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90年代石油供需中期预测 尽管海湾危机和战争对世界石油市场造成了很大冲击,但却没有导致石油供需失衡。从石油价格目前已基本回到了海湾危机前的水平这一点来看,石油供需状况大致上处于第一次石油冲击和第二次石油冲击的中间时期的状态。 1.石油需求 这里对世界石油需求所做的预测,是以联合国发表的世界经济增长率预测为基本前题的。如美国1991—1995年的经济增长率约为2.5%左右,经合组织为3%左右(参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世界石油市场有5个主要特点:(1)石油市场供需双方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欧佩克成员国由13个变为12个,产量配额比例也有较大调整。非欧佩克两个最大的产油国产量下降,但其他国家的产量呈上升趋势。(2)欧佩克控制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减弱。(3)油价下滑,与18美元/桶的合理油价水平相比,呈中等偏低水平。(4)石油市场中调节油价的手段增多,从供给方面分析大体有4种,即:动用库存,全球低价选购,制裁和禁运,以及罢工。(5)石油期货市场的影响力增强,现货油价越来越受到期货油价的左右。  相似文献   

3.
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上半年世界原油供需相对平衡,下半年产油国竞相增产,需求增长相对减弱,市场供过于求。原油价格整体水平高于1994年,但上扬后劲不足。欧佩克主要成员国超产严重,反映出在非欧佩克产量剧增、欧佩克石油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欧佩克被迫作出政策调整。在亚太油品市场,油品价格回升,但升幅较小,原油加工利润进一步下滑。油品无铅化、低硫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对油品贸易结构和炼油装置提出新要求。展望1996年,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很可能加剧,原油价格总体水平将低于1995年。亚太油品市场将相对疲软,原油加工利润低幅徘徊。国际性投机基金将在更大程度上利用“纸货”市场的期货、期权和调期交易来左右实货(现货)市场。  相似文献   

4.
1996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度波动和上涨,油品价格居高不下,原油和油品价格均接连刷新5年来的最高纪录。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包括气候因素、库存因素和伊拉克因素,但在供求关系未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主要是政治因素作用的结果。预计1997年国际石油市场油价继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油价总体水平将低于1996年。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使我国加工进口原油的炼厂经营困难,也使我国柴油供需矛盾更加突出。1997年国内油品需求将继续稳定增长。有关企业应密切注视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及价格变化,掌握好进口的时机和规模。  相似文献   

5.
6.
英国《石油经济学家》杂志每两年举行一次国际石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状况评比。1995年的测评结果为:在一体化石油公司中,居最佳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公司前三名依次是英荷壳牌集团、英国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石油公司;在按国际独立勘探开发公司中,前三位依次是恩特普莱斯石油公司、拉斯莫石油公司和阿美拉达-赫斯石油公司;在国家石油公司中,前三位依次是委内瑞拉、沙特阿美和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情报研究所和石油大学(华东)管理工程系的有关人员,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完成了《国际油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和中长期趋势预测》课题的研究,推出微机应用软件——“国际石油市场预测系统”,已于1991年底通过总公司科技局组织的部级鉴定。为了使有关单位和本刊读者能利用这项研究成果,及时了解国际石油市场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也为了通过实际使用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性能检验,以便作进一步改进而使其更臻完善,我们从现在开始,将使用上述系统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定期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刊登于本刊。  相似文献   

8.
9.
10.
一、国际石油业重组与合并的基本原因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低,大石油公司在本土和其他国家的勘探发现少,较高的发现成本和较低的石油股票价格使一些石油公司认识到,在金融市场获得新储量比在油田所花的代价小。于是,一股猛烈的兼并之风贯穿整个80年代,这股兼并之风使石油公司的数量大为减少,并在90年代仍在继续,从而使幸存的石油公司现金流量得以稳定增长,公司实力和盈利能力得到稳定和加强。这种扩张型兼并,需要公司内部良好功能和机制加以配合,一味的外延性兼并扩张并不能减缓公司内部管理效率的下降、生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国际石油市场:值得关注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4年年初至今,国际油价的涨幅达27%,单是5月10~15日一周涨幅就达3.6%。5月1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价一度攀升至41.55美元/桶,创21年来新高。国际油价屡屡冲高令世人瞩目。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有充足的理由密  相似文献   

12.
回顾 1.原油 2004年4月份,美国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分别平均为36.69、33.25和31.68美元/桶,除迪拜油较3月份上升83美分/桶外,WTI和布伦特油分别下降9美分/桶和62美分/桶。欧佩克的产量政策、世界经济和石油需求的增长、较低的原油和油品库存、当前世界的政治形势和不断发生的恐怖袭击等都是影响4月份油价波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五”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及所属企业认真贯彻执行三大战略,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油气产量持续稳定增长,新区勘探取得重要进展;多元经济已形成一定规模;陆上石油对外开放、进行国际化经营已迈出步伐。石油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勘探开发效益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九五”面临的制约陆上石油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后备资源准备不足和资金短缺。今后一个时期陆上石油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油气生产经营为主体,坚持改革开放,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学管理,走出一条既有较好经济效益,又有较快发展速度的新路子。当前迫切需要国家在油价、勘探资金、税收等方面确定有利于陆上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鼓励石油企业加强石油勘探和加快发展天然气。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市场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市场计划外石油资源,品种的供应量以及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出口量全面下降,石油交易一度空前活跃,但也不乏一些混乱现象,从1993年下半年起惭内成品油市场转为疲软,销路不畅,库存暴满,尽管成品油价格下跌,却仍高于国际同类油价水平,致使一些国际石油贸易商继续设法把更多的国际石油,特别是油品资源引入我国石油以谋取暴利。进口油的持续冲击,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疲软与混乱。国家为了加强宏观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仍处于海湾战争以来的较高水平,但与1996年相比有所回落,到11月底为止,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欧洲布伦特油及亚洲迪拜油的现货平均价分别为20.81、19.50和18.31美元/桶。世界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石油库存水平回升是1997年油价回落的主要原因,而围绕伊拉克问题不断出现的紧张局势则在全年影响着石油市场。预计1998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将进一步减缓,供应的增长仍将快于需求的增长,此外,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伊拉克问题是影响1998年世界石油市场的潜在因素。从总体看,1998年国际原油的价格水平将低于1997年。  相似文献   

16.
世界油气领域的若干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世界油气工业的某些发展动向特别引人注目,它们是:(1)国际勘探生产活动日见活跃,旧格局瓦解,竞争加剧;(2)面对传统优势的削弱,跨国大公司全面调整组织结构和经营战略;(3)资源国不断完善勘探生产项目的财税条款,下调政府收益;(4)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天然气有望成为下个世纪的重要替代能源;(5)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成为各油气公司一致追求的目标;(6)石油科技受到高度重视,油气科研项目趋于实用化;(7)非洲、南美和里海—中亚地区成为近期石油投资热点;(8)油气工业民营化波及众多国家;(9)西方发达国家出售部分战略石油储备,储备政策变得更加灵活。上述动向是油气工业全球化的具体表现,不仅代表着当今世界油气工业的主流,还将强烈影响其今后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同国际上公认的石油行业会计核算方法相比,国际石油产品分成合同“联合帐簿”会计核算方法更倾向于“实用性”,它既不追求合同会计核算方法在理论上的臻善臻美,也不追求在会计核算方法上完全符合公认的会计核算准则。明确石油产品分成合同“联合帐簿”及投资者单独进行会计核算的方法,可以准确确定外国投资者每年成本回收及收入情况,计算出外国投资者年“现金流入”及“现金流出”,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受产量和新增储量变化的直接影响,而产量和新增储量又受油价等经济条件的影响。80年代后期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的跃增主要缘于储量复算(即重新厘定采收率和储量的经济边界),而且这种储量的增长集中在中东和委内瑞拉等欧佩克国家,在其复算的时机和动因中可能有许多非经济因素。排除1986~1991年间的一些不正常因素,得到的8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储量的年增长率仅为1.12%,单纯由勘探而新增的探明可采储量年平均40.51亿吨。从80年代以来的储量变化可以看出,世界石油勘探正处在成熟时期,剩余可采储量仍能有缓慢增长。若未来油价提高,储量经济边界降低,储量还会增加。  相似文献   

19.
预计世界LPG(液化石油气)出口量将从1996年的4800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5890万吨,而中东地区LPG出口量在世界LPG出口量中所占比例将保持在54%左右。亚洲地区对LPG的需求将急剧增加,但区内LPG产量的增长远低于需求增长,预计到2010年LPG进口量的50%以上将依赖中东地区。日本仍将是需求大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将为净出口国,韩国、中国和印度仍将为净进口国。预计2005年我国LPG供需缺口约为800万吨,进口来源将以中东地区为主。鉴于目前国内进口气库布点较为集中,未来数年内可能造成地区性储存能力过剩,建议国家对大型冷冻气库的布局进行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20.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范围内经营石油上游业务,是保障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石油工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石油跨国经营在目前起步阶段的经营方针应为“多途径、多区块、少股份”。不管何种途径以及在区块中占有多大的股份,首先要做的是区块选择,即国际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的评价。境外投资要考虑的是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与风险和项目所在地区的长远发展前景,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还要考虑能否带动技术、设备与劳务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