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扶贫是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政策措施和物质基础。"十五"时期,中央财政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要求,在逐年增加财政扶贫开发投入的同时,锐意改革,完善管理,逐步开展了多方面的机制创新,近年来财政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提前拨付资金,着力解决资金到位晚的问题 2004年12月,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财政扶贫资金及项目计划工作的通知》,要  相似文献   

2.
赵鸣骥 《中国财政》2012,(14):27-28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当前农业财政工作要紧紧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和"两个稳步提高、三个着力加大"要求,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积极落实完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力支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一、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规模。按照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三个持续加大"要求,中央财  相似文献   

3.
近期,财政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在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必须进一步规范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武汉市在《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武发【2006】13号,简称《决定》)中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负担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在低水平、全覆盖目标下,到2020年各级财政累计总投入可以控制在9000亿元左右,中央财政投入占到70%以上;若"十二五"期间提前实现全覆盖,到2015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将不超过3000亿元,地方财政累计投入将不超过1200亿元;全覆盖实现后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约700亿元可以保障新农保制度运行;提前实现全覆盖不会大幅度增加未来10年财政总投入,而主要对今后几年的财政投入提出相对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实现全覆盖总体上不会对中央和地方财政造成太大负担,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尤其县级财政)分担压力不容忽视。全覆盖目标的提前实现要求"十二五"期间加大中央财政投入,以递增的速度提高新农保覆盖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倾斜力度,引导地方政府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5.
经对山西晋城市水利专项资金抽查审计,发现在投入、管理和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 一、部分投入政策未落到实处。近两年,我市对水利的投入虽然总量不断增加,但相对比重没有达到要求。《农业法》规定“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据统计,全市六县(市、区)1996、1997两年对水利的投入平均增长幅度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持平,而投入的资金中非生产性资金占到了水利资金总投入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新增财力的使用正逐步向"三农"倾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绝对量在大幅度增加.据统计,"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达1.13万亿元,年均递增17%,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增加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但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使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使财政支农政策效应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关于开展"财政精神"提炼活动的通知下发后,各地专员办积极响应,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创新形式,努力将专员办系统"财政精神"提炼活动引向深入。在各地专员办的积极推动下,真正体现财政特色、展示财政形象、反映财政干部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财政精神"之花正在绽放。动员教育提升干部职工对"财政精神"时代价值的认同感"财政精神"提炼活动的通知要求下发后,各地专员办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认真组织学习《谢旭人同志关于"财政精神"提炼活动的重要批示》和《王军同志在"财政精神"提炼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广泛动员干  相似文献   

8.
贾康 《涉外税务》2014,(1):28-29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领会的"现代国家治理"理念,其具体表述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理念合乎逻辑地联结着《决定》中几次出现的"构建现代市场体系"这个制度建设要求,又进一步联结到"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制度建设要求。在这个逻辑链条里,"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财政,已由《决定》表述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学理上讲,财政处理的是公共资  相似文献   

9.
日前,江苏省东台市财政局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为抓手,致力打造"五型"财政. 1.突出发展主题,强化服务措施,打造高效优质的"服务型财政".一是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强化资金扶持,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企业技改、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等有效投入;强化政策倾斜,切实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强化管理服务,指导企业规范核算,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上,财政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贺邦靖同志代表部党组强调,要以规范财政监管权力运行为契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根据财政部党组的部署要求,江苏专员办在最近一段时期,以全面贯彻落实《专员办工作运行规程》(以下简称"《工作规程》")为主线,以全面实施反腐倡廉建设与财政监管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为重点,突出"四个着力",扎实构建财政监管权力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西省金溪县财政奖补投入见成效,全县共完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531个,投入财政奖补资金3318.2万元,村民筹资(含筹劳折资)861.7万元,吸纳社会捐赠资金1592万元,共有3.26万农户,149个村小组和自然村的25万人受益。一是严把制度建设关。金溪县加强对村级筹资筹劳的监督,认真落实公示制度,制定了《金溪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方  相似文献   

12.
速览     
《中国传媒科技》2012,(3):26-27
产业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2月1日,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明确,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3.
《财政监督》2016,(4):36-4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强调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预算是财政的核心内容,新《预算法》历经十年,四审通过,实现了"控权法"向"管理法"的转变,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要求。财政监督作为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适应新《预算法》的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构建新型的财政监督体制机制,更好地为财政管理服务。本文拟分析新《预算法》对财政监督提出的新要求,并阐述新要求下财政监督的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财税改革的号角,2014年财税改革蹄疾步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新《预算法》、《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各项改革举措相继出台,浙江省政府"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对财政专项资金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财政支农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必须加快构建现代财政支农体系,积极推进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接上期)三、未来的改革思路与建议(一)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倾斜力度。1.加强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要调整今后长期建设国债的使用方向,增加农村公共建设投资力度,重点解决农村水、电、路公共设施问  相似文献   

16.
综合信息     
《中国工会财会》2015,(3):50-51
政府财政报告制度改革启动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公布,标志着中国将正式启动政府财政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指出,我国目前的政府财政报告制度实行以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核算为基础的决算报告制度。无法完整反映政府资产、负债以及运行成本等情况,也就是说并没有反映政府完整的"家底"。《方案》要求,2020年前,各级政府都要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张磊 《财会学习》2012,(12):4-5
会计财政部出台《财政票据管理办法》财政部日前出台《财政票据管理办法》。《办法》规定,财政票据是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财政部是财政票据的主管部门。《办法》明确了各级财政部门管理职责和权限,对财政票据的印制、领购、使用等内容进行了规范,并提出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要求。《办法》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教育投入和经费管理问题的思考潘群,杨海霞一、有关教育投入两个指标的含义《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何谓“教育财政性拨款”,何谓“财政经常性收入”,目前各部门各单位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明确。关于“教育财...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强化资金监管措施,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本文结合该市财政支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一、瑞金市财政支农的主要做法(一)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确保支农投入按比例增长。2014年,瑞金市财政严格按照《农业法》和《预算法》的规定,安排支农资金19896万元,比上年增加3720万元,增长23%。这些资金投入,为农村  相似文献   

20.
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八个字中,前四个字摘自老子的《道德经》,后四个字源自《易经》。从逻辑上看,后四个字是对前四个字的诠释、延伸、补正。其前后四个字之合一,则表现了崇善重德的价值追求。在此,之所以要简释"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八字,缘于目前财政部正在全国财政系统倡导开展的"财政精神"提炼活动。我认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八字所体现出来的崇善重德价值追求正是财政精神之贴切映现。"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句,其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