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由于目前财政存款交存管理中存在较多的弊端,只有通过制度的改革才能解决。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财政存款的管理,重新调整利益双方的利益关系,减少交存中的"寻租行为",促进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为进一步深化财政票据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贯彻"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要求,适应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财政部在全国大力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是建立在现代财政制度基础上进行落实的,在当前形势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提升财政监管效能的有力途径。推动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可有效解决传统纸质票据带来的不便,例如传统纸质票据存根模式下,大量的票据为监管和核销带来极大的挑战,使得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量极大。而进行电子票据改革后,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控,相关部门可借助电子系统实时掌握收费情况,这有效监督管控了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过程。财政电子票据改革以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提升服务为核心,以政府权力清单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创新实践"互联网+政务服务"思维,开启了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腿"的服务管理新模式,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红利。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财政电子票据改革的社会背景以及电子化改革的主要内容,阐述了近年来全面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获得的经验教训,指出了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2014年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从220个减少至150个左右的基础上,决定继续清理整顿被视为"部门权力象征"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从而减少财政资金分配过程中的寻租和腐败空间。这是2015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支付制度的意见》中公布的改革内容。这一意见作为新一轮预算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改革利剑指向了每年近5万亿元的财政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4.
从资源配置的系统结构认识财政,财政是政府以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配置,是连接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配置资源的媒介,关注的是“联系”,资源的“来龙去脉”。国家治理是政治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的有机体,财政治理是协调处理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治理系统之间的秩序,强调的是“界限”,治理规则的确定性,关键是财政自身的治理,即预算机制和预算能力。现代财政就是公共财政,预算规制秩序之中运行的财政,财政现代化就是财政公共化。中国式财政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是“公共权力+财产权利”即“双元结构财政”,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经济领域主要是市场效率问题,关键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社会领域主要是社会保障的公平和劳动力再生产的负担分配;政治领域关键是制约支配资源配置的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5.
徐健 《财政研究》2013,(8):52-55
本文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股权投资理论和实践情况为借鉴,结合广东省近期实施财政经营性领域资金股权投资改革试点情况,对此项改革的实施范围、政策导向、运行模式、权责关系和主要特点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市场机制、增强财政杠杆效应、提高管理绩效、建立退出渠道、加强资金监管等提出了推进此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全面提升财政管理决策的科学化、资金监管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能力和水平。陕西财政云是一场技术引领下的财政管理革命,通过引入先进的云计算技术、"管理创新+技术协同"的理念,将财政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财政业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体化协同和数据共享,实现了财政数据及相关外部数据的实时汇聚、有效治理、深度挖掘和可视化展现,辅助财政预算编报、资金审核、内控监督、核算监控等管理全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更好满足了业务变革需要,规范了权力运行,提升了财政风险防范能力,全面支撑财政管理改革再上新台阶。财政云的推广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大数据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在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关注和应对,故本文以此为视角,结合本单位应用实例,简要分析预算单位在财政云系统运行中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实现财务管理品质跃升。  相似文献   

7.
<正>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着力推动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了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一、改革和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一)不断推进财政资金管理改革。1.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根据广东省农村实际,选准突破口,力争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8.
财政支农机制是指财政手段作用于农业领域的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包括财政支农体制、财政支农政策、财政支农预算和财政支农支出等内容,它既属于财政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未来十年或者更长的一个时期,北京市财政支农机制改革呈现出科学化、民主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的中国财政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面向新世纪中国财政改革的深化,必须遵循依靠改革推动、突出科技驱动、坚持内需启动、强化管理带动、注重外向联动的改革思路;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划清财政职能边界,解决财政活动范围错位、财政职责范围越位、财政管理范围缺位的问题,尽快完成财政体制转轨、机制易轨、政策接轨、分配并轨;必须树立政府理财的发展观,在结构调整、财政体系、投资机制、财政后备制度等方面努力实现财政体制、模式、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新时期财政改革和发展的主题,而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评审在公共财政体系中的作用,使其作为财政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就是其中的主题之一。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紧紧围绕财政改革和财政中心工作,以“为政府投资决策服务、为财政预算管理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开拓创新,积极探索,评审领域不断拓宽,评审关口不断前移,评审制度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操作规范、关系协调、稳步发展的工作局面,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财政资金安全的卫士。  相似文献   

11.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国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国情,为加强财政管理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而作出的国家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的重大改革。2001年以来,改革已在国家40多个部委和各地省级财政逐步铺开;今年6月,湖北省也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财政厅、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等10个省直部门为试点,拉开了我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序幕,并拟在"十五"期间在全省全面推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涉及到国库、财政、税收、商业银行等经济、金融领域的各个层面,改革了现行财政性资金的管理、运行方式,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将产生重大影响。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态势(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主要内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的财政改革不断的深入,财政票据作为一种关键凭证信息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财政票据的独特特点,财政票据通常作为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关键对象存在,因此,加强财政票据管理有其紧迫性和必然性,基于财政票据管理现状,加强财政票据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财政研究》2020,(11):F0003-F0003
《财政研究》(月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学会主办的大型财经刊物,名列全国财政理论核心期刊首位。本刊秉持"面向前沿、面向现代和面向世界"的办刊宗旨,服务于中国财经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反映中国财经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成果、新动向、新经验和新知识。本刊倡导学术精神和理论创新,重点关注财政基础理论、财政学科发展、财政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先后经历了财政包干制、分税制和公共财政体系的初步建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最初集权化的政企合一到分权化的政企合一体制,再到互联的关系型合约关系。但地方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强势和主导地位一直没有改变,导因于地方政府始终掌握着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控制权,加之目前的官员晋升考核制度,政府透明度不够所引发的寻租空间的存在,以及公共财政体系的不健全等。因此,要真正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导,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必须改革政府治理的模式,如加大"垂直化管理"以减少地方政府的权限、改革地方官员的晋升考核激励体制、提高政府透明度,同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肖鹏 《财政监督》2012,(34):27-30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中国开始逐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在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和税制改革两项重大改革措施。在政府间财政关系和税制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后,中国从2000年开始将财政改革的重点转向预算支出管理领域,并积极推  相似文献   

16.
谢明敏 《金卡工程》2009,13(4):23-2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财政的法治化、宪法化道路仍然漫长。虽然财政改革的步伐在加快,但财政权力的分配和行使缺少约束,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严重。本文从财政立宪的角度,通过分析财政的本质、财政宏观调控的功能,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立法经验,提出通过确立税收法定主义、宪法中加入关于国债的规定、强化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审批权和监督权、明确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权的划分来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7.
《财政监督》2005,(7):50-52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财政部、省财政厅财政监督检查局的指导下,随着我市财政管理改革工作不断深化,我市财政监督机构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不断拓展监督领域,提升监督层次,突出财政内部监督,强化专项资金检查,尝试绩效监督评价,为全面促进财政规范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运行,以及在维护和整顿财经秩序等方面发挥了“谋士、医士、卫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财政管理事关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事关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事关财政事业的健康发展,是财政部门的基本工作。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是国家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财政管理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点领域。本文就强化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强化措施进行了分析,从而用好财政资金,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加强财政监督。  相似文献   

19.
财政运行及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核心问题,财政权力本质上属于行政权力,而行政权力固有的扩张性要求其接受必要的限制和监督,以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对财政权力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0.
理解财政,需要转换思维.表面看,财政行为是利益的分配和转移,而从实质看,财政行为是风险的分配和转移.财政通过分配和平衡风险,避免风险在某处聚集并在风险链上放大,避免了危机的产生,这实质是化解公共风险,所以财政的本质功能是通过平衡风险化解公共风险,以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财政的基础性作用在于,只有财政有这种平衡风险的内在功能.与社会共同体面临的公共风险治理要求相匹配,是现代财政的判断标准.如果财政能够很好地平衡风险、化解公共风险,那就是现代财政;通过改革与公共风险治理要求相匹配,就是现代财政改革.新时代的现代财政改革,要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大国财政体系,应对面临的全球风险挑战;织密预算的制度笼子,完善权力的财政治理体系;建立公平与效率融合的财政制度;为形成经济双循环格局"架桥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