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一、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县乡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在财权的划分上规范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调整了各级政府问财政收入的分配结构,中央、省级等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县乡基层政府所占比重迅速下降。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县乡政府事权的划分基本上还是维持原财政体制事权格局。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行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制度,各级政府以及每级政府之间具有内在结构的差异性和目标的不一致性,导致各级政府可能作出偏离社会整体目标的行为,这就需要在政府之间建立一种使得各级政府均有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动力的财政制度。具体而言,要求做到事权与职能相匹配,财权与效率相协调,财力与事权相统一,从而实现财政关系的均等化和公共服务的公平化。  相似文献   

3.
一、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一)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对称,导致政府职能交叉和滞后财权是中央与地方关系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中枢神经。财权在各级政府间的划分,是分级财政的核心内容。财  相似文献   

4.
寇铁军  周波 《财政监督》2012,(30):12-14
作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载体,财政管理体制是关于各级政府之间财政级次、财政收支权限划分及政府间财力配置的根本性制度规范。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我国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对称"为指导,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建立过渡时期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初  相似文献   

5.
正自建国以来,围绕财权与事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一直是我国政府所关注并不断尝试的一个重要问题。构建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财税制度,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关系、发挥二者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多级政府体系下,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本依据与财权配置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不同,决定了"财权与事权不匹配"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常态。只有科学合理明确政府事权、财权以及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并按外部性、效率性和信息复杂性原则清晰界定各级政府支出责任,才能为调节政府间的财力余缺,补足下级政府履行事权存在的财力缺口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财政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逐步深化,县乡财政困难虽然有所缓解,但政府职能和支出责任的划分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县乡政府支出责任上存在着“缺位”与“越位”并存,支出责任划分不够合理,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制约了县乡财政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和财政职能的发挥。因此,只有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支出责任,理顺财权与事权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县乡财政困难。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应努力探索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机制。适度的财政分权有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财政分权的关键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应从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定位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范围与财力分配、遵循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划分事权与财权、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导读     
《涉外税务》2006,215(5)
建国伊始,我国就遵循着政权—事权—财权相一致的原则来处理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一级政权管一级事权,由此对应一级财权。地方财权的大小表现在中央对地方事权的划分上,反映在各项支出的支配权上。这是我国财经理论界关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权威性理论,指导着历次改革实践,其产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财政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划分财政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因此研究财政体制自然要涉及政府级次问题。但长期以来,在我国,政府级次被看作是研究财政体制问题的既定前提,即在现有的政府级次下,研究政府间的财权、事权划分及转移支付制度设计问题。只是在贾康、白景明研究员发表于《经济研究》的论文指出政府级次过多是制约我国分税  相似文献   

11.
发展环境保护财政 优化公共财政收支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环保财政是制止环境持继地恶化、减少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巨大损失的需要;是促进资源永继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环保财政在整个财政中的定位不明确及政府事权不明、职责不清是影响财政对环保支持的两个重要因素。发展环境保护财政的目标和方向是: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把环境保护财政列入财政活动范围;具体明确地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在环保方面的事权财权;完善环境税收体系,运用税收政策贯彻国家的环保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一、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原因分析 (一)现行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的不完备是形成债务问题的根本原因。我国财政体制在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的集中度大幅提高,财权分开后,但相对应的中央与地方的事权科学划分没有能很好实现,大量事权下沉,地方财政刚性支出项目不断增多,形成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保运转、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了事权与财权的划分。但是,这次分税制改革并不是很彻底,加之公共事务增多,使得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财权的大幅上收,事权又层层下放,导致目前大部分县乡政府的财力,无力承担由上级政府层层下压的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尤其是在落后地区和农业地区,基层财政更是形同虚设,举步维艰。本文从地方财政的收入支出结构分析,在中央财政实行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体制下,为什么地方财政困难的问题仍然未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分税制是国际上通行的财政体制,是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的一种较为规范的方式。它是将全部税种在下、上级政府间进行划分,以此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其实质是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确定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地方两个相对固定的收入体系,为各级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一、实行分税制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了事权与财权的划分。但是,这次分税制改革并不是很彻底,加之公共事务增多,使得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财权的大幅上收,事权又层层下放,导致目前大部分县乡政府的财力,无力承担由上级政府层层下压的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尤其是在落后地区和农业地区,基层财政更是形同虚设,举步维艰。本文从地方财政的收入支出结构分析,在中央财政实行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体制下,为什么地方财政困难的问题仍然未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财政分权,即上级政府给予下级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允许下级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和规模。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十分普遍的现象。自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形成了相对规范的财政分权体制。财政分权在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财政分权带来的弊端同样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财经纪律混乱和政府腐败问题加重等方面。要克服财政分权带来的负面效应,需要建立强有力和高效的财政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适度的财政分权有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财政分权的关键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为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更有效,应着力从五个方面入手,即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定位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范围与财力分配、遵循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  相似文献   

18.
应该更新"事权与财权统一"的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红日 《涉外税务》2006,215(5):5-8
在关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中,目前我国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应该达到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的匹配或者说统一。本文拟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并对决定我国政府间财政收支匹配关系的基本制度进行探讨。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基本涵义及其体制背景与特点事权与财权概念为我国财政理论界所  相似文献   

19.
《新疆金融》2013,(5):22-36
1994年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规范了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了中央、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财税收入的稳定增长。但该体制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当前普遍存在的地方财政困难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本文在比较借鉴主要国家分级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的总体设想——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建立"扁平化"的财政层级框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县三级事权和支出责任,改进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财权与事权相呼应的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丁胜利 《金融会计》2011,(10):58-62
一、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 (一)转移支付制度的产生和分类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为了解决政府间的财权事权划分问题以及平衡地方政府间财力失衡状况而建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