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当一个身家百亿的企业领导人认为“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时候,企业注定不只是赚钱的机器。这句话正好可以形容张近东和他的苏宁。张近东通过不断稀释自己  相似文献   

2.
黄光裕和张近东的“美苏争霸”就好似两大武林门派的比拼,国美的“剑宗”和苏宁的“气宗”各有千秋,不过总体说来,还是“剑宗”略胜一筹。不过,黄光裕被警方调查给了张近东一次反超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来得如此突然,是张近东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但是张近东并没有盲目出招,甚至连任何不利于国美和黄光裕的言论都没有发表。尽管外界对苏宁不会落井下石有心理准备,但张近东如此的缄默还是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相似文献   

3.
《中外企业文化》2010,(10):64-67
案例:张近东,无疑是一位极具感召力的成功领导人。如今,苏宁电器已经超过老对手国美,成为行业老大。苏宁员工一路披荆斩棘,与对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角逐,不放弃任何一个契机,这与张近东具有的强大感召力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张近东每年至少要开200个内部会议,一般会议平均1—2个小时.长的会议要开7—8个小时。  相似文献   

4.
像张近东一样有着打造百年老店理想的企业家下在少数。《英才》的“首要影响力”对张近东的采访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企业家和一个不一样的苏宁。他对资本、血缘关系、扩张的看法以及低调的处事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自己对苏宁在国内上市的解释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使然,但是考虑如今众多优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张近东确有魄力。张近东深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这则中国古训,他没有把苏宁的股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或是家族的手中,而是王动散财,淡化个人奋斗、强化团队的集体奋斗。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做事业会更大”。企业…  相似文献   

5.
“收购大中的对错,一年见分晓”!一年前,大中收购战意外失手后,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对《中外管理》说。 “企业如果追求短期行为,一定走不远!”一年后,再次面对本刊时,张近东更加斩钉截铁。此时,虽然寒冬中的南京大雾弥漫,虽然国内经济大势正值三九严寒,张近东的脸上却难掩春色。  相似文献   

6.
周一 《中国企业家》2006,(16):20-20
面对“美乐”合并以及国美董事长黄光裕的一再挑衅,苏宁董事长张近东保持沉默。自从收购永乐后,黄光裕与永乐董事长陈晓就俨然成了“好兄弟”,而无时无刻不缠绕着这对好兄弟的张近东随即成了两人的常用“题材”。合并消息发布当天,黄光裕称,新国  相似文献   

7.
千万富翁一年速成 回眸张近东15年的创富历程,始终离不开一个"快"字.1984年.张近东走出南京师范大学的校门,进入一家南京鼓楼区属企业.  相似文献   

8.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以持有苏宁电器股权市值270.39亿元排名“2009年A股自然人股东持股市值榜”第一位,连续5年蝉联该榜单榜首。这一消息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评价报告”。从人均持股市值来看,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143.08亿元,张近东个人持股的市值几乎为A股公司平均市值的两倍,超过半数的A股公司市值都不敌张近东的个人持股市值。在黄光裕倒下后,张近东目前在国内已经有了一丝孤独求败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回眸张近东15年的创富历程,始终离不开一个“快”字。1984年,张近东走出南京师范大学的校门,进入一家南京鼓楼区属企业。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出现一股“下海”潮流。年轻的张近东也在此时跃跃欲试,他利用工作之余承揽了一些空调安装工程,为自己攒到了10万元创业资本。当时最热门、最赚钱的商品是家用电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供不应求。但张近东却没凑这个热闹,在冷静思考了几天后,他做出了令周围许多人惊讶的选择:专营那时还属于“奢侈品”的空调。  相似文献   

10.
朱雪尘  梁海松 《英才》2012,(10):36-42
面对京东狙击,张近东为何敢于在股价远远低于增发价的时候以股权质押的形式大手笔增资苏宁电器?张近东"沃尔玛+亚马逊"的设想真的能够付诸实现吗?未来3—5年的电商格局又会怎样书写?2012年8月25日深夜,雨一直在下,但这并没有影响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出现在"2012苏宁之夏"的现场。49岁的张近东依然像很多年轻人一样,自始至终在夜雨中,酣畅淋漓。  相似文献   

11.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3,(23):66-68
硅谷是互联网人的圣地麦加。执意要把庞大的苏宁置于云端的张近东这一次来到了硅谷,设立了“苏宁美国研发中心暨硅谷研究院”。说来也巧,这一年来。美国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取经之所,在张近东之前,京东商城刘强东也曾来美国逗留许久,行踪神秘。  相似文献   

12.
零售行业的富人是近两年财富增速最快的人群,张近东是一个典型样板:个人财富陡增,从上市之初12亿元暴涨到如今的22亿元,加上其他资产,其身价超过25亿元。其实,在各种富豪榜的光环笼罩下,张近东很不愿意去谈论和评价自己的财富。他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表示要“踏踏实实做企业”。在张近东眼里,财富只是一个数字,苏宁的企业价值受到投资者认可,才是最让人高兴的。1990年12月,27岁的张近东在远离闹市、面积不足200平方米的一个小店开始了个人和苏宁电器的创业历程。15年下来,苏宁电器从当初的10个人壮大到7万人,从一个店面扩张到全国300家店面…  相似文献   

13.
No.5↑8位综合得分:4.0162012年,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经历了资本市场的严峻考验。今年8月,他自掏腰包35亿元参加旗下苏宁电器的增发。不过,增发之后的苏宁电器股价却跌跌不止,最低的时候35亿元已蒸发了一半。不过,张近东却很淡定。在他的带领下,过去"开门店、卖家电"的苏宁毅然决然地拥抱了互联网。3月,张近东令旗一挥,苏宁电器的几十名业务骨干集体驰援旗下电商——苏宁易购;4月,苏宁易购总部奠基,两年  相似文献   

14.
冀勇庆 《中国企业家》2013,(5):87-90,86
将线上线下完美结合,对所有传统行业都是一部"降魔记",明知没有人能够一通百通,也唯有硬着头皮找自己的路传统零售业还有活路吗,是不是应该统统关店了事?马云和王健林甚至为此设下了十年后才见分晓的赌局。但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对这个赌局有些不屑,原因很简单:这两位"赌徒"没有一位是正经搞零售的,他们哪里有资格打赌?可张近东无法置身局外。当马云把电商与传统零售业的对决比作新势力与旧势力的交锋时,结局只能是成王败寇。其实张近东早已深陷另一场无需诉诸口舌之争,但同样刀光剑影触目惊心的博命"赌局"内。2012年"8·15"电商大战是过去一年最轰动的商业事件之  相似文献   

15.
焦晶 《中外管理》2013,(1):57-59
一向言出必行的张近东,究竟藏着怎样的情怀,其终极目标和理想追求到底是什么?"前段时间不少媒体见我第一句话是:张总,你还好吧?"张近东眉宇间充满诙谐。2012年的电商大战让苏宁易购名声大噪,苏宁"沃尔玛+亚马逊"的超电器化也引来诸多争议,这一切将苏宁推向前台,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一度,舆论一边倒,苏宁股价下跌,张近东对此尽管不惧直面,但也颇为无奈,他想不通。"作为行业的代表性企业,苏宁转型,无论如何都是有益探索吧?即便失败,也帮助其他企业积累教训吧?"张近东对《中外管理》说。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家》2007,(23):94-95
温和内敛,锋芒不外露,这是张近东留给外界的印象。当大中、永乐、国美、五星、百思买都在轰轰烈烈地搞并购,惟独作为行业"老二"的苏宁电器(002024.SZ),却悄无声息。张近东似乎并不着急。"苏宁会按部就班地推进自己的计划,大可不必因为对手而改变自己。"要知道,苏宁一向没有搞并购的习惯,一直坚持自我扩张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截至2007年第  相似文献   

17.
虽然已经成为亿万富豪,低调的张近东现在仍可以一个人在南京新街口逛街,甚至跟很多人聊天,“因为我没钱,财富都是企业的,所以不需要保镖。”  相似文献   

18.
读者信箱     
《英才》2010,(11)
敢于超越沃尔玛也许,当年意气风发的黄光裕集中了人们太多的视线,所以,当张近东用两年时间赶超了国美,让很多人始料未及。尽管外界总是把苏宁与国美这两家放在一起比较,但即使没有赶超国美,张近东也并不认为苏宁与国美相似。  相似文献   

19.
张近东简介:苏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2009年,张近东以280亿人民币,名列胡润百富榜第10位。2010年10月25日,2010胡润零售富豪榜在上海发布。苏宁张近东问鼎胡润零售富豪榜。信息化给苏宁带来的改变是方方面面的,不仅包括表面的各个业务流程,也包括内在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即将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苏宁在企业管理上的一些突破更加令人关注,即苏宁是如何破解千亿级企业管理难题的,是如何改造了权力在组织中的运用,如何让企业变得更为简单、统一、  相似文献   

20.
《山东企业管理》2013,(10):60-62
张近东心中有一幅宏大的蓝图,他要让这个千亿的“大象”脱胎换骨,继续滑出轻盈的舞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