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国文 《南方经济》2000,(12):15-17
本文认为卓炯的“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存亡”的观点与社会分工和据有制决定商品经济的“二元论”者在对商品关系的本质、研究商品经济的方法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2.
何国文 《南方经济》2002,3(2):24-27
卓炯提出有两种不同的范畴: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和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后一范畴是前一范畴的基础。开展一般劳动过程及其经济范畴的研究,是创立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来有为 《南方经济》2002,(2):28-29,64
卓炯在经济研究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同时也主张全面深入地看待马克思主义。他在经济理论研究中有破有立,敢于在批判中阐明自己的见解。卓炯先生在许多重大经济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在我国经济思想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卓炯按《资本论》的逻辑结构,以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为核心,以经济范畴二重性为理论基础,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卓炯提出有两种不同的范畴: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和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后一范畴是前一范畴的基础.开展一般劳动过程及其经济范畴的研究,是创立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卓炯虽然离开我们十多年,但是,卓炯经济思想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卓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上取得的成就,仍然处于理论前沿。卓炯的分工理论,不但是古今经济学家着迷的课题,还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卓炯关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优化的市场经济理论,不但是古典、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还是经济学永远绕不开的中心论题。卓炯提出的市场经济模式经受了改革开放实践的考验,继续放出夺目的理论光彩。继承和发展卓炯经济理论是广东经济学家的光荣和骄傲.是义不容辞的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7.
为结合学习“十六大”精神 ,深入研究卓炯经济思想 ,弘扬卓老的研究风范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广东经济学会于 6月 2 2日在广州联合举办了“贯彻十六大精神 ,深入研究卓炯经济思想座谈会”。来自广东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 ,围绕华南师范大学杨永华教授撰写、由广东经济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卓炯传》 ,深切追思、缅怀卓老的经济思想、治学风范和高尚人品。一、关于卓炯的理论贡献1 卓老以大无畏的勇气、开创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 ,并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先驱。卓…  相似文献   

8.
何国文 《南方经济》2001,(6):34-36,17
本文认为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确立一般与特殊的方法论,卓炯运用这一方法方向正确,取得了成果,但却有缺点,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晓亮 《浙江经济》1998,(10):11-13
一、改革推动了理论发展,理论突破又为改革开辟了道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到现在已经整整20年了。这20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20年,也是扭转乾坤的20年。在这20年中,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0.
11.
卓炯(1908—1987年),男,湖南省慈利县人,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公认的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首创者和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2.
在专业化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专业化经济与资源禀赋理论的关系,建立了广东与香港两地的经济合作模型,并用具有资源禀赋的专业化经济模型分析了粤港经济合作的前景,提出了使粤港两地比较优势互补的效果达到最优的方案。得出了粤港两地利用新的互补比较优势,推动两地经济合作模式的升级,使两地经济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历史上浙江义鸟盛行过“鸡毛换糖”——一种特殊的物物交换活动,从农副业活动演变到成有组织、专业化的商业活动。本文用经济学的方法在交换专业化和组织化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分析“鸡毛换糖”的专业化和组织化演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认为专业化交换活动的报酬递增推动了组织创新,组织创新使得更多的人卷入了专业化分工。组织创新是一整套分工结构的演变,产权制度对交换组织的变迁至关重要,资本作为用来承担和化解专业化风险的制度也制约着专业化交换组织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江爱平  李湘黔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99-202
产品内分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一种新的概念、方式和机制,是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发展中一个新现象、新问题。研究和探讨产品内分工的演进、特点和规律,对于解读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贸易的扩张,解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专业化与分工结果的国际贸易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以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框架的,在其中,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着不同的基础,扬小凯、黄有光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统一出发,构建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新理论以专业化与分工为基础,引进外生交易费用、内生交易费用、市场组织与层系等参数,使得贸易在经济中的产生内生化,并由此形式化了贸易的发展历程,为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基础。同时,该理论也存在着较难实证检验的缺陷,且由于其有些前提假设过强,也限制了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is lecture addresses the issue of growing inequality of labour incomes in the EU. In this lecture, it is observed that through higher unemployment at downward rigid wages, the market position of low-skilled workers has deteriorated over the past quarter-century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at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failed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instrument of income insurance on behalf of low-skilled workers. Wage subsidies are such an instrument. Furthermore, it is argued that labour market integration in an economic union like the EU entails externalities, resulting in underprovision of insurance and that coordination or matching grants could overcome this second inefficiency. On these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grounds,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organisation at EU level of a scheme of matching grants for low-skilled labour, whereby a share of national wage subsidies to low-skilled labour would be financed by the EU under suitable funding.  相似文献   

18.
19.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以中国为轴心的东亚产品内分工体系迅猛发展。香港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通过发挥贸易平台功能、跨国机构集聚功能、外资中转功能和资本市场筹资功能,助推内地跻身东亚产品内分工体系的轴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