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005年我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10.91万hm2,新封山(沙)育林面积237.57万hm2。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61.63亿元,占全年完成投资总量88.83%,比2004年提高3.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2019年12月30日,记者从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9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6万hm2,完成石漠化治理25万hm2。目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双缩减”;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年均减少38.6万hm2,年均缩减率为3.45%。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是国家的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林业经营面积3 375万hm2,有林地面积2 007万hm2,森林覆盖率为43.6%,均居全国前列.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特别是确立生态核心地位,重点工程引领跨越式发展的"十五"期间,全省共完成造林1 82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是国家的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林业经营面积3375万hm2,有林地面积2007万hm2,森林覆盖率为43.6%,均居全国前列。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特别是确立生态核心地位,重点工程引领跨越式发展的“十五”期间,全省共完成造林182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7个百分点。据统计,5  相似文献   

5.
国家计委拟出一个纲要,初步设想对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提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目标。近期目标:从现在起,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坚决控制住人力造成的水土流失,全国水土流失和沙化面积不再扩大。初步安排,这一期间增加森林面积2900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17%左右,新植人工种草面积2000万hm2,林网化农田达到5900万hm2,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由现在的3.6万km2,增加到5万km2,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万km2,建设梯田、坝地等基本农田500万hm2,治理沙漠化面积11万km2,一半左右的退化、沙化、碱化…  相似文献   

6.
2007年全国林业经济运行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我国林业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完成荒山荒地造林390.77万hm3,比2006年增加1.87万hm2;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68.16万hm2,比2006年减少13.56%;林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公有经济造林成为林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5万亿元,比2006年增加1881.20亿元,增长17.66%;木材产量为6976.65万m3,为近10年历史最高水平,国内木材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林业建设资金实际到位793.68亿元,比2006年增长25.78%,资金到位率为93.15%;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达到645.75亿元,比2006年增长30.25%。  相似文献   

7.
全面回顾了2011年林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进程,2011年的林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生态建设、资源保护管理、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化引领作用成效明显。全年完成造林613.8万hm2,义务植树25.14亿株,实现林业总产值2.83万亿元,同比增长24.1%。从促进绿色增长、应对气候变化、扩大国内需求、加强扶贫开发、建设文化强国等方面深刻阐述了当前林业的形势与任务,强调了林业在上述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特殊、拉动、关键与引领作用。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必须把握的重大问题,部署了2012年的林业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12006年林业工作的简要总结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按照“十一五”林业工作总体思路,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林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林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森林防火取得重大成绩,其他各项林业工作全面推进,为“十一五”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1造林绿化顺利推进,生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是造林绿化任务全面完成,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据上报统计,全年完成营造林520万hm2。全国林木种子合格率达93%,苗…  相似文献   

9.
对1999年的林业计财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全国人工造林完成6080万亩,飞播造林完成1105万亩,封山育林新封面积8563万亩,木材产量完成5049万 m~3;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全年实现产值2757亿元。1999年中央安排的林业各项资金达到140.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当前计划财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投资历史欠帐较多,税费负担仍然很重,地方对工程建设配套资金大部分不能落实,政策性贷款难以落实,资金的使用管理存在差距。提出了2000年林业计财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世行贷款造林项目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从1990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展造林项目,到现在为止,在14个市的36个县(市、区)内相继开展了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林业持续发展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4613.95万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35531.85万元(合4773万美元),省内配套资金29082.1万元;完成造林19.12万hm2,其中速生丰产用材林17.7l万hm2、经济林1.41万hm2。  相似文献   

11.
特大雨雪灾害对林业的影响及恢复重建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2008年1月中旬以来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林业造成的巨大损失,分析了灾情特点及对今后林业发展的重大影响,介绍了各级林业部门全力应对灾害取得的成绩和初步效果,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林业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73亿元,受害森林面积1860万hm~2,受冻苗木近100亿株,冻死冻伤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万头。灾后重建的主要环节:保民生、保林木售价、科学清理、调剂种苗、争取补贴、减免税费、恢复重建和防止次生、衍生灾害。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林业计划财务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达到了为争取并落实“十一五”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主要表现在规划突出了亮点,改革和资金落实突出重点,在保障改革、完善制度、加强引导、扩大开放、提高质量等方面有新的举措。2007年林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是:营造林面积508万hm2,木材产量达10422万m3,实现林业产值10500亿元,主要林产品出口总额达540亿美元。2007年林业计财工作的重点达:组织编制好林业发展规划,做好相关政策的争取和落实工作,统筹安排生产建设计划和各项资金,切实强化项目管理和预算等工程监管,做好林业统计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13.
关于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林改历经两年多时间,全省已确权到户的林地面积,占应改面积的65.04%;签订合同205.22万份;已有7293个村完成改革,239.7万农户,847万农民参加了林改。主要做法:改革模式多样化,组织推动高位化、部门指导经常化,具体操作规范化,改革宣传社会化。林改效应:集体林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非公有制投入林业发展资金达15亿元;为林区振兴和林农增收致富搭建了平台,增强了集体经济活力;推进了乡村民主建设,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全省在推进林改的同时积极探索配套改革:组织林农成立各种专业协会;引导组建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林业要素市场建设;开展林权抵押贷款;鼓励支持发展林地经济。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8—2017年中国28个省市的林业生态经济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林业生态经济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2008—2017年间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空间集聚效应显著,2012年后空间相关性明显增强;FDI有助于提升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短期内FDI对本地区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显著,但对周边地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起抑制作用,长期直接和长期间接效应的估计结果均为正,但长期间接效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建议拓宽FDI的引进渠道及方式,优化FDI的分配结构,建立林业人才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5.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努力实现林业发展宏伟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2009年的林业改革与发展进程,分析了当前林业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2010年林业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2009年中国林业提前实现了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的目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林业政策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强林惠林政策体系开始建立;全年完成造林588万hm2,义务植树24.8亿株,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58万亿元,同比增长9.8%。面对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新时期林业的四个地位和四大使命,2010年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全面强化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和基础建设,加快发展生态文化,继续推进科教兴林,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强化行政能力建设,提高林业管理水平,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国家林业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这是林业统计工作的突破性成果,为林业主管部门及时掌握行业经济发展总量和结构提供了可能。《分类》发布后即在全国实施,并据此调整和规范林业统计年报制度中林业产业总产值指标分类,使林业产业产值更加清晰地反映林业及与林业相关的产业发展情况。介绍了《分类》和林业统计年报制度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值得各级林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全国林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林业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林业抗灾救灾取得重要成果,生态文化建设扎实开展,林业对外交流合作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当前我国林业发展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关键是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兴林富民;加强森林经营;加强资源保护,扎实开展灾后重建;着力改善林区民生,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政绩观,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作贡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历史分析法,详细分析了日本林业劳动力的现状和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日本林业劳动力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林业劳动力的减少以及难以保障。导致日本林业劳动力减少的原因是:林业本身的劳动力数量在减少、林业劳动条件的恶劣、山村人口的减少。基于上述研究,分析了日本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并进一步提出今后需继续改善林业就业环境的相关建议以及对中国解决相关问题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林业产业结构对其总产值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界定了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1999~2008年间林业产业产值的变化情况,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此阶段中国林业产业结构变化对林业产业总产值的贡献和影响程度,得出如下结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均对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且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二次产业产值与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的关联度最大。最后,有针对性地指出了中国林业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