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20日,浙江省乐清市象东社区召开了社区居民民主恳谈会,“象东圆木”民间工艺发展项目、“增爱夕阳”社区增能项目、“共筑和谐”象东社区调解服务等3个服务项目的负责人用PPT介绍了项目背景、目标、实施方案、预期收益等内容,居民们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社区居民海钰说:“社区调解确实很有必要,但必须加强调解人员的业务培训,此外,调解还需多部门的介入与配合。”海钰的话音刚落,居民元鸣马上接过话筒说:“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易引发纠纷,因此要加强宣传工作。此外,现在各村都有不少外来务工者,外地人打架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调解协会也应参与调解,维护社区和谐。”  相似文献   

2.
高丽 《企业导报》2014,(19):57-58
"农转非"是中国户籍制度中的特殊现象,指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农民因征地、小城镇户籍改革、投靠亲属、外出务工和升学等多种原因,由农业户口转入非农业户口的简称。其中,由于城市开发而失去土地、土地部门通过办理建设征地而形成的"农转非"人群,即"征地农转非"居民;国家对于"征地农转非"居民的补偿安置小区,即"征地农转非"型小区。农转非社区居民在失去土地,住上楼房后的生存现状有没有得到改善?根据我们调查团队在洛阳市的8个农转非社区进行的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农转非社区的居民生存现状不容乐观。这既与社区居民有关,也与社区治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社区”主要是指由居住在一定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是由一定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生产或生活设施、一定的组织和行为规范,以及居民的社区意识等等要素所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如果按照形成方式进行分类,有法定型社区和自然型社区之分。前者是指根据行政管理需要设置的,具有法定地位和法定边界的社区。后者则指自然形成且无法定界限的社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物业管理》2010,(12):41-41
社区文化 为满足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住户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司把每年不少于4次大型社区文化活动纳入小区物业管理超标准服务合同中,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中秋晚会”、“元宵慈善义卖”、“欢乐圣诞”等国际化大型社区活动。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丰台区双石一社区成立于2014年4月,社区所辖顶秀金石家园是一个回迁小区,居民中85%以上部是石榴庄村转居人员,具有老年人多、待业人多、居民间熟人多的“三多”特点。熟人社会的天然优势为社区各类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居民们长期依赖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形成的“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唯我独尊”的意识也给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很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立兄 《乡镇论坛》2011,(17):19-19
在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的六个社区,每月20日举办的“居民讲坛”,已成为为居民答疑解难的“金话筒”。社区党委邀请在法律、医学、教育、摄影等方面有一定专长的社区志愿者作主讲人,开展维权、保健、摄影等主题讲坛活动,让居民受益匪浅。现已举办居民讲坛280多场,培训居民15000多人次.各个社区将授课的全程录像并刻成光盘,发放到有需求的居民手中。  相似文献   

7.
大国治理的根基在基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居委会的建设情况已经成为衡量治理能力、民主法治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城市中社区居委会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自治性”,代表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另一方面是“行政性”,表现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单向度。我国社区居委会工作由于传统体制影响等原因呈现出行政化态势,这种行政化倾向会直接影响居民自治和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8.
“议行分设”与业主委员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2年底,根据民政部下发的文件精神,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部分试验区开始对所管辖的社区居委会进行改革,产生了一批“议行分设”的新型居委会模式。据介绍,所谓“议行分设”制度,就是把社区居委会组建为议事决策层与执行层分开的社区自治组织形式。社区议事决策层由社区成员直接选举或居民代表选举组成,作为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工作机构,是社区内最高权力组织的常设机构,代表居民行使社区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权力。议事层人员是兼职的,是不领取报酬的社区志愿者。社区居委会的执行层是由议事层按相应标准和程序…  相似文献   

9.
方亚琴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7):98-102,111
居民社区参与是当前社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对于居民社区参与的意涵到底是什么,是社会控制体制在社区这一日常生活场域中的延伸,还是公民社会与公民自治的发轫,不同的理论模式、不同的理论视角、不同的解释路径对此莫衷一是。本文对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下的公民社会视角和社会控制视角以及行动制度模式下的制度制约视角和理性选择视角下的居民社区参与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把社会互构论作为一种理解和阐述居民社区参与的新视角,试图在社会与国家以及行动与制度的相互建构、相互型塑的关系中理解居民社区参与的社会意涵。  相似文献   

10.
“参与式治理”是我国城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公民参与社区治理也是我国社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伴随住房市场深化改革,我国城市的住房获得路径逐渐多元化,社区制度环境也呈差异化发展。在此背景下,住房获得路径的异质性如何影响我国公民参与社区治理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本文采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的社区治理数据,使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市场、国家和家庭三种住房获得路径下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社区治理合作生产中,居委会作为常规生产者,其治理效能、信息透明度、干部回应性显著影响居民作为“消费生产者”的社区治理参与意愿;在三种不同住房获得路径下,居民的社会经济背景与社区治理参与意愿的作用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若干住房获得路径差异化背景下促进我国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琳 《中国就业》2022,(3):26-27
<正>“有困难,找杨姐”是重庆市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大家口中的这位“杨姐”,正是团结坝社区的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杨春敏,同时也是党的十九大代表,2018年“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全国第五批岗位学雷锋标兵。杨春敏所在的团结坝社区位于沙坪坝区双碑嘉陵江大桥西引桥下、轻轨一号线磁井线中段,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辖区居民5111户,人口10615人。  相似文献   

12.
“单位制”社区作为我国特定时期的组织模式,在城市发展前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制度的转变,社区空间逐渐从单位组织中脱嵌,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影响下形成了大量“后单位制”社区。此类社区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城市问题,存在较大风险。社区韧性是能够帮助社区自身对风险进行预警、响应和恢复的多种能力合集。首先,基于“后单位制”社区特征,从客观建成环境和主观能动性两个层面梳理现状问题及风险因素。其次,基于社区韧性理论和既有韧性评估研究,从社区资本和居民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后单位制”社区韧性评估体系,并运用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再次,以哈尔滨市的3个“后单位制”社区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3个社区的韧性平均水平一般,居民能力得分略高于社区资本得分,存在物质资本冗余性不足,社区风险应对设施不完善及居民抗扰性弱的问题,但社区居民拥有较为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居民自治,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最后,从明确权属问题、社区空间微更新和社区居民公共性重建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以期推动社区韧性理论在“后单位制”社区中的实践,并为同类社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咨讯     
居民满意度将成考核社会和谐首要指标在中英(重庆)构建和谐繁荣的社区论坛上,国家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王金华副司长表示,我国正在研究制定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国家将会有和谐社会的量化标准,居民满意度将是考核社区和谐的首要指标。”王金华在会上作了《我国和谐社区建设的现状及其构想》的发言。到2006年底,我国共有社区居委会80717个,政府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向社区延伸,但目前社区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平均每个社区要承担60多项,有的社区多达100多项。“卫生、教育和安全等公共服务很多都交给社区居委会,这些都应该是政府部门触及的。…  相似文献   

14.
街道是政府直面社会的最前沿窗口与最基础平台,而街道内部“三个中心”之一——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则承担着街道面向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的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职能。原来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存在着业务量忙闲不均、人员编制较臃肿、特定时间居民向特定窗口申请服务等候时间长等现象,不利于社区服务效率的提升及居民满意度的提高。本文试从优化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业务流程,改进工作效率,由“一门式”受理向“一口式”受理转化的角度,对社区的事务受理中心部门业务流程作一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智慧社区”的服务对象智慧社区应该服务哪些用户,每一类用户的需求都不同。乐生活在做智慧社区战略规划的时候,就分析了在智慧社区周边的用户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第一类用户是业主。区别于互联网企业和其他企业按照年龄、收入等区分用户,而研发提供不同产品的方法。社区居民是按照家庭为单位来聚焦需求的,因此我们称之为“宗主”,根据家庭需求我们将用户主要分为: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房地产》2022,(16):8-9
<正>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关于完整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方面的政策,可见对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以及城市环境的重视程度。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理念,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手段,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社区和城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视觉     
《中国总会计师》2011,(6):158-159
颂歌献给党 6月21日,石景山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歌会——“颂歌献给党”在北京市石景山体育馆举行.来自驻区机关、部队、院校、社区居民等数千人参加了红歌演唱活动。  相似文献   

18.
重大疫情期间全封闭管理下居民生活物资配送具有种类多、配送地域分散、体量大、运输道路受限等特点,使得物资配送管理面临一定的挑战。为此襄阳市实施了社区配送,分析了该市配送模式由居民零散配送到社区配送的转变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确定配送模式构建主体要素、建立“集中—零散”相结合的社区配送体系两个方面提出社区配送模式优化方案,以达到保障防疫期间居民日常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今,居民老龄化严重的老旧社区普遍存在(简称“双老”社区),居住密度大、老龄人口比例高、公共空间与设施配置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社区老人对公共休闲空间的使用需求。在一些管理较为松散的社区内会出现居民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的现象,通常以自发搬置座椅、搭遮阳棚等方式呈现。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简称“自建空间”)是在公共空间资源不足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是居民日常生活及其空间实践的见证,其背后居民需求与物质、社会空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值得深入探究。以广州越秀区某“双老”社区为例,分析居民自建空间的布局特点及环境特征,对比既有公共空间,探讨居民自发建造行为与公共空间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关键要素对相同类型空间提出更新设计策略,以此为“双老”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以居民使用需求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基础;同时,将居民自发微观建造行为视为使用者的空间权利,通过关注日常建造行为将建筑学研究视角从单一物质空间转向与人互动的社会空间中。  相似文献   

20.
<正>“物业+养老”是切实可行的社区长者服务模式,期待更多社区及物业服务企业加入进来,共同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拓展物业服务范围,满足居民多样化居住服务需求”。探索和实践“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是满足居民多样化居住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在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探索思考如何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是行业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