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货币政策:评论意见与调整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从2002年起进入本次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在2004年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周期形态转换后,在2005年与2006年继续呈现强劲扩张趋势。随着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实行,其选择性的需求紧缩效应逐步显现,总体经济景气从2006年下半年起开始转折下行。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在将CPI指数上涨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时实现10%以上的实际GDP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从2002年超重新开始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至2003年已经完垒结束1998年以来的通货紧缩惯性,实际经济增长速度恢复到历史平均水平。在进入2004年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扩张倾向并快速增长,然而重要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短缺的瓶颈制约问题日益突出,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规模过快增长的不稳定因素不断积累。为此,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方针指导下,  相似文献   

3.
《新金融》2005,(1):5-6
2004年,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增长。2005年我国经济将走出怎样的轨迹?市场化改革将如何走?贷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稳健”该如何解读?通贷膨胀将是温和的还是加速的?形成加息周期的可能性有多大?人民币汇率将何去何从?针对这一个个“谜团”.本刊特邀五位名经济金融专家,在此一同阐述他们的高见、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评论意见与调整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取向、积极操作、市场原则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确立了扩大国内需求的长期政策指导方针,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拉动了国有投资需求与非国有投资需求、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以及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从2002年起,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加速,经济景气强劲复苏,重新进入经济周期扩张阶段。2003年,中国经济继续稳步扩张,即使受非预期的非典疫情的负面影响,仍然表现出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相配合的良好格局。预计2004年,中国经济景气将能够实现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即实际GDP增长速…  相似文献   

5.
杨碧云  易行健 《新金融》2009,(10):17-20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美联储新任主席本,伯南克教授的货币政策思想--最优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系统的总结.一是灵活的通赁膨胀目标制,二是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三是美国的最优贷币政策框架选择.最后本文对伯南克的货币政策思想进行简要的总结并从中引申出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选择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政策,始终为社会多个方面高度关注。当前,央行执行的贷币政策应当怎样概括?今年下半年以来至10月26日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提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为两大政策错位严重,两大部门配合不默契,改革进度不协调,二者在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上的配合也存在诸多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既有历史和现实因素,也有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货币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的特点、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的新的局限性,以及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效果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从经济周期波动角度,分析归纳了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四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和成效;其次,再对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率和物价水平衡量)进行实证分析;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家》2009,(3):156-160
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15%的存款准备金率。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2008]13号),在利率、期限、项目资本金方面做出特殊规定,以引导有关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支持政府主导的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进一步发挥金融机构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失业一直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如何影响银行的信用规模,进而对国内就业产生影响,得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影响国内贷款规模,国内贷款的变动可以滞后两期对就业产生冲击的结论。笔者认为,只要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就可以积极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2.
郭豫媚  戴赜  彭俞超 《金融研究》2018,462(12):37-54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的发展,中国货币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也不断提高。基于2008年1月-2017年6月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本文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总体而言,基准利率是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主要因素。分时间段看,贷款利率浮动限制放开之后,货币市场利率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显著提升;基准利率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影响略有下降,但仍然占主导。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微观机制进行探讨后,本文发现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变化是中国利率传导效率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资金来源和市场利率波动均是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传导效率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就如何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对完善价格型货币政策体系以及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常见研究视角和常用研究方法两个角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展开综述。通过综述本文发现,参考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模型设定思路和量化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S-VAR模型作为重要工具的相关研究中存在的诸如价格之谜和产出之谜等问题,而且其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更有利于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司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有关学术论文曾获中国孙冶方经济学奖,并多次获中国金融学会全国优秀论文奖。2002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条件与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南方金融》2008,(4):24-27
对几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利用是否有效,取决于市场失衡的程度与开放的程度以及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机遇。目前我国新兴市场资金流动与各市场间的联系主要受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作用的引导,而不是利率传导。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机遇并非仅发生在商品市场,更发生在资本市场,汇率传导机制的作用虽然影响了出口,但是目前却更有利于资本输出下的海外收购与兼并,从而降低了通货膨胀传递下商品市场的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16.
2010: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中国货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2009年的主题是信贷高增长,那么2010年的关注点无疑就是通胀。通胀预期的恐慌也早已伴随着前期释放的巨大流动性充斥全国,那么,事实到底如何?本文将在此为您详解细数。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和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及信贷政策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和执行有效的信贷政策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21年12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稳中趋松越发明朗.本文主要分四个层次对2022年我国货币政策的空间进行展望:一是货币政策宽松的必要性之来源;二是货币政策宽松的工具如何使用,并对降准、降息的空间进行定量评估;三是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如何打开;四是货币政策宽松基调之下,人民币汇率将如何助力调节货币政策的内外平衡.结论是:2022年我国货币政策兼具宽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款准备金率仍有1~1.5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降准,即可带动实体经济付息压力下降;而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以类似2016年的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则还需降息10~15个基点.因此,货币政策需要"多措并举"支持实体经济,并避免我国宏观杠杆率再度过快攀升.  相似文献   

19.
过去十年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稳健",然后转为"从紧",最后改变为"适度宽松"。本文作者认为我国在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后,依旧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既有货币政策本身的缺陷与不足的问题,也有许多因素超出货币政策影响范围的问题。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2009年就必须延续2008年的货币政策基调,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对中国货币当局的政策反应函数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国货币当局除了按照泰勒(Taylor)规则对通胀偏倚和产出偏倚作出反应之外,还对美国货币政策变量作出反应。这表明,中国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考虑了国际博弈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