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学者越来越关注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利用AntConc和SPSS软件,对情态动词shall在海事公约英语语料库与普通英语语料库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情态动词shall在海事公约英语中的频次既明显高于其他情态动词,又明显高于其在普通英语中的使用频次;情态动词shall在海事公约英语和普通英语中的语义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胡波 《重庆与世界》2016,(26):82-87
以定量分析的方法,统计了《魁北克民法典》和我国《民法通则》英译本中出现的4个情态动词,即shall,may,must和should。结果发现,民法条款中shall和may使用较多,而must和should使用相对较少,我国《民法通则》英译本中不分具体的情境,出现过度使用shall的情况,may可以等同于汉语中的情态动词"可以",在否定意义中则表示"不得"。  相似文献   

3.
调研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的英语论说语篇主要呈现线性结构的特征,存在着一个典型的修辞结构,即"引言+问题+措施",普遍缺乏"评价"单元。建议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英语和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不同,自觉运用符合英语修辞特征的语篇组织模式,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相似文献   

4.
照应是语篇衔接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也是英汉科技语篇翻译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人称照应在英语的科技语篇中体现出不同于其他语篇类型的特点.如何解读照应词是翻译过程的关键.译者应该运用汉语偏爱的衔接手段取得与原文异曲同工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篇的语言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衔接语法作为语篇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英汉语篇中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对语篇语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就能够感知到英语和汉语在语法衔接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其差异性来正确地处理英语和汉语衔接之间的关系,能够使翻译者恰当地运用翻译的策略来达成译文翻译后的语义连贯畅通、 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6.
谭雅文 《魅力中国》2014,(12):273-273
涉外商务合同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件依据。随着我国经贸的快速发展,涉外商务合同的翻译也日益重要。本文拟从情态动词、合成副词、虚词的并列使用三方面对涉外商务合同汉英翻译中的常用虚词的使用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7.
中式英语在大学英语写作中主要表现为词汇运用和语篇衔接不当、句式结构的误用等。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一是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语感;二是注重文化差异因素,培养文化底蕴;三是加强翻译练习,培养双向立体思维;四是注重语篇教学,培养语篇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可以比较好地运用于对情态动词"可以"的诠释。其"参照点"理论和"力量动态"理论可以解释情态动词"可以"与其后主动词的关系:"可以"是其后主动词的参照点,用来指示主动词动作在有对应力阻止的情况下实现的潜能。其"语法构式"理论可以指导我们构建出"可以"的认知范式:"可以"虽然可以选择"负向义动词"作"主动词",但是更多的时候是用"正向义动词"作"主动词"。"可以"与现实体"了"、静态持续体"着"、起始体"起来"、经历体"过"和继续体"下去"可以同现;"可以"的疑问呈现方式既有范式,也有例示。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速,科技语篇作为独立的文体,也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那么,如何准确而得体地翻译科技语篇、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科技英语翻译人才成为当今高校的当务之急。为此,根据科技英语语篇的特点,尝试从师资水平、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几方面探讨应用型科技语篇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以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艳红 《魅力中国》2014,(13):194-194
语篇是一个相时完整的语言单位,语篇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制约语篇翻译成功与否的因素很多,文化因素就是重要的一个因素。本文介绍了语篇和语篇翻译,然后论述了文化因素在语篇翻译中的重要性。并从语篇翻译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直译、意译、调试、加注可以较好地解决语篇翻译中文化信息的重现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探寻英汉人际意义的实现形式,即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等为目的,以韩礼德的情态系统为理论框架,对英汉两篇新闻报道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英情态在实现形式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相当的差异性。相同点是由新闻语篇这种特定的语类决定的;不同之处则体现着中西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从语境看语篇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篇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语境对于语篇翻译的影响现今越来越多地受到翻译学界的关注。译者进行语篇翻译时对语境的考虑将会影响到翻译的质量。本文在阐述语篇翻译现状的基础上,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个方面探讨语境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分别是中美两国的主流英语报纸,然而两报的言论版却有一个显著差别:《中国日报》的新闻评论以述评(commentary)为主,而《纽约时报》则以社论(editorial)为主。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对两报评论语篇中的情态手段的类别、频率、分布及主客观取向等进行量化分析,旨在从情态视角研究两者人际功能的异同,同时也可加深对英语新闻评论语体本身的研究与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分析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从阅读前、阅读中以及阅读后的活动设计出发,在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完成对语篇的整体解读和知识获得。重视整体教学及应用交际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新模式,为指导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英语语篇阅读实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语篇连贯的角度看,文化因素是影响语篇连贯的隐含手段,它对语篇连贯与翻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决定语篇翻译成功与否的保障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及其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对语篇连贯的影响,旨在为译者努力提高自身跨文化意识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语块教学概念、意义剖析;公示语翻译的概念和标准详细讲解,阐述了公示语翻译作为新型的语料库在大学英语语块教学中起到了有效提高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姜智慧 《新西部(上)》2009,(8):134-134,129
本文阐述了德国的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认为:语言的实际使用单位是语篇,而非字、词、句等语言单位.因此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实质是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代替另一种语言与其意义对等的语篇材料的过程.其代表人物莱斯就从功能的角度将语篇划分为三种:信息资讯型、表意抒发型、呼唤号召型,并从三种不同的语篇类型来探讨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语篇的逻辑特征规律化并运用于实践的技术便是英语语篇的逻辑艺术.本文依据英语语篇的逻辑特征和规律提出了英语语篇的逻辑艺术,即直线型思维艺术、树形结构艺术和显性化艺术,并将其运用于英语语篇的产出过程.对英语语篇逻辑特征与逻辑艺术的掌握为指导英语语篇的产出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更为有效的实践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任丹丹 《魅力中国》2010,(18):112-112
宾馆介绍语篇在语言使用方面有其鲜明的特色,最突出的是大量地使用描述性和说明性的形容词,形容词翻译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宣传的效果。本文例析形容词在中英文宾馆简介中的使用特点及其英译方法,以促使宾馆的介绍语篇被翻译得更准确地道。  相似文献   

20.
张玲 《黑河学刊》2011,(12):38-3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两个自建的小型语料库,对比分析了中美英语新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出现频率、使用特点及其语用功能,以期对报刊英语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