俗社会学、文化学、政治经济学以及文学性描述的混合产物,较少地从绘画语言的本体角度去分析视觉语言的实质性转化,比如从西方艺术史中借鉴的语言范式,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语言的演变和未来的语言基因变异等。  相似文献   

5.
刘淳 《致富之友》2011,(4):124-125
多少年来,我一直以为,生活比艺术更重要,作为一个人,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表达出艺术家的生活态度。换句话说,艺术不是表现生活中的东西,而是反映心灵的感应。  相似文献   

6.
对艺术投资有兴趣的人常常会直接问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作品卖得最好,在这里我们姑且先不讨论艺术品投资应该有的心态,单单就这个问题本身来看,确实可以在拍卖场,在媒体广告里看到上镜率极高的那么几种类型作品。画什么图像?找什么图像作为自己作品的LOGO?成为不少艺术  相似文献   

7.
首先我相信图像,其次是摄影。我用相机记录自己此前的创作,并以此作为绘画的基础。我的作品是戏剧、想象、绘画和摄影的混杂。今天我们所知的摄影,是摄影术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经历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当代致力于研究这种图像再现术的作者们可深入到这丰富的历史资源中,今时今日,这已经成为艺术领域创新性艺术体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卢迎华:你在哪上的学?在美院里学的是什么?颜磊:在浙江美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在学校里我学的是版画。卢迎华:你的创作似乎可以分两条线索来讨论,其中一条是以绘画为媒介的创作,从早期用色块分割现有图像以便在画布上进行机械复制,到彩轮系列,再到近期的也以现成图像为基础的并以固定的式样呈现的追光系列,请你以这三个阶段为例子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这个说法成了画界的时髦话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有这个看法的人是真正这样来认识中国画现状的,事实要比我们想像的更复杂些。当代中国画处在一个危机与新生、破坏和创造的转折点;当代中国画家所经历的苦恼、惶惑、反省和深思折射出了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0.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穆旦·《春》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的第九章《艺术对抗艺术史——以大众文化为镜》中,汉斯·贝尔廷描述了二战之后经典现代主义艺术史模式所面临的新挑战,他写道,艺术的意义开始在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对话中形成。这其中蕴含着对抗艺术史的能量。一些艺术家选择从大众文化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日报     
朱朱 《致富之友》2009,(12):50-53
看孙建春的《中国,2006》就像读一份由他私辑的《中国日报》,时间的跨度为一年,工作的方式是每天一幅,而图像的来源是网络世界。他的画室与我的住处相距甚近,在那一年之中,那里几乎成了我每晚散步的终点,我以最早的读者身份,目睹了这组数量庞大、堪称一项工程的作品诞生的全过程,并且分享了他工作的激情与氛围。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意识生发很多变化,在问题界面上,艺术从美学政治问题的讨论平台,开放为全球政治、经济语境中文化思考和讨论的平台。艺术创作成为艺术家用视觉进行思考的过程,是艺术家提供的思想洞见和对于世界进行思考的视野,是对世界和社会态度的构想,是一种将生命实践与艺术结合在一起的行动一在旧图景逐渐瓦解、破碎之后,通过艺术的敏锐触觉,重新感知、发现和理解这个世界,并发展出一种新的关于思考的  相似文献   

14.
微观叙事:张小涛+李一凡社会图像是由张小涛的《迷雾》与李一凡的《档案》两个个展所共同组成的一个主题性的展览。微观叙事是两位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上具有的共同特征:张小涛是一位主要从事绘画实践的艺术家,李一凡则是一位纪录片导演,虽然两位艺术家从事的媒介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十分关注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文本的叙事研究。张小涛近年来一直以跨媒介、跨学科的实验观念,以显微镜式的视角,以象征的视觉形象来显现深埋在转型期中国社会内部的焦虑与不安,作品弥漫着强烈的宗教情绪:而李一凡  相似文献   

15.
艺术知世界     
艺术各界杂志2011年7月刊:作家·画家欧洲艺术史上,文字与图像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专辑只撷取同时在两个领域进行创作的作家/艺术家的作品,以两个世纪以来影响欧洲的文学艺术思潮为线索,略微勾画现代艺术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许崇宝 《致富之友》2011,(4):120-123
我认为向越来越多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人们介绍一位年轻的、使用"绘画"和"手工"——貌似不够前卫和时髦的创作方式——创作的中国女性艺术家,是让全世界观众更全面、真实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现状所必需的。也许这已经够晚的了,因为关于中国当代艺术观念空洞、  相似文献   

17.
在刘光光的绘画作品中,卡通元素从狂热的市场符号塑造变化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欲说还休的情感诉求,这也正是他的绘画动人之处。刘光光的绘画中没有包含直观视觉上的卡通造型,却透出一股动人心魄卡通气质,这是一种极具个体性的艺术语言,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累积的个人气质与绘画语言融为一体后自然流露。在观看了大量的造型或甜美或怪诞的卡通  相似文献   

18.
王鲁炎从70年代就开始现代艺术创作,他是中国当代最早的现代艺术群体之一——星星画会中最年轻的艺术家。此后,王鲁炎在上世纪80年代上半期创作了一批抽象绘画。1985年,王鲁炎与朱金石、马可鲁、张伟、顾德新、冯国栋等人一起组织了七人展,并且在展览期间和正在北京的劳申伯格  相似文献   

19.
微弱的信号是有关如何认识自我实践的影响力,以及如何界定自己与强大的、普遍的价值判断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这个章节所探讨的艺术实践具备了独立的价值判断,希望介入现有的秩序和价值结构,发出不同的声音,并能够对之进行干预、渗透和影响。但这些实践往往生长于  相似文献   

20.
"延伸的绘画"(Expanded Painting)是受到了罗莎琳·克劳丝(Rosalind Krauss)"扩展领域的雕塑"(Sculpture in Expanded Field)的启发,它是第2届布拉格双年展时确定下来的一个主题,到第4届布拉格双年展已经举办了3次。这个主题变成了一系列展览的出发点,这些展览旨在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