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渔业自身污染是指在渔业生物的人工养殖生产中,残饵和鱼类代谢产物等所产生的污染,对渔业环境及渔业生物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2.
鱼类生活在水体中,它与周围的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生产者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条件,又要着力改造不利的环境因素,促使养殖鱼类健康快速生长。与龟类生长有关的环境因素诸多,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子。现重点浅述非生物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初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骤变及日夜温差变化较大,各种鱼类的肠炎病、赤皮病、腐皮病及鳖的自底板病等病害将扩大其危害,为了不影响全年的渔业丰收,要做好鱼类病害预防工作。同时,水产养殖户还应防范环境变化所引起的疾病,其主要防范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世界鱼类部门的变化情况,指出了驱动这些变化的力量,并分析了这些变化对于鱼类消费、生产、价格、贸易、环境和穷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水生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最近提出:生物与环境、生物之间都必须遵循动态平衡的相互制约,鱼类和其他水生经济动物(包括食用蛙、龟、鳖等)的养殖,应当把环境作为生理同生态协调的基础。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养  相似文献   

6.
口服药物治疗鱼病,就是将药物拌入饲料中制成药饵来进行给药,或者在投饵时临时将药物拌入饵料中,这种方法用药量少,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对鱼体不产生应激反应,是一种能发挥吸收作用的投药方式。但对于摄食活性生物饵料的鱼类和滤食性鱼类,不能摄食药饵,则可采用间接法来防治鱼病,即先将药物投放到饵料生物中,鱼类通过吞食饵料生物而摄食到药物,使药物间接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如鳜鱼、乌鳢、翘嘴红鲐、黄颡鱼等肉食性鱼类,如果不投喂配合饲料,仅投喂饵料鱼等活性饵料,则可采用间接法防治鱼病。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鱼儿离不开水”,与所有的生物均需要适宜的生存环境一样,水体是所有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进行水产养殖生产的过程中,水产养殖业者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创造适合所饲养鱼类生存的水环境,因为养殖水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养殖鱼类的生存状况,甚至关系到养殖业者最后能否获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养鱼先养水,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生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可以通过水体颜色、氨氮含量、底泥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相似文献   

9.
<正>在池塘养殖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变化时刻影响着鱼类的生活、生长与繁殖。应激是鱼类为维持其生命活动对外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如果应激反应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鱼类就会因能量消耗过大,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如何避免或减少鱼类应激反应对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笔者现将池塘养殖生产过程中较常遇到的鱼类应激反应与应对措施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低等脊椎动物,鱼类呼吸、摄食、繁殖、发育、生长、感觉、集群、洄游所需的环境条件与陆生动物完全不同,鱼类的生命活动是随水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及变化而维系动态平衡和不断变化发展的。鱼类种族的生存、繁衍与发展必须与外环境相协调,必须对外环境各类因子的刺激作出反应,克服由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危害。一、适应性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正> 水是鱼类的生存介质,水不仅直接影响鱼类本身,还会影响到饵料生物的组成、数量和分布。良好的水环境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物质基础,因此养鱼用水必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  相似文献   

12.
《江苏农村经济》2014,(5):47-47
当水温在5-14℃时,大多数鱼体神经激素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低,鱼类不喜欢活动与摄食,且饲料生物也缺乏;同时水温急剧升降,不仅会对鱼类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更会导致鱼类病害和死亡。因此春夏季水产养殖关键在于对鱼病的防治,主要要预防以下几种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养殖鱼类产量低,由于淤泥增厚增多、池底抬高,造成池塘的水体容量变浅变小,池塘水温变化增大,饵料生物的产量就会不稳定并随之减少降低,这些都不利于密养高产。  相似文献   

14.
正水作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它的好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鱼类等水生动物成活和生长。进入金秋季节,水温适宜,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摄食旺、生长快,鱼类的代谢产物在水体中也越来越多,池塘的生物耗氧量大增,水体中的氨氮等有毒物质随之增加,水质较难控制,对鱼的生长影响较大。常言道"要养好一池鱼,首先要养好一池水",因此抓好秋季水质管理显得极为重要,应突出一个"勤"字。  相似文献   

15.
发展池塘养鱼,必须研究养鱼技术,重视鱼类生活环境的研究。因为,鱼类的生存、生长、繁殖等与环境因素紧密相关,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生态平衡问题,本文就商品鱼基地的水、水温、溶氧量以及水生物与鱼类种群之间等生物因素作个初步探讨,请大家指正。从池塘整体看:鱼类种群在水域中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水域中其它生物和非生物  相似文献   

16.
<正> 夏秋季节是鱼类生长旺季,池塘载鱼量明显增大,且受投饵、施肥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池塘内环境变化较大,从而又影响鱼类的生长,影响鱼产量。因此,抓好夏秋季节的鱼塘管理至关重要。 一、加强水质调节。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夏秋季节水温高、天气变化大,加之投饵、施肥量增大,鱼类排泄物也增多,水质容易恶化,故应加强水质的调节。水质的好坏可通过观察水色加以辨别,通常水色呈  相似文献   

17.
一般中低毒农药对稻田养鱼不会引起毒杀,如果超过正常用量,重者会引起鱼类中毒,轻者也会影响鱼类正常生长发育。但对某些在环境中消解较为缓慢的农药,则应考虑到鱼类体内造成农药积累慢性中毒。杀虫双室内毒理测定为鱼类低毒,在稻田使用后被土壤吸收性能弱,而随水迁移性能较大,在水中降解缓慢,可在鱼类内脏和鱼体中积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鱼类生长。因此中稻田在应用杀虫双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William W.L.Cheung等发表于2009年出版的<鱼类与渔业>1-17页"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预测"一文的译文.译文作者阐述了通过气候变化可以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改变鱼类品种.但是,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目前在全球范围还寥寥无几.本文以1066个生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分布范围为例,应用最新的生物气候分室模型,预测了截至2050年伞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预测表明,在近极地、热带半封闭海域,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大量土著晶种消失.同时,外来品种侵入,尤其在南、北极海域侵入程度更大.这导致现有生物多样体中60%的品种发生戏剧性变化,这将意味着生态系统被潜在破坏而导致生态失调.这些预测町以成为未来分析研究的假设.  相似文献   

19.
辣蓼草,又名蓼子草、斑焦草、白蓼菜等,广泛生于路边、水井边、田边、溪沟边以及房前屋后湿润的地方。其茎、叶用于防治鱼类烂鳃病、肠炎病、水霉病、锚头鳋病,效果显著,且对鱼类无残毒,也不会影响鱼池饵料生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正判断养殖水质的好坏,可以从生物环境和理化环境两个方面进行。生物环境比较多变,受制因素较多,最常见的是水色、肥度等问题。理化环境是我们通常比较好掌握的,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常测指标来一般性地判断一个水体的理化环境是否适宜养殖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