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都说人可以做体检,从没听说给房屋做“体检”。但房屋能不能“体检”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对居住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房屋居住舒适,一些家庭往往“自力更生”,给房屋加层、加载、拆梁、拆墙,这类违规现象在杭外旧寸有发生,有的用户甚至不顾及房屋的安全,任意穿墙打洞,破坏房屋结构安全。可见,这样的房屋的确需要做一下安全“体检”。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房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居住的舒适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民用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质量则是直接关系到人们居住的舒适度,一旦电气设计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到人们居住的舒适度。文章就简单分析了民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特点与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分析在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指出应对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卢雪琳 《魅力中国》2014,(22):334-334
室内设计可以弥补居住环境的单调、房屋的粗糙和缺乏视觉上的审美,通过色彩的搭配、布局的规划,给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清新的居住环境。通过对室内的装饰,可以减少房间内的灰尘污染,通过各种花草植物来净化室内空气,提升居住环境的健康度,同时还提高居室的欣赏力。通过室内装修,将粗糙的房屋改造成光洁、亮丽的居住环境,便于人们对房屋的维护和清洁。新时期要求室内设计工作人员具备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万案,针对人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喜好,设计出不同居室装饰万案,以便满足人们对室内设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多年以来,在人们的购房观念里,最流行的名言就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而现在的楼市,人们置业的口头禅则是“居住改变中国”、“买房就是买环境”,这反映出了人们更多向往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居住环境的诸多因素中,居住空间环境则是影响人们居住质量的最重要、最直接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香港受政府机构等资助的房屋,主要有三种:出租为主的公共房屋(公屋);出售的“居者有其屋”计划的房屋(居屋);夹心阶层房屋(夹屋)。其中,还可以分为仅供出租的资助房屋和可以出售的资助房屋。目前,以致这类房屋占香港住宅总数的52%,居住人口约占全香港人口的一半。对一个自由经济体系而言,在庞大的公营房屋的压力下,私人房屋(内地叫“商品房”)市场仍然能够蓬勃发展,环顾全球,实属异数。  相似文献   

6.
蔡春丽  刘汪洋 《今日重庆》2008,(11):122-125
30年前,人们的居住还仅仅只是满足遮风避雨的需要。灰黑黑的“火柴盒”、“吊脚楼”里,简陋、狭小的空间,让人们对未来的“住房梦”充满了渴望。如今,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姿多彩的商品房和各具特色的住房设计风格,让住房进入了时尚化和个性化的时代。居住,不仅是生活空间的拓展,更是生活的完美享受。  相似文献   

7.
徐莉 《魅力中国》2013,(25):128-128
一直以采,在“地无三里平”的贵州,西江苗寨的人们因人口众多,良田稀少,从来就没有占用自家良田修建过房屋,为了即不占用良田又建造更多的房屋,苗族人发挥聪明才智。修建房屋时依山而建,就地取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苗族木质建筑,以吊脚楼为主.建筑学上称为干栏式建筑。伴随着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和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当地居民对居住功能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而随之而来的又是古老苗幕面对不断的开发面临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经济》2008,(2):29-29
现代住房制度起源干英国,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住房政策郜沿袭着“政府支持与居民合理的住房消费相结合”这一理念构建自己的住房制度。在英国,政府行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可谓是相当巨大。一方面,政府鼓励公民购买房屋,尤其是对政府公房、国有机构、住房协会的住房,只要满足住房或公寓为独立适用单元、房屋租户是唯一的(或是主要的)、居住期满两年以上这三个条件之一就可以购买住房。另一方面,政府每年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屋提供给没有能力解决住房的居民居住。  相似文献   

9.
谢源勤 《魅力中国》2011,(21):540-540
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居民居住质量,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与节能减排相结合,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针对我县目前房屋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房屋整治工程与楼顶“平改坡”建筑节能工程相结合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需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新兴的房地产业得以迅猛发展。银行也热衷于房地产业的贷款,大量上马的房地产建设项目,使建筑市场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的上涨,反过来又促使房地产造价的上升,结果造成房地产的价格增长速度高于人们生活水平的增长速度,使得大部分人无能力接受,只有望房兴叹,难以受益,致使大量建成的商品房屋空置。这必然又造成了房地产业出现的迅速下降。到目前为止,我市空置的商品房屋约10万平方米,从9月底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商品房投资…  相似文献   

11.
《山东建设》2005,(21):25-26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渐提高,对房屋要求也从最初的面积大小演变为今天的节能住宅,可以说,要求是越来越“严格”。然而,相关人士认为,对于刚刚起步的节能住宅,目前还存在一些缺憾需完善。  相似文献   

12.
争议日久的房产税正在成为现实。据悉,目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对198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进行修订,对原先规定的征税对象“城镇经营性房屋”进行扩充,以符合对居住性用房的征税。同时地方“两会”上也爆出消息,重庆、上海已获准成为房产税首批试点城市,两城市正在抓紧完善试点方案,最快将于今年一季度铺开房产税试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增长,对生活中各项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其中以建筑事业最为显著,从土坯房到钢筋水泥大厦的变革过程十分迅速,对房屋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种类也越来越多。不同的建筑对结构设计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并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房屋的多功能性也逐渐被人们崇尚。文章针对建筑节能展开叙述,向人们介绍和宣传绿色节能健康的生活理念,同时注重节能建筑的经济效益,提倡建立更加现代化、绿色的房屋,接着分析了建筑节能的现状及问题,对建筑节能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探讨了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措施和经济效益措施。  相似文献   

14.
蒋勇 《魅力中国》2013,(8):128-128
随着市政建设及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水景部分,更是在整个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根据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关于园林水景设计与施工的一些建议,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人们很少对自己正在从事或者正在经历的事情有历史感。但对于刚从地震重灾区什邡援建回来、参与了“北京节能屋”这一首都赈灾援川项目工作的何平山来说,却强烈感受到自己从事了一件能被历史记住的事情:短短一周时间,北京首期援建的86套2000平方米的房子已经完工——除了施工效率最快、建设全部使用节能材料和技术之外,这86套房屋还能抗9级强震,均为使用期限为30年以上的永久性居住。  相似文献   

16.
一、小城镇功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功能现状 1.基本功能现状 我区是经济较落后的民族自治区,虽然城镇化率较高但城镇各项功能较薄弱.尤其东部地区人口众多,小城镇密度高、城镇基本功能普遍较弱. (1)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2014内蒙古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开鲁县43767户城镇居民中2%的人住在租赁房屋,40%的人居住在原有的私房中,2%的人居住在房改私房中,56%的人居住在商品房中.从房屋的结构看,楼房占58%,平房和其他房屋占42%,其中有58%的房屋未进行装修.  相似文献   

17.
人要诗意的居住。当“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民谚随风而去,越来越多的新型住宅小区在黄浦江东岸崛起,人们呼唤着身边能有一流的装潢公司妆扮自己的家园。于是,倾情构筑诗意的居住空间,成为上海聚通建筑装潢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国俭的最大心愿。  相似文献   

18.
古代民族的饮食及居住习惯的形成,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经考证发现,古代民族,人们喜欢吃什么,希望居住什么样的房屋和我们现代人的心理几乎是一致的。他们无时不在努力改变着自己的衣、食、住的条件。人类让会的发展实际上也就是在探索和解决这三个问题中前进的。所以搞清古代民族的饮食和居住习惯,对于我们了解近代饮食、居住风俗的源流,预测未  相似文献   

19.
鲁欣 《首都经济》2013,(10):24-24
“以房养老”是个很复杂的机制,人们的传统观念问题、房屋70年产权问题、房价评估问题、养老机构问题等都需要逐步去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李朝 《魅力中国》2014,(14):319-319
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出售用于共同居住的房屋是否有效,在司法实践的认定中各地均有分歧。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向第三人出售用于共同居住的房屋应属于无效。对于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向第三人出售用于共同居住的房屋共有房屋自有房屋,如果承认善意取得,则可能造成部分人丧失居住权,丧失基本的生存条件。对于用于共同居住的一方所有房屋。如果承认所有权人有任意处分权,承认其出卖有效,将会使物权法用益物权在婚姻法不能得到贯彻。应当尽快完善法律或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向第三人出售用于共同居住的房屋,都应当认定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