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锡明 《金融会计》2013,(12):40-45
支付系统作为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和货币市场提供的公共支付清算平台,承载着各种跨行支付业务和货币市场交易的资金清算功能,是国家支付体系的中枢。支付系统的资金流动性管理,是支付系统参与者的核心任务,也是中央银行防控支付清算风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着重分析国内支付系统流动性管理现状,借鉴国外支付系统流动性管理经验,提出加强支付系统流动性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唐珊 《金融纵横》2009,(11):60-63
近年来,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为全社会提供多元化的支付清算手段,随着支付系统业务种类日益丰富,其资金量日趋增大,银行机构对清算账户流动性监测和管理难度也逐渐加大。本文以江苏省银行机构为调查对象,分析支付系统现行清算账户管理模式下,银行机构对清算账户监测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进一步加强清算账户流动性管理,切实防范支付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6月底前,人民银行总行全面升级推出了更全面高效的第二代支付系统,由一代支付系统的"多点接入、多点清算"转变为"一点接入、一点清算"的管理模式,给基层人行履行支付清算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二代支付系统给基层人行支付清算工作带来的变化第一代支付系统从网络,系统功能结构和业务运行管理等方面,遵循的是两级中心,两级网络和两级管理的原则。第二代支付系统上线后,清算账户的开立和管理、流动性和支付系统风险管理,商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管理是支付系统参与者的核心任务,也是中央银行防控支付清算风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国内支付系统流动性管理现状,以及国外支付系统流动性管理经验,尝试从流动性节约机制(LSM)的引入以及参与者内部管理行为角度,提出大额支付系统流动性管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二代支付系统上线后,全国支付系统参与机构均实现"一点接入,一点清算"。"一点清算"模式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沉淀需求小,能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流动性风险。但同时存在流动性风险集中在总行,风险点发生变化等问题。本文旨在研究"一点清算"模式下流动性风险的变化,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建议。一、二代支付系统流动性管理措施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是支付系统中某个参与者在预期的时间没有足够的资金清偿其在支付系统内的债务所构成的风险。流动性  相似文献   

6.
支付系统变革对银行流动性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付系统是支撑一国经济活动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金融风险传递的主要渠道。本文在研究分析支付系统流动性短缺风险的基础上,分析了银行间支付系统创新对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从而要求有支付清算业务的银行必须在创新支付系统中研究从事日内流动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任立新  李承原 《会计师》2012,(14):11-12
<正>支付系统是一国支付清算体系中的主干线,因此它处于金融市场的核心地位。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是在支付过程中参与者无法按期履行合同的风险,具体指系统参与者不能于到期日结清全部负债的风险,但是并不意味着参与者因破产而无法偿还,只是拖欠资金而不能及时结清。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是金融机构自身产生的流动性问题,而流动性风险管理一直是金融界的难题。那么强化支付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规避流动性风险是中央银行和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美国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管理美国支付清算系统包括由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经营管理的联邦电子资金转账系统(FEDWIRE)和纽约清算所协会经营的清算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银行第二代支付系统将于今年6月末起在全国各商业银行陆续部署上线。文章回顾了二代系统建设背景,介绍了二代系统的特点和创新的流动性管理功能,分析了其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促进作用及带来的挑战,并就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流动性管理框架和机制建设、提高对二代系统的适应和运用能力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进行归类和总结的基础卜,研究对比借鉴了美同两大支付体系(联邦储备通信系统Fedwire和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多年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实践和经验.分别从强化风险意识、制定损失分摊原则、建市风险评估机制和创新风险防范工具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我国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小额支付系统采取定时清算的方式,业务的转发和资金的清算不同步。转发支付指令在前.资金清算在后,这样的模式容易产生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因此,小额支付系统的风险管理主要针对信用风险和流动风险。其中信用风险体现为系统中某个当事人既不能在预期时间也不能在以后的任何时间完全清偿其在系统范围内的债务所构成的风险。为控制信用风险,小额支付系统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引入了净借记限额这一信用风险控制概念,采用以中央银行为直接参与者设置净借记限额的风险控制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金融会计》2006,(12):24-25
大额支付系统建成运行之后,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的重点由电子联行系统的转汇业务服务转向大额支付系统参与机构的组织管理、安全运行维护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支付系统中潜在的各种风险,已成为我国中央银行防范与管理支付系统风险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2.
大额支付系统运行后,为防范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人民银行总行对国家处理中心(NPC)管理的清算账户的日间余额不足做了充分的应对准备,通过开设清算窗口时间、设置日间透支额度、自动质押融资等方式,有效防止了清算账户的透支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在阐述支付清算系统运维风险基本范畴、内容和防范要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和探讨建立支付清算系统业务连续性管理(BCM)机制和制订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的内容、具体实施步骤和主要技术要点,包括业务连续性计划和技术层面的灾难恢复(DR)等,并简要介绍海内外支付清算系统BCM工作实践及其启示,为我国支付清算体系BCM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交换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建立为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支付清算渠道,加速了社会资金周转,并巳成为人民银行掌握全国宏观经济信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支付清算体系安全、稳定运作关乎国家经济金融的安全及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防范支付清算体系的流动性风险是确保支付清算体系平稳运行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的特点和成因,确定提高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的原则,进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银行体系流动性问题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的热点,充足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也是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现代化支付系统上线运行后,流动性管理日益成为影响支付系统支付清算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中央银行的视角出发,介绍了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江苏省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支付系统发展对银行机构流动性的影响,指出当前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央行正在建设的第二代支付系统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央行支付系统应用的介绍,阐述央行支付系统的清算要求及高效运行对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以及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提出建立存款保险金制度的设想,旨在提高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管理,有效实施货币政策,防范支付清算风险,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机构动态     
正花旗中国接入国内第二代支付系统8月11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花旗中国")宣布其已成为上海地区首批加入中国第二代支付系统(CNAPSII)的外资银行成员。CNAPSII是央行投入建设的新一代支付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国际化支付报文以及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且具备强大的信息管理与数据存储处理能力,在高效的运行维护机制的基础上,提供灵活的机构接入方式和资金清算模式,实现更加全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功能。同时,第二代支付系统支持新兴的电子支付  相似文献   

18.
刘萍 《新疆金融》2008,(3):55-56
大额支付系统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应用系统和组成部分,大额支付系统在加快资金清算速度、增强资金流动性、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商业银行、客户普遍认可。但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和资金汇划渠道的更新,大额支付体系中支付系统、操作系统、运行环境、内控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9.
支付清系统是我国经济金融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安全和效率对于经济金融运行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第二代支付系统的上线,对商业银行现有的清算模式、营运管理、流动性管理以及客户支付服务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天津市地方性法人银行调研为基础,通过对第二代支付系统上线对商业银行影响的深入分析,进而提出了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有效改革、转型,以适应新变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额支付系统作为国家核心金融基础设施,其流动性管理是中央银行履行提供金融服务、实施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前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大额支付系统经受住了由其带来的外汇交易结算量和结算额猛增的考验,运行稳健可靠。我国的大额支付系统继续保持了安全、高效运行,但在流动性风险防范方面,在系统功能、监管合作、价格机制等几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