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气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能耗问题和节能管理备受关注。压缩机作为气田生产系统的主要用能设备之一,因缺少相应的节能监测评价标准而制约了压缩机节能潜力的挖掘和节能工作的开展。《气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运用能量平衡原理,采用黑匣子方法,研究气田压缩机的耗能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能耗的影响规律,总结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制定相应的标准。通过验证,该标准中提出的气田压缩机测试评价方法,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气田压缩机能耗测试与评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加热炉是气田生产系统的主要用能设备,由于缺少相应的节能监测评价标准,制约了节能工作的开展。运用能量平衡原理,采用黑匣子方法,研究了气田加热炉的耗能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确定主要评价项目,分析不同因素对气田加热炉能效的影响规律,评估对评价项目的影响程度,研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现场应用表明,该评价标准具有较好地适应性,为气田生产系统节能评价方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有助于气田节能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3.
王飞 《化工管理》2013,(11):23-23
<正>4月16日,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在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启动。在氯碱行业面临内外需求不足等困难的情况下,昊华宇航决定启动该项目,对于企业降低能耗、控制成本、保护环境、提高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是一种管理上的创新和理念上的变革。能源管理体系是从能源管理的全过程出发,遵循系统管理原理,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企业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模式,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企业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节能监测、能效对标、内部审核、能耗计量与测试、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  相似文献   

4.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的能源方针是开发与节约并重,在近期内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能量平衡是工厂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能量平衡工作的开展,可掌握本企业的能耗情况和节能潜力,为制定节能措施,整改规划、产品单耗及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在近日石油工业节能节水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召开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复审暨节能节水标准制修订工作会议上,经研究讨论,决定对SY/T6066-2003《原油长输管道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SY/T6567-2003《天然气输送管道系统节能经济运行规范》等5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开展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6.
油田生产过程中,注水泵作为主要耗能设备用电量占到了总用电量的40%以上,生产参数录取工作量大、准确性差、自动化程度低.注水泵站能耗监测系统在降低注水泵运行安全隐患的同时,又减少了注水泵效率测试的工作量,为注水系统开展节能降耗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针对该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功能,论述了该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经过现场实际应用,注水泵站能耗监测系统能够实时自动监测机泵运行能耗,并根据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机泵运行状况,实现降低设备运行能耗,创造油田生产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苏州市节能工作,提高能源管理岗位人员的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能源法》和《江苏省节约能源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江苏省、苏州市经贸委日前在苏州联合举办了″江苏省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岗位人员培训班″,来自市区、各县市304名能管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由有关专家讲解节能法律法规、节能监测和检测、节能技术等知识,学员经考试合格后颁发《江苏省能源岗位管理人员资格证书》。据悉,从明年1月1日起重点用能单位不依法设立能源管理岗位或能源管理人员未经省节能主管部门培训、考核,不持有″能源管理岗位资格…  相似文献   

8.
建筑业是我国三大能耗大户之一,公共建筑能耗高而且节能潜力巨大,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是推行我国建筑节能的重要步骤,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文章分析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合同能源管理基础上建立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激励模型;对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激励目标、激励对象、激励方案展开了分析,提出了不同节能主体的激励政策,这对我国全面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将能源保障、节能减排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国内各行各业,尤其是重点能耗大户,逐渐将节能减排纳入到重点工作当中。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能源管理技术和自动化与控制等技术的融合与集成,可驱动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成本降低的综合管理系统。为了深化和落实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电力企业有必要按照"信息化、自动化"的建设要求,建设电力企业能源管理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统计、聚类和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气田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因素,确定主要评价项目,研究制定了评价标准。通过现场测试和应用,为气田锅炉节能监测评价及节能降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SY/T5264-2006《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标准在指导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工作时存在的问题,基于目前国内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技术现状,讨论了标准中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并对修订标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华东地区冶金企业节能工作出现新特点,一是把节能和资源节约结合起来,如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把节约原材料放到和节约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成立统管节能、节材、综合利用三项工作的资源综合利用领导小组,使全省节能降耗工作取得好成绩.二是把能源管理由防止跑冒滴漏的初级阶段推向高层次发展,开展系统节能工作,实行节能目标管理与节能自主管理.三是依靠技术进步,深挖节能潜力.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加油站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加油机的使用日益增多,然而,加油机的能耗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未受到重视。加油机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液压系统的电能消耗加油机的渗漏和所排气体中含油量过高造成的油品损失;电动机有效功率、电子元器件对加油机功耗的影响。节能是加油机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开展加油机的节能工作,适时修改相关规范,不仅可以减少油品销售行业的电能消耗和油液损失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缓解国家电力紧缺,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加油机使用大户和加油机行业携手开展节能工作,效果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培训能源管理师是大势所趋 行业试行能源管理师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作协办会经过慎重研究,在行业加强能源管理专业化、知识化建设的一项举措.能源管理师是指从事石油和化工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领导和专业管理人员,同企业负责能源管理的厂级领导和管理部门、生产单元(分厂或车间)负责节能工作和能源管理的技术负责人或专职工程师担(兼)任,是石油和化工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重点解读页岩气地质行业标准DZ/T 0254—2014《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该规范从页岩气地质储量计算、计算参数确定、技术可采储量计算、经济评价及经济可采储量计算等多方面对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进行分析。以涪陵页岩气田运用此规范开展页岩气资源量计算工作,有助于气田勘探开发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钢铁生产过程中一、二次能源种类多,结构复杂,传统的能源管理模式缺乏层次性、动态性和全局性,造成能源管理过程的多头化、粗放化现象,管理效率低。本文在对中国钢铁企业能源管控过程能耗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钢铁企业能源管控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中国钢铁企业能源管控模式低碳化、集成化及高效化的优化路径,以大数据分析和云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给出从用能结构调整、能源梯级利用、节能量化管理到系统整体节能的对策建议,从而缓解钢铁生产对资源及环境的压力。以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为实证,分析新模式下钢铁能源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及其成效,为钢铁企业推进能源管理现代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油田行业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的分析,阐述了能源监测计量对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并通过在油田领域的试点应用,找出进一步推广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全年节能901万吨 1983年,950个耗能重点企业,通过加强能源管理,狼抓技术进步,在节能工作上取得了较好成绩。按万元产值(铁路运输按百万吨公里)综合能耗计算,全年共节约901万吨标准煤(下同),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上年降低4.5%。其中935个工业企业节能789万吨;15个铁路局节能112万吨。 分行业来看,169个冶金企业节能365万吨;100个煤炭企业节能116万吨;215个火电厂节能  相似文献   

19.
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监测中心节能监测站承担着油田节能系统效率和产品的测试评价工作以及能源审计工作,所有节能监测项目均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准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可以控制节能监测的整个过程。随  相似文献   

20.
机采系统是油田企业应用节能技术最广泛的生产系统,通过机采系统节能技改安装使用了大量的节能产品,为油田提高机采系统效率、节能降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介绍了机采系统节能产品的功能特点,阐述了节能产品效果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分析了当前在节能效果监测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不健全、缺少关键性能评价、节能量测试计算不规范等常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确保机采系统节能产品效果评价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