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目前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香港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黄鹏绪、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陈全生、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非国有经济处处长顾强、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以及中房集团总裁孟晓苏、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凡生、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许连捷、华旗资讯集团总裁冯军、福建远太集团董事长林文侨等众多来自产、官、学界著名人士,就“十一五规划”与公平竞争、金融体制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国企与民企如何“共舞”、民企自主创新等主题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宏观与微观上探讨了民营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现将部分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全国工商联主编的2006民营经济蓝皮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第二卷(2005—2006)》日前发布。蓝皮书说.“十五”期间民营经济发生了三大历史性变化,包括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和民营经济政策和制度改革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迅猛,现阶段民营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快.企业规模扩张迅速、行业分布广泛等特点。比较武汉市民营经济与相关城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武汉市民营经济与其他城市有着较大的差距。武汉市民营经济存在着企业实力不强.公平待遇未落实、投融资呈瓶颈制约等问题。“十一五”期间,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和落实,民营经济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武汉市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4.
赵伟 《浙江经济》2005,(7):10-11
对于未来“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总体上面临的国际环境,在通过各主要传导机制传递与过滤因素过滤之后施加于浙江经济的影响,大体上可作如下前瞻性判断: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正以空前的规模加速发展,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十一五”期间,浙江有必要也有条件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时期,是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波澜壮阔、极不平凡的五年;是辽宁全面发展、较好地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的五年;是向全面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大踏步前进的五年;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  相似文献   

7.
我省城镇失业率在2003年达到3.7%的高点后于2004年出现小幅同调,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今年一季度(从1996年以来)首次呈现正增长,我省第三次劳动力增长高峰于2005年见顶后,今后五年将逐步回落。自2002年9月以来各级政府实施的就业促进政策已经产生积极效果,“十一五”期间的就业形势较之“十五”有可能略为舒缓。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06,(4):10-12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的设定,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政府部门必须在“十一五”期间转化职能。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两个情况值得大家关注,一是国家气候中心评选的2003年十大气候事件中,浙江的大旱位列其中。国家气候中心认为,2003年浙江遭受了自1971年以来最严重的伏旱。二是全省现有水库的正常库容是300亿方。由于旱情持续,到现在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水库可用水量已降至56.75亿方。按浙江省每年用水200亿方考虑,如果旱情继续发展下去,不用说将来,就是当  相似文献   

10.
梁钟盟  潘贤掌 《亚太经济》2006,6(4):108-112
本文分析了“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经济发展、税务与财政的管理制度改革对地方税收的利弊影响,提出包括建立物业税为地方主体税种稳定地方税收的稳健增长、政策扶持发展地方民营企业壮大经济税源、协调国地税系统征纳标准等建议思考。  相似文献   

11.
宏观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运用专门的分析方法测定一个地区的税源总量,分析税收收入与纳税能力之间关系的一项宏观税务管理活动,科学的宏观纳税评估更能反映征管的深度和依法征收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新疆1995年—2003年以来的税收变动情况,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新疆税收与经济的内在关系做若干回归分析,进而利用税收与经济互动模型,结合新疆经济发展的动态趋势和产业特征,对“十一五”期间新疆宏观纳税能力进行评估,以期为各级领导的科学化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2.
政协提案一直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以来,绝大多数提案能够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心,服务社会发展大局,通过承办单位的研究办理、采纳落实,在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协助党和政府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刊精选了部分政协提案及相关部委的办理答复,在《提案追踪》栏目中予以刊发,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06,(10):41-41
为了改变我国国内贸易商品新型流通方式和业态比重低,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企业竞争力较弱的现状,商务部发布了《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内贸易发展的五大战略。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分析全会公 报,在未来五年,百姓生活将发生六个方面的积极变化。 1、科学发展成果将更多惠及百姓 在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 标中,直接涉及百姓生活的很多,如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  相似文献   

15.
朱仁海 《乡镇经济》2007,(11):23-25
安徽省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是要把信息技术全面地应用到农业的各个工作环节。大力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不断提高本省农业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我们要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走出一条在安徽切实有效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守一 《沪港经济》2011,(2):52-53
十一五期间,中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2005年的471万家发展到今天的800万家,投资人数从1100万增加到1700万,从业人员由5800多万人增加到8890万人。资本金从6万亿发展到今天的17万亿。十二五期间,民营企业又该如何发展?在亚洲财富论坛2010中国年会上,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具有全局意义和战略作用.尤其是我国业已进入依靠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地的必然选择.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败.笔者从系统论和经济学的角度分别剖析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属性,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建构了产业结构调整合理与否的识别标准,并以此为标准,探究了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为正在执行的“十一五“规划提供某些方面的智力支持,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18.
增值税转型是目前国家试点的一项税收政策,将来可能大力推广.文章从现金流和利润的角度,分析了重点利税企业武钢在"十一五"期间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过程中,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的发展重点是一个难题 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的今天,研究“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的发展重点是一个难题。这是因为,国家的政策导向、国债投资、环境标准及其执行等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都起到极大的作用,而资本的趋利性则是企业行为的最主要的动力。如果没有企业的行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只能停留在国家的一般号召上。因此,在提出“十一五”循环经济的发展重点之前,有必要分析未来几年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不可多得的发展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中共中央对“十一五”发展时局极其重要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