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板桁结合斜拉桥空间非线性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钢筋-混凝土结合斜拉桥是一种新型桥梁,通过对板桁结合斜拉桥空间非线性静力分析,将结构分为主塔、斜拉索、桥面系和主塔间的支承体系,并建立有限元模型,用UL增量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解出结构内力并进行比较,建立了板桁结合斜拉桥结构的空间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按照空间梁单元和杆单元相结合的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按照空间梁单元和板单元相结合的板桁组合结构模型,采用ALGOR-FEAS分析系统对恒载内力分析,说明所编程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密拼式叠合板侧向拼缝处的连接构造,设计一种在拼缝处设置抗剪键槽的密拼式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7个密拼叠合楼板进行四点弯曲模拟研究,针对普通密拼式叠合板与不同形式的抗剪键槽密拼式叠合板的承载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密拼式叠合楼板的承载能力较好,相较于普通密拼式叠合板提升了17%左右;当达到极限荷载时,其内置钢筋所受应力明显低于普通密拼式叠合板。通过对不同开槽形式叠合板的受弯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新型抗剪键槽叠合板拼缝处设计的合理性,为新型拼缝叠合楼板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6根RC梁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初始开裂状态、预应力水平及锚固方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预裂梁不仅能使预裂缝得到修复,受力性能得到改善,而且能使预裂梁的承载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梁的预裂程度不同几乎不影响加固梁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及破坏形态,但对梁的刚度有较大影响。合适的锚固方式可以抑制剥离破坏,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对加固梁的刚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段纯 《工程经济》2017,(5):43-45
选取滇西南两座户型相似的高层住宅(一座采用隔震结构,另一座采用非隔震结构)作为研究对像,从梁、柱、板、墙的钢筋及混凝土用量分析隔震设计的成本与经济效益,为隔震设计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方钢管混凝土边框柱组合剪力墙墙柱连接点处的抗剪键现无设计依据的问题,从构件整体性着手研究,建立合理的简化计算模型,借助弹性力学,分析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柱连接点处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导出剪力计算公式。通过与ANSYS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公式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工程中谈到裂缝,无论它是否对房屋的安全造成危害,起码在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大部分的裂缝现象元法用荷载的原因加以解释,事实上有很多原因,如支承梁刚度较小、温度变化、地基变形等都会导致钢筋混凝土板出现裂缝。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一般只进行强度计算,普遍缺乏风度概念及温度应力概念。本文从设计及施工两方面探讨房屋板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AMEsim软件为基础构建采煤机液压制动系统模型,通过设定各项结构参数,分析采煤机管路长度、直径、制动器弹簧刚度、弹簧预紧力、蓄能器充气压力等因素对采煤机液压制动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锚杆(索)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指出锚固长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锚固段的剪应力分布。通过六种不同函数形式的剪应力分布模型,对锚固段剪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讨论,对比了不同剪应力模型下的锚固长度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9.
北京住宅建设总公司所承担的亚运会北郊工程中,采用了很多科研成果,以新技术促进施工生产,对按期完成任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双钢筋技术应用研究在亚运村全现浇高级运动员公寓等37栋56万平方米工程中应用了双钢筋叠合楼板预制底板,最大单板3.9×7.2米~2,最大空间已建成7.3×10.4米。双钢筋是由两根纵向平行的冷拔低碳钢丝与一定间隔的短横筋焊制而成的网格状钢筋,它与混凝土有良好的固着力,结构性能可靠,设计强度取值高,生产工艺简单,施工简便。在亚运村工程中大面积采用了双钢筋混凝土迭合楼板预制底板取代现浇楼板,缩短工期,减少装修作业,节约模板费用70%以上,节约钢  相似文献   

10.
针对建筑施工中钢筋螺纹连接出现的漏拧或拧紧力矩不准、丝扣松动等现象,研发恒扭矩自动连接钢筋和连接套的动力管钳,并对关键执行机构进行性能分析。利用三维软件UG构建执行机构中开口齿轮、螺旋升角坡轨、腭板和腭板架等零件的三维数字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求解出零件模型在模拟工况下承受极限力时的应力云图和变形云图,并根据计算结果完成关键部件的结构优化,为后续样机的试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目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缝常用的套筒灌浆连接存在注浆不易、钢筋不易对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其抗震性能。依据试验工况建立了螺栓连接装配式剪力墙(PSW-1)、新型钢板螺栓连接装配式剪力墙(PSW-2)、普通现浇墙(SW-1)3个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不同轴压比及剪跨比对试件PSW-2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PSW-2承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提高,随剪跨比增大而降低;试件PSW-2的耗能能力相比试件PSW-1,SW-1分别提高了31%,16%,延性分别提高了8%,14%,因此,在混凝土剪力墙中预埋钢板,可有效提高混凝土剪力墙的耗能能力和延性。研究结果得到了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部分抗震性能指标,可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作为建筑主要承重受力构件的大型预制空心楼板进行加固分析,通过对在板底粘贴碳纤维布加固、在板底粘贴钢板加固、在板空腔中加肋加固3种大型预制空心楼板加固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碳纤维布及配套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结合碳纤维布加固大型预制空心楼板设计与施工的实例,说明采用碳纤维布加固大型预制空心楼板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揭示车辆超载对组合结构桥梁疲劳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减小车辆超载对桥梁疲劳刚度和剩余承载力等性能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对现有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加以改进。基于疲劳荷载计算模型量化分析超载车辆的荷载放大效应,并以某实桥为例分析了不同超载程度下该桥疲劳刚度、抗剪连接度与剩余承载力的退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超载程度的增加,组合梁桥疲劳刚度与剩余承载力的退化速率和退化量均有增大趋势,最大退化量分别为42%和32%,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抗剪连接度下降,但均保持在完全抗剪连接范围内。所得出的超载对疲劳刚度与剩余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可为进一步完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疲劳损伤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桥梁加固设计方案的选择既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和系统的方法。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既有桥梁加固在其寿命周期内可能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建立了桥梁技术改造的经济分析比选模型,提出了基于寿命周期成本的桥梁加固的经济评价方法。列举实例说明方案比选过程,由计算结果可知该方法能较准确地反映桥梁加固工程的经济效果,能够为既有桥梁改造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结构分析困难的问题,通过对传统并联机器人结构与性能的分析,提出一种新型3-PRP并联机器人。为有效地降低机器人结构分析的难度,采用直线模组构成2个对称移动副,配合1个转动副,代替传统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3个转动副,并根据该新型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运动学模型;应用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法,推导出机器人的运动学正解与逆解方程;应用MATLAB仿真软件编程验证运动学正解与逆解的正确性,确立机器人的工作空间。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具有工作空间大、运动学模型精度高、制造成本低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高军 《河北工业科技》2012,29(6):388-390
大跨度斜拉桥由于具有刚度大、噪声小、成本低、维修养护方便等特点,在高速铁路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目前中国建设的几条客运专线桥梁普遍采用中小跨,但是将来一些特殊地段修建高速铁路时须采用斜拉桥,高速列车对桥梁结构的动力作用远大于普通铁路桥梁,桥梁出现较大的挠度会直接影响桥上轨道的平顺性,造成结构物承受很大的冲击力。在斜拉桥计算分析中应对冲击系数、抗震、抗风、结构计算图式、列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引起注意,从而使计算分析的斜拉桥的物理、力学性能及结构可靠度满足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安全和乘客舒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通常采用明挖基坑进行施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由于结构体量大,整体埋深较深,因此基坑支护费用较高,有的地下综合管廊基坑支护费用甚至超过管廊主体结构费用.在综合管廊主体结构规模确定的情况下,管廊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往往决定了综合管廊整体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控制综合管廊基坑支护的造价是控制综合管廊整体造价的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框架结构的使用寿命,明晰长期服役后的材料劣化对结构抗震性能和易损性的影响程度,建立了考虑材料性能劣化的RC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材料性能未劣化(100%)以及分别劣化至90%,80%和70%时的4种工况(依次表示为flsc-100,flsc-90,flsc-80和flsc-70)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同时绘制地震易损性曲线,并分析其在不同地震强度作用下的易损性。结果表明:1)随着材料劣化程度的加剧,RC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下的抗震性能明显降低。罕遇地震作用下,flsc-70的层间位移角比flsc-100增大了80%;2)随着结构刚度及承载力的降低,RC框架结构在不同破坏状态下的超越概率均有显著提升。罕遇地震作用下,flsc-90,flsc-80和flsc-70发生严重破坏的超越概率比flsc-100分别增大了75%,300%和975%。因此,在既有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中考虑材料性能劣化的影响十分必要。研究结果可以帮助预测材料性能劣化的RC框架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损伤程度,为结构的加固及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直接脉冲控制力的激励下,动能拦截器弹体结构动力学响应引起的捷联寻的器和捷联惯组处的振动,在敏感元件测量值中引入了动态弹性干扰量,进而引起大的脱靶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与控制耦合分析的捷联结构设计,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动能拦截器真比例导引控制模型,利用Ansys软件建立拦截器的有限元模型,对寻的器与惯导在不同的捷联方式和不同捷联刚度情况下进行控制与结构的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增大接连刚度,降低两敏感元件的捷联安装的异面程度,让两者相邻布局,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决弹性振动引起的脱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