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7.6%是水分较少的增长率,是在潜在增长水平区间内的增长率,充分反映了全球经济态势,显示两会报告设定的7.5%增长目标是合理的。而去掉了超过正常投资增长的过度依靠投资增长的增速部分后,是更扎实的、"水分"较少的增速。——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为防止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确有必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但稳增长的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要高度一致,切忌过度的刺激违反规律推动短期过高增长。  相似文献   

2.
《上海企业》2012,(8):4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近日在上海表示:我国目前不应该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但为防止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短期内增长速度的过快下滑,宏观政策要在财政、货币政策上适时适度进行微调。预计2012年我国经济运行将呈现"前降后稳"的态势,经济增速有望在三四季度趋稳。从4月份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呈现下降趋势。对于目前经济下滑的原因,一是美国发生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由此带来中国出口下降,也就是说外需萎缩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  相似文献   

3.
2009:中国经济面临多重考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末,中国政府及时推出了刺激经济的"暖冬计划",4万亿投资弥补外需下滑,以实现2009年GDP8%的增长;在全球经济疲软,中国出口下降、消费下滑、就业形势严峻的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能否保持8%的增长,面临着严峻考验。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马晓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李建伟。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使得这个秋天颇有几分寒意。新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近日在第二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上表示,尽管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寒秋,但是寒秋里面有暖意。他同时预计,今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德国。  相似文献   

5.
创新之解     
压力、动力、能力是推动中小企业创新的三个"力"。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的新一届领导集体,被寄予改革与发展的厚望。在经济筑底、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新一届领导人如何锁定经济方略,让人翘首以盼。中国对经济明显下滑并不陌生。1992年、1998年,猛烈程度不亚于今天。今天只略有不同:经济下滑与增长方式转型同步,增加了复杂性;迄今未出现严重失业问题,减少了痛苦。外需的低迷难以改变,低成本优势受到新兴经济体强势挑战,国内竞争更是日趋激烈。重重压力之下,创新,似乎已是惟一出路,合此无法取得竞争优势,难以"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转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无从谈起。在刚刚落幕的"2012(第十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上,与会企业家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是存在的,同样存在的,还有着一种普遍高涨的热情,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对  相似文献   

6.
叶檀 《上海企业》2012,(10):40-41
拉动投资原因之一是,中国经济失速下滑超过预期。一批"报喜鸟们"宣称中国将在全球经济动荡中独善其身,而现实是残酷的,预言破产。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中国经济稳步增长,这样的数据与其他宏观经济数据不符,与市场现实不符,令人生疑。从1月到4月,贸易、工业增加值、用电量、财政收入、贷款等一系列数据远低于预期。5月23日,世界银行公布《东亚经济半年报》  相似文献   

7.
降低增长的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称,去年我国10.7%的经济增速总体上是正常的,但付出的代价过大。他警告:“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结构不优化,过度消耗资源的状况不改变,中国经济走不好,也走不远。”  相似文献   

8.
郑景昕 《英才》2012,(3):93-95,92
2012年中国经济是否会延续2011年的"阴跌"?此轮经济又何时能够见底?股市连跌两年,同期中国经济增长率也并不像乍听起来那般光鲜,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1.9%下滑到2011年第四季度的8.9%。对于经济下滑的原因,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告诉《英才》记者,2011年中国经济下滑,虽然与欧债危机  相似文献   

9.
刘金贺  李牧群  李萌 《中国企业家》2009,333(3):124-126
问题一: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持续困扰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调问题。过低的消费率导致中国经济过去十年的发展更多地依靠国际贸易和投资拉动,导致了国际经济动荡对国内经济的传导。中国经济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率一般在78%左右,而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己下降到38%.连发达国家的一半都达不到,从这个意义上看,本轮中国政府的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只能短期内通过政府投资解决经济快速下滑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结构失调的问题:相反,过度投资导致的结构性问题会在3--5年后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已故教授刘再兴先生(1926—1999年),是中国经济地理学的代表性学者,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开创者。刘再兴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起便从事经济地理,特别是工业布局的研究,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领域进行过广泛的探索,他在中国经济地理学性质、中国经济区划、地区差距和西部发展、生产分布规律、中国国土规划等问题上均有领先研究,并率先提出空间推移"主导论"思想。在长期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刘再兴先生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思想,对中国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建 《经济界》2012,(1):7-14
未来三年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步下滑。中国实行社会王史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中由于分配矛盾导致生产过剩,这是经济下滑的制度性原因。欧美经济走势会导致中国外需的持续萎缩,这可能会压迫中国经济在未来两年内以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谢泽锋 《英才》2012,(7):89-94,88
中国经济的下滑态势超出预期。该如何实现"调结构"与"稳增长"并行?中国经济不再一路繁花似锦。时至年中,回头来看,对短期经济的过分乐观,使得决策层年初将"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而其前提是经济能保持预定目标速度内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总会计师》2013,(2):10-11
北京时间2月17日上午消息,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对外表示,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中国经济成功避免了出现大幅下滑,预计有望以合理的快速度实现增长。李稻葵表示,中国决定加快建筑项目的进度保证了中国经济增速从前期的放缓中反弹。"中国经济已经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1~2010年期间实施过股权再融资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普遍下降;但与正常融资公司相比,过度融资公司的经营业绩更差。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因素后,过度股权再融资是导致企业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且企业过度再融资程度越严重,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下滑越严重。本文的研究为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长期业绩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1~2010年期间实施过股权再融资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普遍下降;但与正常融资公司相比,过度融资公司的经营业绩更差。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因素后,过度股权再融资是导致企业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且企业过度再融资程度越严重,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下滑越严重。本文的研究为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长期业绩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相似文献   

16.
谢泽锋 《英才》2012,(10):96-97
由于对经济下滑原因认定出现分歧,所以,业界对应该采取怎样的反危机政策,也出现了比较大的争论。尽管官方并未公开承认中国经济"二次探底"和"硬着陆",但市场趋于悲观的预期愈见浓烈。有外媒分析称,横向比较全球三大经济体的周期区间,美国正处于U型曲线的底部,欧盟处于下滑阶段,而中国正从平地转入下滑。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785亿元,同比下降2.7%。8月,  相似文献   

17.
孙淑会 《新远见》2013,(5):89-95
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都进入下滑期,面对如此恶劣的经济形势,如何进行"重构"以使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甚至突破"瓶颈"获得更好的成长,将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谢泽锋  胡伟凡 《英才》2012,(7):86-87
中国经济持续下滑,制造业大国该如何突出重围?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外部环境仍旧动荡,内部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制造业等领域也出现了衰退。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业具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二重特征,中国房地产经济的虚拟性主要表现在对社会资本的过度吸纳、基于投机动机期房购买的过度膨胀以及房价收入比的居高不下。房地产经济虚拟性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经济环境和制度因素,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对房地产资本投资利得对冲的制度缺失以及整个社会对城镇化发展的高度预期,促成了房地产经济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换。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定位于"房子是用来住的"基本功能,实施健康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和房地产业发展的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业具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二重特征,中国房地产经济的虚拟性主要表现在对社会资本的过度吸纳、基于投机动机期房购买的过度膨胀以及房价收入比的居高不下。房地产经济虚拟性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经济环境和制度因素,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对房地产资本投资利得对冲的制度缺失以及整个社会对城镇化发展的高度预期,促成了房地产经济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换。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定位于"房子是用来住的"基本功能,实施健康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和房地产业发展的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