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搞好国有资本运营,实现国有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是十六大的重要战略部署。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股权集中导致政府干预过多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国有资本的运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国有资产的退出机制和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规范国有资本运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国有资本低效运营的症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国有企业运营机制提高效益的出路,即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由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模式向“劳动雇佣资本”的模式转变,加强国家对国有资本的监督职能,以提高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所有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本或国有产权的管理体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国有资本的运营机制并没有根本改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私有化并不是我国国企改革的惟一出路。所以,应改革国有资本代理制度,建立国有资本三层管理体制,完善国有资本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调整国有资本投资的方向是我国改革的当务之急。从世界范围来看,国有资本的产业投向大致在基础产业、主导产业等非竞争性产业。应当按规律调整国有资本的投资布局、产业结构和运营体制,并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产权关系不分明,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明确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建立完善的产权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及国有资源优化配置与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的压力,以平顶山市为例,对不同行业的国有资本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找出该市国有资本有效运营的问题,提出完善国有资本有效运营的策略建议:适度扩张优化国有资本,发展关联产业,培育后续产业。  相似文献   

7.
转换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方式是我国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可以通过改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方式,使我国国有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并向商业化和市场化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有资本盈利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国有资本收益大部分仍以留存收益形式在国有企业内部循环,人民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并未切实享受到益处。让国有资本收益惠及全体国民有其依据和必要性,但由于所有者地位被架空,国有企业的考核评价机制的营利性导向,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制度存在缺陷等因素,制约了民众分享国有资本收益。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国有企业的监控,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范围,将更多的支出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实现国有资本收益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企业正在完成由产生经营型向资本运营型的转变,资本运营,是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切入点,是我国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搞活整个国有经济的根本出路,我国国有企业实行资本运营的战略重点是确立资本运营主体,营建资本运营机制,实现银企良好循环以及实行“以人为根本”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提出要通过完善国有企业的外部财务治理结构、明晰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构建相互制约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激励约束相容机制、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等措施,从而完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