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蔷 《财会通讯》2004,(8):38-39
一、企业概况 前山毛巾是由日本前山株式会社、力九商社株式会社共同投资设立的外资企业。企业成立于2001年8月,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经营范围是高级毛巾制品的生产及原纱的漂染、针织服装及其他针织品的加工、来料加工。该公司于2002年1月1日进入生产经营期。2002年度全年主营业务收入7亿元(人民币,下同),2003年度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至15亿元。前山毛巾产品  相似文献   

2.
龙筱刚 《企业经济》2002,(5):120-121
分析性复核是指通过对被审计项目有关内容的对比和分解,从中找出各项目之间的差异及构成要素,以揭示其中有无问题,为进一步审计提供线索的一种方法.我国在《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中,具体规范了分析性复核的使用.但是我国注册会计师界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不能大胆运用,往往将分析性复核的"分析"重点忽视了,而将精力只用于"复核"上,结果使得注册会计师陷入烦闷的重复计算中,没有发挥分析性复核的优点和重要性.本文就此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3.
4.
一、分析性复核程序在编制审计方案阶段的应用 编制审计方案阶段,运用分析性复核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揭示其财政财务收支中可能存在的重要错误,确定其他审计步骤的性质、时间、范围和重点,从而作为制订科学的审计方案的指导,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人员的随意性。现行的审计工作程序从审前调查、拟订审计实施方案、送达审计通知书、实施现场审计、撰写审计报告到做出审计处理决定等,对审计人员来说已不陌生,但如何在审计的全过程正确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还需在审计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中找到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5.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各项经济指标中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经济信息的异常变动以及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因此,分析性复核实质上就是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数据信息之间、数据信息与非数据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关...  相似文献   

6.
分析性复核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性复核又称“分析性测试”或“分析审计”、“比较审计”。是审计师在审计实务中常用的一项技术方法。1980年颁布的《国际审计指南》将分析性复核确定为审计计划阶段和报告阶段必用的测试方法,我国在2004年2月起施行的《审计机关分析性复核准则》中,具体规范了分析性复核的使用。但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大胆运用。没有发挥出分析性复核应有的作用。其关键原因是对分析性复核的优点和重要性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在审计中如何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下就此作出尝试分析。  相似文献   

7.
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的重要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一、分析性复核在审计应用中的目的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在审计计划阶段,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性复核便是一种了解的有效方法。审计人员一般是以以前年度的审计结果为基础编制审计计划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性复核作为一种取证手段,已在《独立审计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中加以确认。为规范分析性复核的运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96年12月26日发布了《独立审计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即在审计规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阶段均涉及分析性复核。在审计实务中,分析性复核的运用尚处于比较零散、不系统、不规范的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在审计方面的研究多侧重于纯理论的探讨,忽视具体操作规范的研究,针对于分析性复核而言,至今尚…  相似文献   

9.
10.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金额,比率或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的重要财务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的实质是通过分析资料之间的相互联系或逻辑关系,找出异常变动或重大差异,并就异常变动和重大差异形成原因做出实质性的测试或解释.对于异常变动项目或重大差异,应引起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警觉,需要重新考虑其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必要时应追加适当的程序,以获取相应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候疆 《新疆财会》2009,(6):54-55
一、关于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金额,比率或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一)对财务报表的整体分析审计人员取得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后,首先,需要对下列内容进行分析:(1)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所有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即分析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所有项目当年未审数与上年(已审)数所占的结构百分比,以及当年比上年增长的绝对值、增长比例和结构变动的百分比。(2)计算各种财务比率,再将其与预期比率进行比较。常用的财务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资本对负债比率、利息保障系数、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报酬率等。(3)将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财务数据与行业平均数据比较。(4)将企业实际数据与企业预算数据相比较。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分析有助于审计人员更好地了解客户用等等。通过对这些项目当年未审数与上年已审数的增长变动金额和增长变动比例的分析,并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对超过某一特定比例的项目进行分析说明,看其是否有合理的解释。如果审计人员无法对某一项目的异常波动找到合理的解释,通常情况下审计人员会怀疑该项目可能存在着错报、漏报等情况,审计人员需要实施替代审计程序或扩大审计范围。例如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主营收入是衡量上市公司经...  相似文献   

15.
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计单位重要的比例或趋势,包括调查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注册会计师在搜集审计证据、形成审意见过程中需要运用的重要程序和法,它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占有极为重的地位。一、分析性复核程序在审计计划阶的应用在计划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使用析性复核的程度及范围,取决于被审单位的规模和业务的复杂程度、资料可获得性及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常,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以下方法来认计算与比较对象:1、简易比较。简易比较是指将本期额或比率与以前年度的相关数据或他相关数…  相似文献   

16.
分析性复核在审计中的运用李星分析性复核是一种基本的审计技术方法,它是审计人员通过对比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各种财务数据和其他经济数据,来取得审计证据,做出审计结论的方法。分析性复核的运用十分广泛,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审计项目,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特定情况...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性复核,是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者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的行为,是通过对被审计项目有关内容的对比和分解,从中找出各项目之间的差异及构成要素,以揭示其中有无问题,为进一步审计提供线索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分析性复核方法的含义 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绝对数或比率与相关非财务信息、财务信息进行比较,发现会计报表重大差异的审计方法。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遵循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外部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在信息上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处于明显的弱势。注册会计师若仅仅局限于具体的账簿,通过具体的实质性测试来发现重大的错弊,往往是事倍功半。但若注册会计师多作一些比较、分析,对会计报表的整体与各会计要素的合理性总体上进行把握,往往能很快发现重大错弊的端倪,从而大大提高审计的效率与效果,降低审计风险。在审计实务中,经常会出现注册会计师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审计,但一些重大的问题未发现的情况,即用常理性的知识就可判断出报表的错假,而注册会计师却未发现的重大错报,其部分原因就是缺乏对分析性复核方法的正确运用,如琼民源事件等。正确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对于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规定,注册会计师可将分析性复核程序运用于审计计划和审计报告阶段,也可运用于审计实施阶段。在会计报表审计的计划、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中,注册会计师可根据具体目标对运用程序、方法和层次作出选择。下面就其在审计三阶段的运用加以阐述。一、在审计计划阶段的运用在计划阶段运用分析性复核的目的主要是使注册会计师更加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确认资料间的异常变动和意外情况,识别财务与经营弱点,确定具有潜在风险的审计领域,引导审计资源,计划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