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 承包基数是承包制的基石。研究承包制,要重视研究承包基数问题。稳定、发展承包制,要着重解决好确定承包基数问题。无论理论探讨,还是实践要求,承包基数问题关系到承包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以及能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确定承包基数要避免偏高偏低承包基数,是资产所有者暂时出让一定时期的资产使用权由企业创利而获得的收益;也是对承包经营者责任与义务的界定。它是联结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关系的纽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的留利水平、经营者和职工的收入多少,是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中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关键。当前确定承包基数的一般做法,是以每个企业承包的前几年平均或上一年的实现利润或上缴利税为基准,来确定财政上缴的承包指标。这种做法,就一部分企业来说是合理的,特别是通过招标竞争所确定的承包基数更合理些。当然,在一部分企业也确有不够合理的现象。有一部分企业,原来经营比较好、经济效益比较高,因其基数高承包基数也就高;也有一部分企业主要是在小型企业中,原来经营比较差、经济效益低,因其基数低承包基数也就低。或者是,生产价高利大产品的企业,利税增加相对比较容易:生产价低利薄产品的企业,利税增加相对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2.
所谓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和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以契约的形式确定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的经营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重要意义在于,这种经营形式体现了企业自负盈亏的原则,能够激励企业和职工尽其所能多创财富。用  相似文献   

3.
冯宝兴 《经济纵横》1991,(12):47-51
<正> 一、什么是“首钢模式”首钢在改革与发展中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来自产品经济模式下的运行机制向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下的运行机制的转换,首钢以承包制为依托实现了这种转换。本文所说的首钢模式就是以首钢承包制为依托的运行机制。这一运行机制,按照首都钢铁公司自己的总结,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六个方面:第一,包死基数,超包全留。首钢包死基数的办法是以历史上上缴利润最高水平高出9.3%的额度作为1981年的上交利润基数,以后按每年7.2%的递增率上交。由于上交承包利润前要上交流转税,上交承包利润后还要在留利中上交能源交通基金,从1981年  相似文献   

4.
<正> 承包责任制将左右企业的行为,承包制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项指标制定的是否准确、合理,各项指标的核心又是确定基数。在我国企业承包经营中,市场、价格的变化,原材料的短缺,电力、能源的紧张等难以把握的外部环境,给确定基数增加了难度。前一轮居包普遍采用的“基数法”确定基数是不尽合理的。所谓“基数法”即以企业的承包前一年的实际完成或者以承包前三年的平均实际  相似文献   

5.
<正> 当前,承包工作还在不断深化,但在承包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影响了承包责任制作用的发挥。因此,急需我们去研究探索并加以解决。为此,结合我县的企业承包,谈谈我们的看法。问题之一:利润分配不合理,财政收入比重下降。目前,企业实行的承包形式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承包办法,实质上是承包了企业所得税。这样做的结果,虽增加了企业留利,但却包死了财政收入,使财政收入不能随着企业实现利润增长  相似文献   

6.
在落实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过程中,如何确定国营企业的利润基数,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较好地体现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国营企业确定利润承包基数时应采用“盈亏分析法”。  相似文献   

7.
<正> 截止今年年底,第一轮承包基本到期,下年即将转入新一轮承包。如何解决好承包之间的衔接,以及承包制本身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合同不完善,基数确定不够合理,合同考核不够规范,发包方主体责任不够清晰,因承包人素质而出现企业自我约束机  相似文献   

8.
国营建安企业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是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生产力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处理好国家、企业与职工三者利益关系,进一步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不折不扣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亏损自补,是摆在内部审计工作面前的新课题。亟待在实践中探索适应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审计方法,以促进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发展。一、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必要性首先,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实行是强化企业管理的需要。近年  相似文献   

9.
<正> 承包制是产生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它改变的只是分配关系,而不是社会经济运行机制,所以承包制企业本身的经营机制的运行并不完全构成新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系列。为什么承包企业习惯于把获取利益的着眼点放在市长,而不放在市场,就是这一道理。因此,即使在原有的公有制条件不变和市场机制很不健全的条件下,进行承包制试点——哪怕在一个村、村民小组,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车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的深化,绝大多数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契约形式确定了下来,扩大了企业自主权,调动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进一步引深改革,完善内部分配制度,合理地确定企业与职工的责、权、利关系,成为承包后亟待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归根到底,不外乎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现有分配制度上的一个突出弊端,就是没有充分体现物质利益原则,职工收入中“死”的部分太多,“活”的部分太少。现在,不少企业虽然实行了“基本工资加奖励”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几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承包经营责任制较好地实现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使企业有了相应的经营自主权,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同时,承包经营责任制也打破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不合理的分配格局,较好地解决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分配关系,使企业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充分调动了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但是,由于承  相似文献   

12.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中国式”的新型企业管理制度,它适应我国国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实质就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使经济责任、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关系的企业管理制度。它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企业对国家的经营承包制,二是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目前,我国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已基本上完成了一级承包,即企业对国家的经营承包。它解决了国  相似文献   

13.
税利分流下的承包是指国家对国营企业分别以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征收所得税与利润,搞税后利润承包。我认为税利分流下的承包有以下作用与优点: 第一,能够理顺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1978年以来,就国家与国营企业分配关系的实现形式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先后推出利润留成、利改税、承包制等多种改革措施,但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却未见真正理顺。其集中表现在:(1)国家财政困难,长  相似文献   

14.
租赁经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不论何种形式,其实质仍属于包死基数确保上交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里,我们重点剖析在“产供销,人财物、党工团”九统一的前提下,经营好的大型企业租赁经营不好的中小型企业后,被租赁企业运行机制的适应性与约束性,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确处理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增强企业活力,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目前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特别是国家与大中型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还没有处理好,这是企业缺乏应有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进一步完善国家与国营企业分配关系的问题,对于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物质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建国以来,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几经变化,回顾这一发展演变过程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对进一步完善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是有现实意义的。“一五”时期,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国家不仅统一了税法和税制,  相似文献   

16.
<正>太钢是山西省最早批准“两保一挂”承包经营的工业企业,1988年──1992年五车间,由于现行承包政策转为妥善地理顺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为太钢发展注入了强大生机与活力.因而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效.使太钢步入了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太钢承包五年来的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企业承包责任制已不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势,暴露出许多问题。为推动承包制向深层次发展,需要“板块承包”为系统承包,变“二包一挂”责任制为“三包两挂”责任制,并建立严格的选拔、考核和监察制度,以确保承包者高效廉洁地工作。  相似文献   

18.
承包制把商品经济关系引入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中,促进了新型组织结构、组织关系的形成和发育,促成了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改善和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实行承包后,企业对主管部门的依赖、依附关系,必将被一种新型的、相互承担义务、平等的组织关系——承包企业与发包部门的关系所代替。研究这种转变,促成这种新型关系的成型和完善,无疑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丛明一、理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主要涉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者分配关系又是受各种具体的分配关系影响和决定的。比如,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国家与个人的分...  相似文献   

20.
对于如何深化农村改革,理论界基本上有两条思路,一种认为要“完善”承包制,其代表性的观点为“开辟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一种认为必须进行所有制变革,包括土地私有化,土地国有化,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实行永佃制,多元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基础上的个人占有制五种观点。我们经过系统的考察后发现,理论界对承包制的内涵几乎未作过明确的界定,基本上是作为一个已定的概念互相引用:对承包制的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关系也没有进行科学的剖析,多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对事实的一般叙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