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讨论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在连云港构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首都,经济首都的核心是“亚欧大陆桥经济贸易合作组织”,二是以《第五代港口-联营合作子母港》为基础深层次研究连云港港与沿桥陆港合作共建的方式和途径,前者为道、后者为术,两者互补、共同促进连云港和大陆桥的发展与腾飞。  相似文献   

2.
建设国际陆港 促进内陆城市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沿海港口(一)沿海港口在内陆城市成立分公司、建立内陆港区的作用沿海港口应该发挥集装箱运量大这个优势,在内陆城市成立分公司、建立内陆港区,使港口分支机构扩大到内陆城市。其作用,一是将间接经济腹地转化为直接经济腹地;二是将内陆到港口之间的集装箱运输转变为港口内部、港区之间集装箱调度,拓展了货物来源、扩大了营业范围、提高了物流效率、增加了营业收入;三是为内陆地区进出口商提供象海港一样的国际物流服务,促进内陆外贸发展。  相似文献   

3.
陆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在陆港内除了没有港口码头装船、卸船的操作外,其功能与港口基本相同,不仅具有增加箱量、减少污染、运输便捷、安全性高的优点,同时,可以大大降低货物运输的港口费用。随着沿海地区港口间的竞争加剧,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货源,目前成为沿海港口最关注的事。近年来,在内陆地区纷纷建设“陆港”,已逐步成为沿海港口占领内陆腹地货源“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席平 《大陆桥视野》2012,(12):54-55
建设国际陆港网开发陆港产业园沿海地区相对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是因为拥有国际港口这个国际贸易平台,从而拥有两个市场,一个是国际市场,一个是国内市场,大市场大发展、小市场发展小。内陆地区可较好地发展外向型经济:东部沿海地区有条件建设国际海港,中西部地区经济中心城市有条件建设国际陆港;东部沿海地区可依托海洋航线建设  相似文献   

5.
席平 《大陆桥视野》2008,(12):34-35
有了上海等海港,繁荣了港口所在城市、带动了长三角和长江沿线的经济长足发展;有了香港、广州、深圳等海港,繁荣了港口所在城市、带动了珠三角的经济高速发展;有了天津、大连、青岛等海港,繁荣了港口所在城市、带动了渤海经济区快速发展。在西安、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拉萨、沈阳、长春、太原、郑州、呼和浩特等内陆经济中心城市建立国际陆港,将促进这些城市发展成国际港口城市、带动中国内陆地区经济全面发展。经济意义上的沿海地区是国际港口周边地区,其交通运输便捷,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在连云港构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首都,经济首都的核心是"亚欧大陆桥经济贸易合作组织",二是以<第五代港口-联营合作子母港>为基础深层次研究连云港港与沿桥陆港合作共建的方式和途径,前者为道、后者为术,两者互补、共同促进连云港和大陆桥的发展与腾飞.  相似文献   

7.
内陆国家和内陆地区远离国际港口,因此国际贸易发展缓慢。为了在内陆国家和内陆地区建立国际陆港、促进国际贸易的良好发展,笔者以《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版本为基础,修订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陆港)》(草案)(以下称Incoterms Land port)版本,为了使该版本更加完善、无误,特此诚请与进出口业务有关单位的老师、专家学者对新修改版本审阅、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8.
席平 《大陆桥视野》2011,(23):44-46
陆港产业园是以国际陆港为基础,以国际商贸、国际物流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特色的大型经济开发区,是内陆城市发展国际贸易的新城区。  相似文献   

9.
席平 《大陆桥视野》2011,(12):44-46
陆港产业园是以国际陆港为基础,以国际商贸、国际物流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特色的大型经济开发区,是内陆城市发展国际贸易的新城区。陆港产业园建设主要有三大任务:建新城、入大网、组小网。第一,建新城,即按照国际港口城市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建设陆港产业园;第二,入大网,即陆港产业园直接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月16日,经交通运输部同意,以"建设中国内陆港,构建沿桥陆港网,共建丝路经济带"为主题的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中国陆港发展研讨会拉开帷幕,国内外政界翘楚、商界精英、学界英才共聚西安,同为国际陆港事业发展绘制蓝图,引导内陆经济迈向国际市场。国际陆港是亚欧大陆桥的交通枢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节点,是西部、  相似文献   

11.
2014年5月16日,经交通运输部同意,以"建设中国内陆港,构建沿桥陆港网,共建丝路经济带"为主题的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中国陆港发展研讨会拉开帷幕,国内外政界翘楚、商界精英、学界英才共聚西安,同为国际陆港事业发展绘制蓝图,引导内陆经济迈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秩序是"内陆至沿海阶梯发展",世界经济发展新秩序是"内陆与沿海同步发展"。围绕建港兴市、构建世界经济发展新秩序这个主题,本文作了如下探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无国际港口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港口物流效率及其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谭  王利  王瑜 《经济地理》2012,32(9):108-113
以辽宁省为例,根据港口物流效率指标体系对2001—2009年辽宁省港口物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港口物流效率较高。通过构建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以2001年为基期计算2002—2009年辽宁省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度。分析表明:辽宁省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之间存在协同发展关系,并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辽宁省各地级市的均值协同度高于全省总体协同度;沿海地区均值协同度高于内陆地区。研究认为:港口物流效率的提高应该依靠技术进步作为支撑;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应考虑到地区间的差异,统筹兼顾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以"建港兴市、开发内陆"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陆港发展研讨会"于2011年6月17~18日在西安欧亚学院隆重召开。研讨会由中国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与西安欧亚学院主办,西安欧亚学院物流贸易学院、大陆桥视野杂志社和欧亚国际陆港研究所承办。陕西省人大原代主任、省决策咨询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自西安学者席平先生10年前提出“陆港”这一理论以来,陆港这一新生事物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起来。10年后的2011年6月17日-18日,由中国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与西安欧亚学院主办,西安欧亚学院物流贸易学院、大陆桥视野杂志社和欧亚国际陆港研究所承办,以“建港兴市、开发内陆”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陆港发展研讨会”在西安欧亚学院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建立中国西部国际港口——西安国际陆港的设想》一文提出了陆港基本理论和实施方法;2004年,在上海市人民政府与西安市人民政府推动下,我国第一个国际陆港项目——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立项;2007年,石家庄内陆港正式运营;2009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陆港)》修订案提交全国人大;2011年,首届中国国际陆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2013年,中、印、蒙、俄、泰等14个成员国在泰国曼谷签署了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政府间陆港协定》;2014年,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在西安成立;2015年,"国际陆港"列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战略;目前,据有关单位统计,我国陆港的建成项目和在建项目为107个,陆港事业方兴未艾、在国内外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内陆城市纷纷建设国际陆港,沿海港口也在内陆城市大举建设内陆港区,我国已经运营和正在规划建设的陆港约有50多个,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在此种背景下,首届陆港研讨会的召开,将为我国国际陆港事业发展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2000年,国际陆港的基础理论与操作方法在西安诞生;2004年,首个以国际陆港为基础的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在西安诞生,西安是国际陆港的摇篮。今天,在西安召开首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我国必须推动新一轮开放以抓住当前全球贸易体系重塑和国际经济治理完善的新机遇。内陆沿边地区的开放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内陆沿边地区的开放水平需要对开放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从而全面地激发内陆沿边地区开放的活力,提升开放水平,形成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内陆地区开放应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动内陆地区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内陆自由贸易园(港)区建设,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平台;完善内陆"无水港"建设,搭建内陆对外开放新载体。沿边地区开放可选择区域协调、互动与联合导向模式;偏重于自身功能、作用导向模式;偏重于资源和市场的定位导向模式;偏重于产业基础与带动辐射作用导向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外贸量的逐年攀升使得我国的现代港口正朝着供应链环节发展。如何在内陆地区找到下一个高效运转的环节以保证整个供应链的畅通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且随着港口数量的增多,港口间的竞争势必愈演愈烈,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货源将是港口经营者议事日程中重要的课题。国家实施的向中西部转移的经济战略,也使内陆地区经济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地外贸企业渴望在本地就能实现“一关三检”将货物运出去,当地政府也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平台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随着中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的变化,内陆腹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逐步走向改革开放的前沿.基于开放进度指标,系统分析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现状及比较,以山西省为例探讨内陆省份的特色对外开放路径.依托地域广阔、资源富集、产业基础完备的优势,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作为资源型内陆省份,山西省对外开放基础薄弱,开放型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开放不足仍是制约山西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短板.新格局下山西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联结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制度创新提升开放能级,打造制度高地、创新高地、环境高地,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