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型浮顶油罐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罐内原油密度发生改变,形成低瑞利数湍流运动,原油流动对热量耗散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故研究储罐内原油流动对深入认识储罐散热规律有重要意义。以10×104m3双盘式浮顶油罐为例,考虑大气温度变化、罐底土壤传热、罐壁和罐顶散热以及原油物性等因素,建立流动传热模型,采用基于压力耦合方程组的半隐式算法,通过FLUENT软件模拟计算,得出罐内原油运动速度分布特点及流速一般处于10-2至10-4m/s范围内的结论 ;根据流函数分析,得出罐内原油湍流运动由单个漩涡流到多个漩涡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原油浮顶罐的防雷和防静电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原油浮顶罐的事故原因,然后详细论述了其防雷和防静电措施,其主要内容为:在浮顶油罐上面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在浮顶罐上安装雷电预警系统、对浮顶罐内的油气进行惰化、设置伸缩式接地装置、安装等电位连接带。通过这些方式保证原油浮顶罐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沈阳采油厂的沈四联负责沈84块原油处理、原油外输以及污水处理工作,为了确保回注污水水质达到低渗区块的要求,针对污水处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完善了过滤罐内部整体结构。同时采用新型滤料提高处理效果,对除油罐内部进水结构进行了优化改造,强化除油罐液位控制管理,沈四联的污水处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改造收油流程提高污水处理站的收油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类污水处理站的收油方式中,收油主要通过调节沉降罐调节堰,以控制沉降罐的液位,但是当调节堰失灵时,只能采用控制沉降罐的出口阀门,强行提高罐内液位高度,使液位达到收油高度。油回收进收油罐后,由于只有在罐的下方存在伴热盘管,罐内的油无法加热升温,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就会在回收油罐内形成低温老化油层,不仅罐内原油粘度增大,不易流动,而且易使回收油泵抽空,这种收油方式回收的油如果进入到联合站的脱水电场,会造成电场不稳等问题。采油五矿在聚南I-I污水站对原设计的常规收油方式进行了改造试验,改变了传统的收油方式,变间断运行收油泵为连续运行收油泵,大大改善了收油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琦 《化工管理》2024,(11):110-114
随着原油储备石油库不断向大型化、复杂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火灾发生时的消防救援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深入探讨10万m3原油油罐罐顶火灾对周边人员和设施的影响,结合东营港有限责任公司原油商业储备油库工程实例,采用流程工业事故后果分析软件PHAST和火能量驱动流体模拟软件FDS作为模拟计算的平台,对10万m3原油罐罐顶全面积火灾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得出了不同风速下地面热辐射分布规律和邻近储罐不同高度水平的热辐射分布规律和罐顶火灾烟尘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原油罐顶火灾产生的热辐射和烟气对储罐周边人员和设施的影响程度,并给出了消防安全方面的建议,为10万m3原油罐消防安全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型浮顶原油储罐油气浓度超标产生的原理,指出了一次密封不严是导致外浮顶油罐油气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日常运行、新建或大修原油储罐降低油气浓度超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石化企业中原油储罐长期受着各种类型腐蚀的威胁,为了减小腐蚀及经济损失,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对拱顶原油罐和浮顶原油罐的腐蚀部位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常用的防腐蚀措施,从而提高原油储罐的抗腐蚀能力,延长储油罐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介绍储罐内浮盘技术的发展历史,国内浮盘使用的现状,阐述浮盘的优点,并提出发展建议。内浮盘是安装在拱顶油罐内,漂浮在油面上升降自如的浮动顶盖;采用内浮盘可以覆盖罐内的液面,避免暴露在空气中,从而有效地降低油品蒸发损失,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火灾风险,提高油罐使用的安全性。采用内浮顶是降低固定顶油罐油品蒸发损失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辽河油田设计的新型自然通风式加热炉传热特性及热效率不明确的问题,采用模拟结合计算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用Fluent模拟了三维炉体的实时传热情况;通过烟气温降值,分析了不同构件的换热能力;结合模拟结果采用正反平衡计算热效率,对不同入口温度、烟气入口流量、原油流量下的热效率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新加热炉效率达90%以上,比老式加热炉热效率提高了近7%,不同构件的换热效果不同,横烟管使烟气产生温降效果最为明显,可使温降达到313℃,是炉内的重要换热构件,同时,没有发现炉体顶端集热现象,在不同热效率影响因素中,加热炉处理原油量的多少对热效率影响最大,可使效率波动达12%。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完善加热炉的传热分析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广石化轻质石脑油罐及重质渣油罐内部腐蚀情况,分析了两种油罐的腐蚀机理,认为轻质油罐的腐蚀主要为H2S腐蚀,重质油罐主要为露点腐蚀,并提出防治的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SY/T 7550—2012标准中测定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气相色谱仪对长6油藏水平井蜡样的组分、形貌和碳数分布进行了研究。利用动态环流管道实验装置探讨了外部条件(如运行时间、温度、流速等)对原油结蜡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6油藏蜡含量为62.50%,且同一口井不同深度下的蜡样组成接近,长6油藏碳数主要集中在C10~C22之间;结蜡速率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流速的增大越来越小,但随着原油温度的不断降低而增加,当油温降至结蜡高温峰点之后,结蜡速率随着原油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影响油井结蜡的因素权重依次是温度、流速、含蜡量和胶质、沥青质含量。  相似文献   

12.
前言外浮顶油罐由于浮盘外表面直接裸露在大气之中,雨雪直接降落到其外表面。为防止雨(雪)水从浮盘密封处渗入油罐内或对浮盘造成威胁,均设置了专门的排水机构,通称浮顶排水系统或中央排水管。外浮顶油罐为了及时有效地排除浮盘顶上的雨(雪)  相似文献   

13.
王强 《化工管理》2013,(10):170-170
储油罐的防腐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在储油罐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影响到储油罐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分析浮顶原油罐和拱顶原油罐两种储油罐的腐蚀现状及其原因,并从设计、阴极保护以及涂敷处理等方面分析影响储油罐防腐效果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有效且常用的防腐措施,以提高储油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大型外浮顶原油储罐浮盘密封多采用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相结合的方式,而大型外浮顶储罐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其二次密封均可能出现与罐壁剥离的情况。设计一种新型外浮顶储罐二次密封弹性补偿装置,使二次密封与罐壁紧密贴合,避免一、二次密封环形空间内可燃气体浓度进入爆炸极限范围,保障油罐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5.
大型原油储罐具有诸多优势,如成本低、单位容积占地面积小、管理便捷等。可以说大型原油储罐时油罐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大型原油储罐的研究,以热辐射响应为切入点,通过对原油储罐的燃烧特性模拟、原油储罐热响应模拟及相关例子来探究大型原油储罐热辐射响应问题,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型原油储罐的安全,降低火灾对大型原油储罐所造成的损失与连锁危害。  相似文献   

16.
外浮顶油罐作为储备石油产品的常用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石油站库。虽然它具有存储油品损耗小,油气对大气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是近年来因雷击、静电、地震和人为操作不当等因素引起的外浮顶罐火灾事故频频出现。据统计,全球每十年发生的油罐火灾爆炸事故高达628起。事故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往往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本文重点从外浮顶油罐防雷防静电技术和日常作业安全要求三个方面阐述了外浮顶储罐的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7.
雷达液位仪在油品储罐液位计量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品储罐液位是油品集输工艺的重要参数之一。采用人工检尺等接触式方法测量液位,存在种种弊端,非接触式雷达液位仪可以解决液位测量中误差大,不安全等问题。结合我厂油罐液位测量方法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雷达液位仪的原理及技术特点,以及其安装,调试,使用过程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防雷设计首先要考虑防范直接雷的危害,由于现场井架高度超过55 m,因此采用在井架上架设避雷针的方案。经过对作业区各设备的高度、距离井架直线距离的统计,计算得出避雷针的尺寸,确保井架顶部避雷针能有效避免所有设备遭到直接雷击的可能性。在特殊工况下,对油罐区的防雷重新分析计算,在油罐区架设独立避雷针,确保油罐区免遭直接雷的轰击。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官一联合站的盘库计量采用人工检尺测量低含水原油储罐液位,流量计计量人工计算输油原油量、人工化验获取原油含水率和密度、巡检员定期记录压力和温度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实效性差、库存和原油输送量的准确性不高.本文通过介绍自动化计量盘库和交接油技术在官一联合站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现场实际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了原油自动化计量盘库和交接油系统的在线自动计量方法可以使计量的准确性得到较大的提高,进而提高了联合站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23日.西部管道公司兰州原油末站1-1号15万m^3储罐主体安装完成.比原计划提前4个月.此为中国石油首次建设的15万m^3原油储罐。 兰州末站两座15万m^3双盘浮顶油罐.是西部管道的配套工程。管道二公司凭借实力拿到1-1号15万m^3油罐的施工准入证。这也是管道局有史以来承建的最大原油储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