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模型是专利资产定价研究的重要内容。考虑技术、市场、竞争和法律因素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建立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以技术价值评价指标为基础,建立专利技术质量评价模型,对中国科学院1985-2013年获得美国授权的专利进行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母子公司协同效应评价的一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子公司协同效应的评价问题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构建了母子公司协同效应的量化评价模型——战略协同、文化协同、人力资源协同、供应链协同及财务协同作为母子公司协同效应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均有多个二级指标对其进一步解释。使用本模型可测量母子公司协同效应的实现程度,为提高集团协同运作水平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公共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基础设施公共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划分为工程措施类安全风险、非工程措施类安全风险指标、社会经济基础指标和安全事故损失类指标,提出了基础设施公共安全风险能力与脆弱性评价风险评价模型和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以及公共安全风险评价的危险指数方法和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是开展旅游活动、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科学的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在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基础上,参考了其他评价方法和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选取重要评价指标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建立阆中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探讨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评价各个环节,并选择了典型的阆中旅游景点(区)进行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阆中古城旅游资源评分为90.7分,属于优秀旅游资源,应当优先开发。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区域新产品开发的绩效进行全面有效的测量,从区域新产品开发绩效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出发,确立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是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绿色建筑行动中的关键和困难环节。基于协同视域,从激励体系有效性和激励实施有效性双维度出发,考虑激励要素协同、激励过程协同、市场供需主体协同意愿等因素,构建协同激励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指标间相互影响关系,运用ANP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结果分析,为政府优化整合激励资源、促进市场整体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7.
因子分析模型在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竞争力是当前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新方向,它作为现代财务学科体系中一个新的领域,为人们认识和发展财务学提供了新思路。财务竞争力综合测评模型是分析竞争对手的重要工具。通过因子分析模型建立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和公共因子变量, 并以我国部分上市汽车企业作为样本,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综合评价指标可以用来评价竞争对手在行业中的地位, 公共因子变量可以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为企业制定正确的财务竞争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详细分析了科技进步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业科技进步评价系统,包括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指标的计算模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工业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汽车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汽车价格逐年下降,但由于市场对新车型的需求日益加大,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生产和研发成本,汽车成本一直呈攀升趋势。这为汽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协同开发汽车产品提供了巨大前景,但在协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和损失也需要有效监控。本文介绍了协同开发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汽车产品协同开发的必要性和主要风险,并提出了层次分析法来进行风险评价,以期加快我国汽车产品协同开发的进程,促进风险评价体系的系统化构建。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改进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最终发展水平。由于高等教育产品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因此,经济效益量化有其独特之处。根据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点建立了较为科学的指标体系,运用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该模型一是通过指标值的正交变换消除了指标间存在的信息重叠,二是采用信息熵的客观赋权法来减少在评价过程中对主观的依赖。  相似文献   

11.
张超锋 《经济师》2012,(9):186-187,189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达州实际,从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四个评级因素方面构建了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在建立评价模型过程中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均值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采用加权函数法给出了达州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一种不确定因素量化的模型。通过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风险研究,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把企业并购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量化,建立风险定量分析模型,把企业并购风险数值化,有利于企业分析并购风险的大小、并购决策的优劣,从而进行有利于自身的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3.
合理的绩效评价是落实电网企业全员绩效管理的关键.针对电网企业绩效评价指标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以及评价对象难以精确界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ANP的绩效协同评价模型,对电网企业全员绩效进行评价研究.首先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克服了传统评价法难以反映指标问相互关系的不足,得到的权重更切合实际.然后构建了基于ANP的模糊多层次评价(Fuzzy)模型,以此评价具有不确定性的电网企业员工绩效.最后借助Super Decisions软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F-ANP的电网企业绩效协同评价模型新颖有效,能够对员工绩效进行有效区分,进而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符合电网企业全员绩效管理需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异质性知识团队协同效能评价的问题,首先界定了异质性知识团队和团队协同效能的概念,并对异质性知识团队协同效能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运用Dephi法对团队协同效能一级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得出5个一级指标:成果数量和质量、成员协作满意度、能力提升度、团队未来生存力、经费使用合理性;最后设计出团队协同效能的二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1990~2001年我国铁路运输效率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运输效率评价是对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 ,而因子分析方法正是解决多指标评价的理想工具。通过分析因子分析原理 ,选取收入利润率等八项指标 ,以 1990~ 2 0 0 1年统计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原始样本 ,建立因子分析模型 ,并根据综合得分对铁路运输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铁路运输效率评价是对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而因子分析方法正是解决多指标评价的理想工具.通过分析因子分析原理,选取收入利润率等八项指标,以1990~2001年统计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原始样本,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并根据综合得分对铁路运输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在探讨了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状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理,构造了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基于OWA算子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根据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不可定量性和不可知性,提出利用语言标度与灰度相结合的评价标度进行评价,从而建立了一套科学可行的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最后给出了提升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创业机会的识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识别、开发和评价三个方面,其中机会评价贯穿于整个过程中。本文建立在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领域现有的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Timmons的机会评价框架,通过对中国创业者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中的经济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认为,Timmons机会评价框架中经济因素的11个单项指标中,最重要的是现金流。  相似文献   

19.
地区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15(1):60-61
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地区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个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多种方法运算,求出各级指标的得分和排序,对数据来源有关指标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高耗能产品是我国工业的基础性产品,是推进工业循环经济战略的重点和关键。产品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其价值流的增值。高耗能产品的价值流是高耗能企业以及高耗能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探讨了产品价值流模型,构建了高耗能产品的价值流评价指标体系。以某高耗能产品为例,运用价值流及其评价模型分析了该产品生产流程实现的循环经济综合绩效。结果表明,高耗能产品的价值流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反映其价值增值状况,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为研究高耗能企业或产业的循环经济综合绩效提供一种微观分析模型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