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20年主要业务经营地点在中国大陆的公司(以下简称"中概股")有33家在美国资本市场完成了首次公开发行(以下简称"首发"或"IPO")上市,2021年上半年达到创纪录的36家.截至2021年6月30日,美国存续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为301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对中概股递交的首发上市登记文件及年度报告进行审阅...  相似文献   

2.
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美国先是对中概股加大监管审查力度,随后中美监管机构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虽然短期内使中概股面临退市的风险降低,但从中长期考虑,中概股面临退市的风险以及回归上市的压力依然存在。运用事件研究法探讨中美经贸摩擦以及中概股回归对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的影响,从资产证券化率、供需关系和市盈率三个视角考察A股市场迎接中概股回归具备的条件,并对比分析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对中概股回归的吸引力。结果表明:中美经贸摩擦对市场有短期负面影响,中概股回归会提高港股和A股的市场收益率,A股市场也具备承接中概股回归上市的条件,港股市场对中概股的吸引力大于A股。最后,针对中概股回归A股市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概股回归是证券行业当前的热点话题。在美国的“高压”政策之下,我国坚守数据安全底线,中概股回归是大势所趋。本文梳理了现有上市制度下中概股回归A股的各种路径,结合对海外上市的处理及回国上市的路径研究,本文尝试为中概股回归提供一个综合且差异化的方案框架并给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概念股曾一度受到境外投资者的热捧,然而自中概股在美国遭受集体退市风波以来,中概股一度陷入诚信危机。在美中国概念股主要退市方式包括退至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或粉单市场继续交易以及完成私有化主动要求摘牌等。2010年中国第一家在美上市企业绿诺科技被摘牌退市,2011年全年退市企业达16家,2012年25家在美上市企业宣布退市计划,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优质企业一直热衷赴美上市,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成功的标志之一。但最近风向突转,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掀起了私有化浪潮,在很短的时间内,中概股私有化的公司达20多家,金额超过了230亿美元。中概股私有化是由大股东及其战略投资者收购上市流通的所有股份,从美国的纳斯达克或纽交所退市,成为一家非上市企业。在发布私有化的公司中,既有奇虎360这样的巨无霸型企业,也有陌陌这样的刚上市半年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袁元 《投资与理财》2014,(12):44-44
国内A股市场的疲弱,令投资者不得不挥手离去。资本逐利的本性,又让这些离场资金特别是在国内股市炒作最为凶悍的涨停板敢死队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那就是进军美国资本市场,疯炒赴美上市的中概股。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赴美IPO在2012年和2013年转入低谷期之后,2014年开始反弹,尤其是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后,预示着中资企业赴美上市将再掀高潮。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正式挂牌纽交所,上市价格、融资规模最高。一股掀起千层浪,引发投资者再次对中概股的关注。阿里巴巴作为电商中的巨无霸,他上市后的表现也将引领电商走势。据清科集团旗下私募通统计,从2011年到2014年第三季度,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共有37家,  相似文献   

8.
王祥胜 《理财》2012,(9):24-25
2011年无疑是中国概念股的“炼狱”之年。自2011年3月开始,以浑水、香橼为代表的外国做空机构。频频针对涉嫌造假的中国在美上市企业发布亦真亦假的调查报告。面对这些借做空牟利的神秘机构的攻击.多数“中招”的在美上市企业罕有招架之力。那些“败走麦城”的中概股,股价暴跌甚至被停牌。除几十家企业被迫退市外。据不完全统计的数字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有38家中概股股价已不足1美元。根据“1美元退市规则”,今年上半年就有十余家股价萎靡的中概股企业收到了退市警告。  相似文献   

9.
余应敏  项纯  孟玥 《新理财》2014,(2):44-46
近年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下称中概股)频遭恶意做空,导致股价暴跌甚至退市,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遭遇空前诚信危机,大部分中国概念股受到牵连,使不少“中国溢价”演变为“中国折价”,并导致中国公司赴美上市融资之路变得愈趋艰难。  相似文献   

10.
洪卫东,北京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清华大学工学学士、EMBA,曾荣获"2012优秀董事长"、"十大金融科技企业杰出人物奖"、"IT渠道十大年度人物"、"中国金融IT企业精英人物"等奖项。由于部分在美上市公司涉及财务造假风波,美国中介机构借机大举做空中国概念股(简称中概股)等原因,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开始主动寻求退市,形成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私有化热潮。  相似文献   

11.
卢轶 《会计师》2016,(4):78-79
2010年以来,由于中概股股价走低、企业价值被低估、海外融资闭塞、上市成本过高或企业想重新整合等原因,很多中概股公司前赴后继的追逐着私有化的潮流。但是,中概股私有化回归本土后又面临一定的风险,如私有化时的资金需求过大、私有化要约价过低侵害中小股东权益、再上市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等。中概股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市到底是一念天堂还是一念地狱,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余兴喜 《新理财》2020,(5):18-20
可以预见,已经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今后可能会受到市场的更多质疑和监管机构更严格的监管;未来中概股公司在美国上市会更加困难,估值将会大打折扣。4月2日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经初步调查,公司201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总销售额夸大了约22亿元人民币,某些成本和费用也相应虚增。4月3日,瑞幸股价应声暴跌,跌幅一度高达85%,熔断六次,收盘跌幅75.57%。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近期境外中概股遭遇股价暴跌和诚信危机的背景,认为这既有中概股良莠不齐、会计造假、商业模式受质疑以及VIE潜在道德风险等企业层面的原因,亦受境外投资人担忧中国经济放缓、做空利益链集体猎杀和中美跨境监管漏洞等外部因素影响。此次危机将引发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骨牌效应",改变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方向及节奏,并令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争取上市资源的格局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4.
王冉 《国际融资》2007,(6):67-69
摘自王冉博客http://wang-ran.blog.sohu.com/entry/ 热点话题1:上A股还是去海外 最近,我们接触到的很多正在筹划上市的民营企业都在考虑同一个问题:是在国内上A股还是去香港或者美国上市?  相似文献   

15.
随着越来越多代表未来的中国公司在美上市,助美指屡创新高,许多人开始反思国内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变革呼声正不断加强。本文以阿里巴巴为例,分析我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的现状及动因,通过美国证券市场与我国A股市场的对比分析,指出我国A股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吸引世界一流公司来内地证券市场上市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刚 《证券导刊》2014,(51):62-65
美国IPO市场概览 随着2013年下半年以来中概股市场逐渐恢复元气,近期赴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逐渐增多,一大批国内行业龙头和知名公司如微博、京东、特别是近期上市的阿里巴巴点燃了中国投资者对美股IPO市场的投资热情。除此之外,美国公司IPO也在逐渐吸引更多国内投资者的注意,如前期备受关注的GOPro、ReWalk Robotics等公司。  相似文献   

17.
交叉上市顾名思义是指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本市场中挂牌上市的行为。长城汽车自在H股成功上市后,于2011年回归A股市场,成功实现交叉上市。企业选择交叉上市的动因多种多样,本文从交叉上市动因理论出发,选择长城汽车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其交叉上市的动因所在以及交叉上市为长城汽车产生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冯一凡 《新理财》2013,(8):44-45
自中国概念股被国际做空机构"猎杀"以来,中国公司在海外的命运备受各界关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日陆续公开披露起诉中概股的文件,而其中部分已退市的中概股也难逃SEC的"秋后算账"。中概股到底怎么了?"谨慎回暖"是否又是一场"海市蜃楼"?为此,《新理财》记者采访了《跨洋大鏖战》一书的作者卓继民。集体诉讼背后《新理财》:能简单谈一下您写《跨洋大鏖战》的初衷吗?卓继民:十几年前,我在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经理,对当时华尔街所爆发的诸如安然、世通等令资本市场震惊的丑闻十分关注,特别是涉及原告指控、被告抗辩信息,及法院裁决过程的  相似文献   

19.
较低的融资成本、广泛的国际性股东、交易流动性的增强和声誉的提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境外上市。然而,近年来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遭遇的诚信危机表明了在缺少有效管制的情形下,单纯地采用更严格的会计标准和更透明的信息披露准则并不必然能改变公司的经济行为和会计选择。本文选取在美国三大市场—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比较中国赴美上市公司与美国当地上市公司,考察其在盈余管理及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投资风标     
《国际融资》2006,(5):74-75
中信银行香港上市可能安排在年末进行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表示,如果说中信银行的上市问题以前只是在设计中,那么现在已经进入程序,希望今年完成海外上市,上市选择地应该是香港。至于上市的金额,要适合中信银行未来3年发展资本金补充的需要,大概需要100亿以上,有可能达到150亿甚至200亿,具体数额要看上市前内部估值情况和今后发展的具体要求。目前上市承销商已经确定了一家。国航27亿A股上市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27亿A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计划,顺利获得股东大会高票通过。国航股份公告,各类股东一致同意国航股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