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有HR向笔者咨询关于工时计算方面的一些问题,笔者发现,"工时"问题看似"小事儿",但在服务行业里还是极其普遍的, HR有必要对相关规定有一些了解和掌握.在此,笔者将其中比较典型的几个问题整理出来,供业内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11月——HR培训与认证的又一个高峰,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无论是政府组织的还是民间组织的,无论是冠以"国家职业标准"的还是冠以"注册国际标准"的,一个个HR认证堪称"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想通过认证"武装"自己的HR们又该怎样选择呢?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尽管从政府到学校,从咨询公司到培训机构,为推动人力资源的发展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无论是课程内容开发还是师资能力水平,在整体上都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甚至可以说差强人意。因此,此类认证或培训对于很多HR从业者来说就成了"鸡肋",诟病之声不绝于耳;HR取得的证书在很多情况下也不被企业看重。在目前的HR培训和认证市场上,既然无论怎样选择都会存在无可避免的缺憾,那么HR是否应该放下"如何选择"的问题,换个角度看待"如何武装自己"。  相似文献   

3.
能力不等于价值 关键点:适者生存 记者:看过您的履历,很嫉妒您的"少年得志".要知道,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快四十岁还在做人事专员的.记得一位招聘经理向我恶狠狠地抱怨:前世杀了人,今世去招人.时髦的"人力资源"取代人事管理,高层领导"传话筒"蜕变为CEO的战略伙伴,"人力资源"如日中天之势为各行瞩目.然而,人力资源的火爆并没有给HR带来滚滚财源,而且少有HR能够突破头顶的天花板,顺利进军公司的核心决策层.曾看过一项调查,在企业的八大职能部门经理人薪酬排名中,HR的薪酬位居倒数第二,仅在行政之前,明显低于市场、生产、研发、技术、销售与财务.而且HR的流动率高得惊人,不少企业的HRD更换频繁,这样就从源头给企业用人方面造成很大的损失.您能现身说法,为HR提供一些经验吗?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人力资源·HR 经理人>的法律专家: 您好!我是一家事业单位的HR,我单位的一名员工在4年前出国(不是公派)一直未归,该员工出国2个月后,单位按制度规定将其档案转至街道.员工出国期间,双方一直没有联系.  相似文献   

5.
可能在很多快速成长型企业中的HR都曾面临过本文案例中的类似挑战,充当过"救火队员"的角色.其实,在疲于奔命之余更有必要从根源上溯清问题的本质--案例中G公司出现紧急招聘的难题源于其人力资源规划不力.可以看出,由于HR部门没有真正参与企业战略规划,在整个人才扩张过程中,HR只能充当一个被动执行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HR懂多少法律才够用 曾有HR问我,把《劳动合同法》熟练地背诵下来到底有没有用?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没用."因为法条的具体内容都是可以直接查询的,在实际工作中,对法律的理解才是重要的,而不是能否背诵.劳动法对于HR工作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7.
石一子 《人力资源》2005,(15):10-11
人力资源部是一个权力部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在当今的本土企业中,它的权力的源泉有多少来自其专业性,并不是每一位HR经理人都能回答得理直气壮.HR经理人的绩效,多数情况下是由总经理室确定的.因此,HR经理们也就天然地要依附于更高的权力.也许,这可以叫"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但这种"一致"有时并非出于主动,抑或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剪不断,理还乱;才下案头,又上心头……HR的真实地位,经常折射于企业老板与HR经理的关系之间。 HR经理,你享受多少"风光"?又倍尝几多辛苦?你在你就职的企业中担当着怎样的角色?你现在正坐在第几把"交椅"上?你今后能坐到第几把"交椅"呢? 为此,本刊投石击水,独家策划并推出"HR地位调查"专题,意在通过曝光和解析HR工作中的问题,与读者和专业工作者一起澄清HR工作的现状,探讨企业HRM工作的基本观念、工作要点与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HR公平吗?     
HR工作者,在我的理解就是主要处理选用育留四个方面的工作.21世纪既然最缺的是人才,最需要的是人才,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在大多企业都被放到重要的位置,甚至,HR经理被规定赋予的权力基本等同于副总,设总监的话,更是直接向一把手汇报.绝大多数公司的员工,提起HR部门的人员,第一反应是牛气烘烘,第二反应是翻白眼.可我个人经历了企业工作中的基层、中层到高层各种职位,也在家园混迹几年,我问你们以下几个问题,请你们正面回答,看看我们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真相.  相似文献   

10.
输血"要脉":保证组织HR供应 企业应确定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方针,HR经理应据此考虑战略对HR的需求,以及HR市场的供给情况,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制定HR规划,用以指导HRM的全面工作.  相似文献   

11.
经营管理     
竞争就要设防 一些企业花巨资从国外引进全套的技术设备建成的生产线,没有多久就被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偷走技术,这类情况已经屡见不鲜。细想一下。这些企业的一把手是不是也有泄密的责任呢?有的企业领导乐于接待一些同行参观,小住十天半个月,有求必应,甚至技术图纸也可以拿出来瞧一瞧,这是多么危险的泄密行为!曾有一例,日本某官员随同一个技术代表团参观前苏联一家化工厂时,用手表式照相机拍下了这家工厂的高技术产品生产工艺,并将其发回日本国。这家泄密企业从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区乐廷  王丹 《人力资源》2008,(10):64-69
在许多资深HR眼里,与其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更不如说它是一种哲学与艺术的交融,而本期的主人公--法国国际检验局(Bureau veritas)中国人力资源副总裁姚剑波先生恰恰就是这样一位从哲学与艺术里走出的HR.  相似文献   

13.
近来,笔者发现HR圈子越来越细分,比如房地产业、生产制造业、外贸业等这些同类企业的HR常常以不同的形式聚在一起,我们姑且称之为"HR行业同盟",除了探讨专业话题外,一个独特的招聘平台也正在悄然形成.  相似文献   

14.
我看老板     
这是几则发生在部分企业中有关HR的故事,虽然不能代表中国企业整体的HR管理状况,但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希望HR经理人和企业老板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5.
"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这句话耳熟能详,似乎天经地义.但是,白纸黑宇、签字画押就真的有效吗?HR管理者一定要看看-- 什么是无效合同?它是指当事人双方所订立的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可见,无效合同虽是已经成立的合同,但欠缺生效要件,所以不具法律约束力,也不受国家法律保护.本文试图通过对几个案例的分析,提醒HR管理者一定要深入研究无效合同的特点和成因,注意防范此类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如果在老板面前,人力资源部门和业务部门发生某种冲突的时候,吃亏的往往是HR.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一员,HR经常被当成工具使唤,常常受业务部门的气,为什么?因为人家说我们不懂业务.很多HR总是试图为自己辩解,但是有没有反问自己一句:当我们说“懂业务”的时候,我们懂得多少?  相似文献   

17.
倪楠 《新资本》2011,(3):56-58
HR经理需要懂得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需求,而不仅仅将注意力聚焦在HR管理部门本身。上世纪90年代以来,HR管理已逐步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各类企业内部管理的"显学":各色HR管理书籍与培训、耳熟能详的管理辞藻、不断壮大的HR管理从业者团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长期以来,一个困惑却在许多企业的HR经理人中普遍存在:如何才能在本职工作中实现理想与现实  相似文献   

18.
评价干群关系是否密切,不仅仅是谈了几次话,慰问了几户困难户,是否与员工结成对子,解决了几个问题这样简单,它的评价标准主要是通过领导干部有没有为员工着想的思想意识、有没有为员工干事的工作能力、有没有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表现的.因此,我们针对存在的干群关系不和谐音符的调节因素,确定了密切干群关系的"四个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琰 《人力资源》2017,(7):96-97
2017年,谈中国经济就不得不谈国企改革,而谈国企改革,就不得不谈重组整合.在国资委"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改革节拍下,想必央企将会轮番上演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联合开发等各种方式的重组大戏.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重组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以促进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为目的的并购景象在资本市场中已是蔚为壮观.对奋战在各大、中、小企业的HR们来说,那些媒体追踪的高层重大人事安排当然不在考虑之列,但重组落地过程中,企业内部中层乃至基层的人力资源配置的一系列问题,都可能是HR们的新考题,如何备考,如何让自己的答卷在企业重组整合效果评估中显现价值,真值得HR们去花些心思.即便是隔岸观重组,这个没有最热只有更热的话题也值得去反思.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2011,(4):46
HR来信:我公司一员工自入职第二个月起,由于怀孕经常请病假,其中有几个月是整月长病假。长病假期间,该员工提供了病假单,但病假单上仅仅注明"怀孕XX周"字样,于是公司按照事假扣除其工资。在其入职11月时,公司与其解除了劳动关系,并书面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