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显。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尤其要突出自主维护的重要性。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主维护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实践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主性,多方面、多角度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维护的理论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朱文 《商》2014,(3):271-271
抗逆力的提升对于解决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各类社会性的伤害案件具有重要意义。抗逆力又称复原力,指个体身处困难、挫折、失败、情感问题等不顺时的心理调整能力和适应能力。近年来,抗逆力研究已从抗逆力保护因子的分析逐渐过渡到在发展观和生态系统视角下研究保护因子作用机制。文章主要从利用三大球类项目的体育健康干预对抗逆力提升作用,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4.
《商》2016,(3):288-289
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和社会成长的重要时期,伴随着成长会面临很多困扰甚至危机,无法面对或解决时就会出现厌学、网瘾、暴力、自杀等问题,如何走出逆境、抗击压力就对他们的抗逆力提出巨大的挑战。本文从小组工作方法的独特性出发,针对初中生的问题与特点,利用专业的方法提升其抗逆力,帮助他们面对和走出逆境、抗击压力。  相似文献   

5.
农村寄宿制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带来了寄宿制小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优势视角及抗逆力模型的应用能帮助小学生调整自我、开发潜能和主动适应,从外部因子和内部因子两个方面共同激发寄宿制小学生的抗逆力。  相似文献   

6.
抗逆提升困境家庭青少年的抗逆力是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关注到他们自身成长的特殊性,重新认识到环境中的优势,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培养困境家庭青少年的内部保护因素和外部保护因素,以此来激发困境家庭青少年的内动力,增强其抗逆力.  相似文献   

7.
8.
刘强 《中国电子商务》2012,(19):226-226
本文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特点及其重要性进行概述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障碍,并根据成功的人际交往原则提出了大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娜 《消费导刊》2012,(8):168-168
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关系着未来人才的整体素质,出于对我国人才资源的考虑,必须重视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6)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以来,读大学对于当前的青年一代而言,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想,正逐步向普及化过渡。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无论是读大学还是读中学,读书条件也有明显的改善。但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当代大学生却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校园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认知症(Dementia)群体是需要长期照护的权能弱势群体,患者对于照护者的依赖以及照护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给家庭照护者带来诸多压力.研究表明,认知症家庭照护者自身拥有抗逆力去应对逆境.本文基于认知症家庭照护者抗逆力现状,提出社会工作介入方法,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介入拓展外部支持因素、强化内部优势因素,渐次实...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大学生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本研究采取问卷法调查了西藏大学250名大学生。结果:大学生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各维度(除自我肯定外)及自尊之间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迫待解决的问题。压力形成的自卑、社交不适造成的忧虑、择业压力造成的恐慌等心理,使大学生患心理疾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构建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人格品质、积极参与社会交往、自我加强心理调节等培养措施,科学地开展心里健康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课堂心理情景剧的特点,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课程内容,通过教学实践探究出一套以心理情景剧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将心理情景剧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有效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应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弄口参与度。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关于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大大小小悲剧层出不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政府、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重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本文以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落脚点和总目标,通过调研分析,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线下相结...  相似文献   

16.
王博  马学迁 《商》2014,(13):194-194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人才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出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娟 《北方经贸》2004,(12):119-120
文章就大学生在适应环境、人际关系、生活挫折、自我认知、就业选择等方面存在的心理矛盾冲突进行了分析 ,强调了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并提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希望能对教育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思 《中国市场》2013,(25):165-16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脚步加快,所承受的压力与竞争越来越多,心理上随之发生剧烈变化。徘徊于社会和校园之间的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自身形象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使其在心理上也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本文力图从高校角度通过五种途径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掌握心理健康常识并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9.
董薇 《消费导刊》2009,(1):194-194
本文概括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定义,着重阐述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环境的变迁、学业的期望、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心理冲突、生活事件和家庭环境),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需要引起学校(学生)、家庭、与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频出现,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却存在诸多的漏洞,华而不实,应广泛摸底,系统化教学,加大师资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