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泓  苑立波 《经济论坛》2005,(19):15-17
一、最低工资标准的涵义。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程序予以规定、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履行必要劳动义务后相应获得的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工资收入的法律形式。最低工资标准是指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后所在企业必须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它维护了企业职工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保障了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2.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国的居民收入主要由劳动报酬、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及意外收入构成。其中,劳动报酬主要包括劳动者参加生产、服务及各种经营性活动获得的工薪、津贴、补助、各种福利及其他收入;财产性收入主要包括业主收入、租金、公司利润、净利息、转移性收入主要来自于政府社会保险不足部分的补助、扶贫、救济等财政性支出,按照西方学概念,劳动报酬和财产性收入即是居民劳动要素和其他一切生产要素投入生产、服务和经营内容,其中,劳动报酬一般要占一国国民收入的3/4左右。转移性收入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3.
劳动要素所得过低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重要因素.所谓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挤压了劳动者合理的生存工资、生活条件和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而形成的.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市场竞争决定收入分配从而决定雇佣环境带来的后果,走出这一误区就需要在认识这些理论缺陷的同时补上遗漏的工资理论信息,为改变劳动报酬偏低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居民个人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方式与比例(一)城镇居民参与国民收人分配的方式与特点。城镇居民个人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方式,主要有劳动报酬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劳动报酬收入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经营单位以货币工资、实物  相似文献   

5.
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动与总体工资水平估算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存在统计口径问题,有关中国劳动报酬份额问题经常被误读。国际上一般使用雇员劳动报酬衡量劳动报酬份额,而我国使用的统计口径除了雇员劳动报酬外还包括自雇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不同口径之间的比较是导致误读的主要原因。本文按照国际上通常使用的统计口径估算了我国雇员劳动报酬份额及其变动状况,并把这一变动与就业格局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观察发现,2003年以来我国雇员劳动报酬份额在雇员就业比例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相对稳定,导致工薪劳动者实际工资水平下降,收入分配格局向资本倾斜,劳动者分享经济增长程度不足;与此同时,工薪劳动者内部工资水平也出现分化,越是低收入的劳动者工资增长速度越慢,而高收入劳动者工资收入增长相对较快。如何实现劳动者尤其是低收入劳动者工资合理增长是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最关键、最根本、最迫切的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当前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过低: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占劳动生产率的比重下降;劳动者之间的收入悬殊拉大;行业收入差距扩大。提高“两个比重”要研究和处理好4个方面的问题: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不动摇;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工资立法;节省行政开支。  相似文献   

7.
<正> 劳动生产率从货币价值形式看,表示平均每个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比如一年)内所形成的总产值或新创造的净产值,它反映该时期内平均每个劳动者的物质生产成果。平均工资,是指平均每个劳动者在同一时期内的劳动报酬,以及与劳动有关的其它收入。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工资的关系,就是劳动者的物质生产成果和劳动报酬的关系。它的实质是:在平均每个劳动者所形成的总产值或新创造的净产值中,按照什么样的比例在劳动者和企业、国家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我们今天在酝酿工资改革过程中国家如何确定和控制产值工资含量问题。总产值工资系数直接受两个因素的制约:总产值中转移价值c所占的比重和净产值中必要产品价值和剩余产品价值的比例。但这两个因素又受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速度的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体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通过对总体劳动报酬占比变动进行分解,发现产业结构和产业劳动报酬占比变动是引起总体劳动报酬占比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非农化决定了1978-2004年总体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动以下降为主。计划经济条件下,偏向于劳动者的初次收入分配改革倾向使得产业劳动报酬占比逐渐上升,部分抵消了产业结构非农化所引起的总体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当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以后,企业开始由追逐就业转变为追逐利润,匡正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偏向于劳动者的初次收入分配政策,引起产业劳动报酬占比下降,从而与产业结构非农化共同加速了总体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由此可以看出,产业结构非农化以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导致1978-2004年总体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所以总体劳动报酬占比下降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代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承载着人们对民生的更多期待,因此,在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或扭转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成为考量政府政策的重要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不仅需要探索具体实现的途径,而且还需要弄清楚决定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需要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要分配收入首先必须创造财富。广大劳动者生产创造的财富,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规模。为了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决定收入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应该是劳动贡献的大小。有利于财富创造的收入分配,还必须有利于社会和谐,把社会和谐作为收入分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范如国  李星 《技术经济》2011,30(2):81-87
利用重庆云阳县529户移民户的调查数据,对三峡库区移民户的人力资本因素与其家庭劳动报酬收入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移民户的各人力资本因素(包括劳动力文化程度、技能状况、健康状况、就业培训状况、劳动工作持续时间)与其家庭年均劳动报酬收入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家庭年均劳动报酬收入的增加会促使移民户家庭加大对子女教育的年投入和劳动力医疗年支出。  相似文献   

12.
4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出席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时提出,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13.
冯喜良 《经济纵横》2009,(Z1):147-149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就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纪律、福利保险等劳动事项所达成的一致协议,是协调双方劳动关系的重要措施和基本依据。2008年《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两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本载体与人力资本所有权主体日益趋于结合,生产主体对生产条件的占有关系、生产主体的劳动形式、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拥有较多核心生产要素的新社会阶层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群体获得高收入成为必然。他们的收入是由人力资本和多种制度因素一起决定的,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劳动报酬和人力资本投入所得。  相似文献   

15.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一、2010年全国各省市(区)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情况(一)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6.
劳资关系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劳资关系的核心是权利、义务关系 劳资关系即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个人或劳动者组织如工会与雇主或雇主组织以及管理当局在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劳动任务、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期限、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以及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并提出应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 所谓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主要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这一比例又叫分配率,它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分配率越高,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所得份额越大.反之就越小.  相似文献   

18.
工业企业要进行物质产品的生产。必须具备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的要素。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资本论》第二卷)。这段话正说明任何社会形式的生产,都离不开劳动者,只有劳动者才是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创造者,它是生产过程中最基本并具有决定性的要素。要劳动就要支付工资,但工资在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实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商品,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却被歪曲为劳动报酬的形态,造成劳动都有报酬的假象,它体现着资本家为谋取最大限度利润和加强对工人榨取其剩余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私营企业主收入同普通劳动者收入之间的差距远远大于行业间劳动者的工资差别,是当前分配不公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矛盾。其根源在于鼓励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其引导和监管不力,造成资本过度剥削,资本积累过快而劳动大众相对贫困。有人以"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去抹煞不同阶级、阶层在生产资料占有以及在生产、分配中地位的重大差别,是经济学理论分析的缺失。应根据形势的发展重新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表现形式和作用范围。允许企业和行业间的劳动报酬保持一定差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分配制度、消除"平均主义"的积极成果,应该支持、维护而不能一概加以反对。  相似文献   

20.
初次分配的公平环境尚未建立,劳动报酬低,尤其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较低,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劳动者不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难以拉动内需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面对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正确处理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的关系,逐步降低税负,落实收入倍增计划,制定合理的工资涨幅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快速提高劳动报酬,是改变地区生产总值构成的有效途径,也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