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把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实践论提升为“生产力标准”,以此纠正了长期以来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将“实践”与“生产力”割裂的这一偏离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根本缺陷,从生产力标准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概括。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实践论和生产标准的高度,揭示了共产党先进性哲学基础和社会基础,揭示了共产党的本质和执政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内容。由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向英华 《大众商务》2010,(2):168-168
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企业之间最核心的竞争是文化竞争,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种蕴藏着巨大.能量的先进生产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指导现代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力 《辽宁财专学报》2002,4(1):58-61,15
是否具备“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眼界,就在于能否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并且彻底运用之于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的历史运动之中。在社会主义运动与资本主义的复杂关联中,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基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眼界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明,资本主义还有继续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共产党人尚须以“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眼界认真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合理内核”。但资本主义的“合理内核”并未抵消其腐朽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党中央倡导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准则。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给医院内外环境带来了深刻变化,使医疗市场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护理工作如何彰显“以人为本”原则,对医院改革发展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首先,护理工作彰显“以人为本”,必须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和提出,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护理工作中彰显“以人为本”,这是护理工作内在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明确阐述了发展主体、发展对象、发展成果归属等理念,确立了基本社会价值取向。“以人为本”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要求,拓展人性中的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属性,提升公平正义、文明理性的社会发展理念。“以人为本”责任观是处理好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内在责任与外在责任、责任奉献与权利索取的基石,还是统筹现在与将来、个体与集体的纽带。分析“以人为本”的责任论的必要性,探讨“以人为本”与责任论的内在关系,对理解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的理论有所创新和发展。首先,在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方面,深刻阐发了科学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知识分子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等必然规律;其次,在社会意识理论方面,深刻反映了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原理,高度评价先进化的能动作用,它代表着先进化的前进方向;其三,在群众观点方面,科学地认识人民群众的先进性,揭示了社会主义利益原则的丰富内涵,重新界定和丰富了“人民”的概念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从党的文献和政治理论教科书上,还是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已经形成了广泛的认同,但是还比较抽象,不能够直接说明社会主义社会和其他社会历史类型的区别,应该从社会主义能够自觉地做到“从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上、从把握自身所处的环境上和从把握自己的奋斗目标上”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等方面给以通俗地说明。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原则,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同时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其内涵包括“一切为了人”和“为了一切人”两个方面。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准确把握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孟子首先提出了仁政学说,并将“民为邦本”思想发扬先大。新时期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创新性地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试对两者进行一系列对比,从而得出结论,“以人为本”是孟子仁政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运用。高校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两涮’教学中,注重实效,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的主体性观念得以正式确立.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自身的价值被大大褒扬了.可是,就在人的主体性得以确立和获得发展之时,人类中心主义也如影随形,先后经历空间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基督教神学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样,人的主体性逐渐被异化了.在“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异化的世界观作用下,人类以主人的身份凌驾于自然之上,开始对自然界进行大规模的掠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因此,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之一,发展生态生产力和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工具,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赖于社会科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把生产的目的由为"物质生产"转向为"生活生产",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生活的本源性决定人物质生产的目的性思想的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是后发现代化中国实现由"生产型社会"向"生活型社会"转型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更是我国实现由增长性发展模式向和谐性发展模式转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资本力量驱动下,传统科学思想原则——直观本体论导致对物质世界的机械化,成为旧发展观的科学基础。建立在相对论、量子论、当代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基础上的当代新科学思想原则全面突破了直观本体论,建立了主体与客体的内在联系,将整个世界看成不断生成的“过程的集合体”,从而成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全部活动的主旋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现是对中国21世纪发展问题瞻望和思考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崭新的发展观。它在继承先贤发展观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发展问题,包括发展定位、发展机遇、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环境、发展主体和发展速度等进行了拓展和升华。以十六大报告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达到了更加成熟的程度,它集中展现了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民族情结、世界眼光、时代理念、国情意识、深谋远虑等全新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三农”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整体现代化进程。造成“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的各种旧体制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实现体制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7.
浅谈"绿色家居"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环保室内设计的今天",绿色"设计是室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家居"设计就是遵循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使所设计的家居在其整个使用的各个周期内,都对环境具有最小的影响,是关于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创造一个科学、舒适、健康合理的室内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在零售业的发展中存在着便利原则,人们对便利的偏好决定了便利店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的便利店在发展中存在着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经营者观念陈旧,对“便利”的理解有偏差,政府的扶持和政策引导不够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便利店在发展过程中应遵循“便利原则”,使便利店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便利”,以推动我国便利店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保障建设的多层次性。目前国际上已有的3种保障模式:“保险型”、“福利型”和“国家型”都难以满足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需要,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多种所有制的并存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应实行一种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保障模式:“多元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要素”资产会计核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要素"资产是现代经济学通过对生产要素不断扩展内涵,赋予技术、教育、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新"的含义。体现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分别表现为技术资产、人力资产、文化资产、信息资产、土地使用权等等。会计作为一门方法论的科学,应该以其技术属性不断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试图通过对知识经济带给企业的"新要素"资产的分类剖析,初步探讨对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核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