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英 《特区经济》2007,225(10):116-118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分布和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信息分布相比具有其特点,这一特点才使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有了动机,笔者就是以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极端部队成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盈余管理机会以及如何进行盈余管理的。  相似文献   

2.
王长莲 《科技和产业》2010,10(4):104-106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为实现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等目的,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手段。在我国特定的资本市场环境下,盈余管理的负面作用远远涵盖其正面作用,上市公司过多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有碍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分析入手,提出了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一直是困扰企业信息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文章阐述了盈余管理的内涵,从新准则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最后对如何规范盈余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也越来越常见。本文以中原特钢为例,通过分析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为盈余管理的应用和规范提供了实践依据,有助于完善盈余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应计制会计的特点、会计盈余信息的有用性与信息的不对称、市场环境和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治理结构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包括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具体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加大监督和处罚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孙翯 《科学决策》2010,(5):35-43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是否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了盈余管理。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沪市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上市公司对可操控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较为明显,但未发现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陈佩华 《中国经贸》2013,(8):186-187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的漏洞进行盈余操纵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使其无法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本文通过研究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探讨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叶炜  黄惠 《特区经济》2013,(9):206-207
真实盈余管理是我国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较少系统研究的内容,而微利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又有着独特的合理性。本文分析了当前盈余管理研究的现状,对真实盈余管理,特别是微利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和后果的衡量上提出的质疑,并且对未来研究改进的方向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未来研究判断微利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后果提供了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也就成了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原因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产生了充分的利益激励。在我国,经济正日益市场化,企业各部门各利益相关人对会计盈余或亏损的问题十分敏感,会计盈余成为许多契约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商业银行盈余管理与市场约束的内涵、意义及相互关系。分析了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约束存在的途径。实证部分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基于贷款损失准备与投资收益为工具的盈余管理;用GMM动态面板分析了基于股票交易的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市场约束。实证结果显示,股票市场交易的非系统性波动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构成了市场约束。我国商业银行没有进行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目的的盈余管理,也没有通过投资收益进行平滑利润的盈余管理,但是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了平滑利润的盈余管理。本文的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程度正得到逐步加强,并为银行监管的市场监督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鹏  周毅 《西部论丛》2006,(2):16-18
无偿出让股权,坚持自主创新……我国老工业基地广西柳州市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对汽车产业进行重组,引进我国一汽、东风、上汽及美国通用等国内外汽车巨头,汽车产业获得迅猛发展,一跃成为我国一大新兴汽车生产基地。2004年全行业汽车产销突破30万辆,在全国12个超过10万辆产能的城市中,柳州汽车产销总量居第五位,其中微型汽车综合排名居第二位。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广西,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强有力地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席之地。近年来,汽车工业一跃成为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2.
莱西市公路管理局始终把创建文明行业作为公路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他们不断调整完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新的发展思路,深入广泛地开展“三学四建一创”活动,按照“四新”工作要求, 促进了全局工作“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工作实践中,他们坚持了抓“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13.
市场竞争、产业集中与产业绩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海涛 《改革与战略》2008,24(1):107-110
市场竞争促进了产业集中和绩效的同步改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已经发挥的作用表明,对于我国很多控制严格、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改善绩效的主要方法不应当是通过行政手段提高集中程度,而应是加快这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和产权改革。市场条件下的产业集中是产业绩效改善的前提条件,而我国产业集中面临着来自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阻碍。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仍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陈燕和 《科技和产业》2007,7(10):5-7,39
中国经济发展凸显能源问题,作为一种新型可替代能源,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国内燃料乙醇产能扩大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中国燃料乙醇的生产技术、原料、供应、产业开发、政府扶持政策等方面都有了初步起色,具有乐观的经济前景。  相似文献   

15.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准确分析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有助于其产业调整。以2002年及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纺织服装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强,但所带动的产业范围较窄,并且对出口的最终依赖度最高而对国内消费需求最终依赖度较低。基于结论,建议加强纺织服装业与纺织材料产业的有机融合以及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发展,并大力开发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而催生的制造服务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制造服务业在诸多大型跨国制造企业中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在国内仍是一个新兴领域。引导、培育和壮大制造服务业将是各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之一,天津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要因势利导,在制造服务业领域抢占先机.将其作为新时期天津推进产业高端化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马凌  潘伟静 《改革与战略》2010,26(4):98-100
在技术与市场的驱动下,电信产业(T)、互联网产业(I)、传媒产业(M)、娱业产业(E)逐渐渗透交叉,走向融合,催生“TIME”生态系统,从而衍生丰富的电信业务。基于此,交互式电视,即IPTV应运而生,成为产业融合的契合点。文章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剖析电信、互联网、传媒、娱乐在IPTV产业链中的地位及作用,并提出促进IPTV产业链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艳  孙明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15-20
通过现代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山东省一、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双向影响关系,第三产业对一、二产业的影响显著于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因此,山东应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5月14日至17日,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青岛市组成了以中共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伟为团长的青岛代表团参加了本届展会,全力借助文博会搭建的平台,进行形象展示、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产业联系和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试图用现代服务业和其它产业联系薄弱来解释近年来上海服务业在产出中比重徘徊不前的现象。我们利用较长时期(6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比较系统连续的方法,在考虑了投资对产业联系的影响,估计服务业和其它产业联系紧密程度。我们发现现代服务业和其它产业的联系仍然比较松散,在时间上其波动与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的波动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