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结合中国的实际,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于是改革的浪潮席卷了中华大地,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同志曾经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是一场革命”。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都在引起深刻的社会震荡的同时引起深刻的思想震荡。改革作为一场伟大的革命,与以往的革命相比,又具有新的特点。如果说以往的革命所要触动的是一个方面的陈旧事物,那么这场改革所要触动的则是来自两个方面的陈旧事物:一方面是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正是因为如此,它必然要遭到旧的思想观念的顽固抵抗,既来自于“左”,又来自于“右”,这就为改革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命题,即如何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与改革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战略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 我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这十年中,农村的改革初战告捷,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确立和完善使我国农村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然而到目前城市改革始终未能走出“一放就活,一活就乱”的循环。因此,应该冷静地反思过去十年的成绩和失误,认清造成目前改革陷于困局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可行的方案,下一步改革的步履才可能是稳健的和目标明确的。  相似文献   

3.
以往在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价格的作用、价格运动的规律以及价格改革思路的认识上,对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约束条传研究不够,即我国的价格改革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或者说是在“紧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本文试图对这一根本的约束条件和在这个根本性的约束条件下价格改革的地位和作用、途径和方式以及对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价格改革的思路选择,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财税论坛2005”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透露,我国“十一五”期间的税制改革,将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今年“两会”期间,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综合利用再次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焦点。如何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独特的经济调节职能,通过实施税费绿色化改革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税收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我国税费绿色化改革的初步实践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我国1994年以来的税制改革,在促进资源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对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单…  相似文献   

5.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总结了以往放权一收权仅仅在上下级政府之间兜圈子的缺陷,把行政性放权转向扩大企业自主权。对此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心从调整政府与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转向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具有历史性的进步。不可否认,上述转变在我国改革史上确有伟大意义。但仅从“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到  相似文献   

6.
论市场导向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改革正处在新的关键时刻,新一轮改革高潮正在酝酿、涌动,改革向何处去的问题再一次摆在人们面前。我国改革究竟要以什么为导向?我认为,我国改革应当明确以市场为导向,逐步逼近“市场主体运行、政府相机调控”的目标。为此,在改革的总体思想上必须坚持“两点论”:没有明确的市场导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没有相机的政府调控,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根据“七五”计划的精神,结合我国物资流通(即生产资料流通)的实际,本文就“七五”时期物资流通的几个问题,谈一点肤浅看法。一、“七五”时期物资流通体制改革的设想“七五”时期,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改革包括从整体上带有综合性的改革和各个领域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配套改革。物资流通体制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物资流通体制进行了局部的、尝试性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了实现“七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物资流通体制还必须进一步彻底改革。  相似文献   

8.
<正> 1.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8年安徽、四川等地又一次实行包产到户算起已经过去整整八年了。这场动机和手法都极其朴素的改革扭转了当初陷于“贫穷社会主义”困境的农村形势,促成中国农村生产力自五十年代初土地改革以来又一次为世界瞩目的伟大解放。 2.象历史上许多重大的改革那样,包产到户后引发出来的问题要比它直接解决了的问题更为广泛和深刻。正当国内外舆论普遍肯定中国农村改革大功告成的时候,更深层的改革任务却连同它们极为繁难的特性一起,一下子从农村现实生活中露了头。愈来愈多的农民、农村工作者和研究者,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农村面临的新问题的某种困惑,表达着对解决这些新问题前景的某种困惑。这表明,大规模发展现代商品经济,超越了中国农村以往积累的全部经验。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加强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深化金融改革中,如何认识与对待资金的“体外循环”,已成为我国金融界的热门话题,笔者也想对此讲点粗浅意见。一、资金“体外循环”的表现与产生原因资金“体内循环”是相对“体内循环”而言的。资金“体内循环”,是指社会再生产过  相似文献   

10.
<正> 不少研究苏联、东欧经济改革的外国经济学家曾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常出现“分权——集权——再分权——再集权”的循环往复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对我国经济工作中某些循环往复现象的回顾建国以来,在我国经济工作中“分权——集权”的循环现象时有发生。我国1958年实行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赞助:新的经济活动空间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一场宏伟的社会经济变迁,在这场变迁中,经济活动的总量和空间都被大为拓宽。赞助就是在这种拓宽中新辟的货币收入流程,或者说收入再分配的新形式。在改革前的体制运行中,收入流程典型地体现在“统收统支”的循环流转上。在这种收入流程中,微观经济组织的分配功能被萎缩。如果说当时的微观实体在组织生产中还发挥有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从“政绩导向”到“内部人控制”,中国的国有企业经过了两个明显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产权改革阶段。在这期间,经济学家所倡导的效率目标实现得并不尽人意。对以往的实践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回顾,或许有助于我们对过去的改革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的最大特色与成功之处,在于它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指导我国经济改革工作的理论基础。一、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乃是我国经济理论和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一个突破性的发展。在1984年,党中央就在改革决议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这是理论上和政策思想上的一次重大突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突出强调了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经济学角度看,第一个转变是讲生产关系的调整,即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是一场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意义的深刻变革,邓小平同志多次称之为解决和发展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后一个转变则是讲生产经营活动具体形式和方法的调整,即生产力诸要素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优化合成。两者紧密相联、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经济体制的转变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应转变又在支持、巩固着经济体制转变的成果,并使改革深化的成果反映到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上。 但在时下,也许是人们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概念早已耳熟能详,故关注的热点似乎仅集中在后一个转变上。如果仅是孤立地就“增长方式”来论其“转变”,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理性逻辑的方法就是显得很不够了。我们应当在热点面前保持清醒的改革意识,站在更高的视角内表及里,更深一步地理解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实践”课题组 邓小平关于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的理论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实践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经验教训,在指导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致富论”,主张勤劳致富,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一、深刻理解《讲话》的基本精神和重大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思想深刻 ,内容丰富 ,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初步学习《讲话》 ,感到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高” ,高屋建瓴 ,高瞻远瞩 ;二是“深” ,内涵深刻 ,意义深远 ;三是“实” ,实事求是 ,理论坚实 ;四是“新” ,勇于创新 ,新意迭出。江泽民同志的讲话 ,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了我们党 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通过前后两个 80年的鲜明对比 ,得出了“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 ,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的结论。通过对我们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在全社会产生出实际的多方面影响。而对此有着深刻体会和认识的莫过于身处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的医生、药师及其管理者。“两会”召开前本刊记者就目前社会反响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等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立医院施作霖副院长,现将施作霖副院长对上述问题的见解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陈德华 《经济纵横》1993,(12):17-21
<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之相适应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的。在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面前,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实际,从我国国情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新的探索,走出自己的改革之路。一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是资源配置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并不只是同某一种性质的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就市场经济本身而言,无所谓姓“资”或姓“社”的问题。但是,一切经济活动包括我们这里讲的资源配置,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等等,又总是同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并且在它们的基础上展开的。由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里白 《经济师》2008,(11):6-7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快速进步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意义。就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在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公共安全、政府廉洁和政府合法性等层面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如何进行风险防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马云泽先生在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主办的“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07年年会暨‘产业政策:反思与评价’研讨会”上进行了探讨,本刊记者摘要整理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正> 十年来,我国在优化投资积累功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深刻转变中,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有一个过程,在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决策上存在失误,忽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存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经济发展和改革中都出现过急于求成,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效益低下,国家调控能力减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