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月7日至8日,“第一届中华海外归国人员投资创业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办者之一《中国投资》杂志社评出十大“海归”创业人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家》2011,(2):88-88
刚回国时,杨俊杰在无锡参加“530计划”的高峰论坛,听闻已经有940名海归聚集到无锡地区,加上创业团队已经有3400多入。“海归的密度不一定比北京、上海低”  相似文献   

3.
晓俊 《中国就业》2014,(5):8-10
在国内就业市场中,“海归”一直是个热门词语,从最初的光环笼罩到“海待”等现象的出现,海归的就业形势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近5年来,回国的留学人员达到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总和的3倍。特别是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而在1978年到2006年的29年间,我国留学生累计回国人数仅为27.5万人。2013年,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5.35万人。在如今的留学生见面会上,大家问得最多的是:“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国?”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28日,CCTV2005中国经济年度十大人物揭晓,中星微公司董事长邓中翰获得唯一的年度人物大奖,百度搜索公司董事长李彦宏获得年度人物奖。这两位获奖者的一个共同背景是:都是从硅谷回到中关村创业的“海归”。他们两人的成就是几千名在中关村创业的海外归国人员成就的缩影。20世纪80年代,留学生创业在新竹科技园区被形象地称为新竹和硅谷之间的“大脑水渠(Brain Channel)”,现如今,海归企业正在建起联结中关村与美国硅谷、日本、英国、加拿大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大脑水渠”。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2007,(7S):48-48
近日.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与科博会组委会联合举办的海归就业招聘会上.约有2000多“海归”人员现场找工作。大多数单位给“海归”们开出的月薪仅为3000元。有位在英国攻读MBA的留学生在招聘会上转了1个小时.还是没有找到中意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时代》2011,(8):127-127
第12届“海创周”继续秉承“海纳英才·创业中国”的主题,以打造服务海外人才归国创业的国家级平台为主线,以实现“人才回归,项目落地”为目标,开展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论坛”、“全国留学人员科技创业环境及成就展”、“海归创业领袖峰会”、“海外学子项目暨‘春晖怀’大赛项目”、“海归创业·成功有我”系列高端项目推介会、创业说明会等“五会”、“四展”、“六论坛”共16项活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海归回国效力成为一股潮流,大批海归在国内找到了发展的机会。但据中国科协日前的一份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高科技人才出国深造者达70余万,学成归国者不到1/3,即使海归;也有不少人归而复去,或“人归脑不归”,仍在为海外公司的研发体系效力。  相似文献   

8.
1986年3月至7月以及同年9月至12月,受北京科技进修学院委托,办了两期(三个班)“出国留学进修人员考试”英语培训班,每期四个月。我们在教学上采取了一些与传统教法  相似文献   

9.
1919年5月4日,发生了可以称得上改变中国历史的“五四运动”。时任交通总长的曹汝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和另两位日本“海归”章宗祥、陆宗舆会成为民国时期三大最著名的卖国贼。  相似文献   

10.
常红 《人力资源》2004,(8):38-41
近期,世界HR实验室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而与此同时,40%的“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全国三成以上“海归(龟)”在家待业……于是,“海待(带)”成为“海归”的最新替代词。去年与今年,正值第一批“正牌海归”归来之际,一时间,国内职场的“海归”爆棚。“海归”群体虽然在不断膨胀,但其数量并未同其质量画等号。用句白话来形容,就是有些“海归”的水分太多,含金量下降,质量反而“抽条”了。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惟一一位脑外科博士下岗后去了美国。临行前,伤心地倾诉:“我是出于无奈,被生活所迫才出国的。”无独有偶,陕西省一位医学博士也被迫离开陕西落户上海:尽管当时陕西领导明确指示一定留人,然而,“金凤凰”还是飞走了。又据报道,湖南省株洲市某单位以优越条件引进了一“海归”人员,该员到位后潜心科研,无暇随俗嬉笑,不料,日子长了非议丛生,有说“不合群”的,有说“清高”的等等。最令他伤心的是,主管也苟同非议,叫他要“注意关系”云云。无奈,他只好走人。临走时,他叹道:“不怕辛苦,只怕心苦”。  相似文献   

12.
翻开傅成玉的简历,有两处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个是他早年曾经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求学获得石油工程硕士,一个是1995年底至1999年在美国一家石油公司担任高层。既在西方国家学习过,又在西方公司工作过,这种经历在中央企业的负责人中十分鲜见。“您也算是一个海归啊?”采访过程中,记者插问道。“我哪里是什么海归,我是土鳖。”傅成玉纠正说。“您在菲利普斯公司国际石油(亚  相似文献   

13.
徐笑君 《人力资源》2009,(21):35-37
“海归”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已成为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许多高校都将引进“海外”教师纳入学校的发展战略中,并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海外人才的引进和管理。例如,上海高校引进“海归”教师的数量从2003年开始出现显著增长,并呈现规模化趋势。据上海市科教党委组织干部处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5月,上海市科教系统留学回国人员达5152名,  相似文献   

14.
朱江是“海外归来专业人士”,但他到底算不算“海归”是有争议的。他在国外工作过5年,这5年中换了4个国家:南非、尼日利亚、意大利、法国。2001年到了北京。因为不是从盛产“海归”的美洲、澳洲和日本回归的,经历又和标准“海归”不同,说起来好像很没有底气,听上去也怎么都让人觉得有点别扭,但既然“混”在海归大潮中回来了,他也就糊里糊涂被戴上了“海归”的帽子。  相似文献   

15.
“确实有很多人放弃了高薪、洋房和良好的生活,但是,更多的人并不是”放弃”什么,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作为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都愿意为故土奉献,而这片土地同时孕育着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那么,“海归”的选择,或许在某个个体的经历中会以“放弃”部分为代价,但是这样的“放弃”比起未来可能的获得是微不足道的。”  相似文献   

16.
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环境中,我国海归群体不断壮大,人员结构开始向多层次扩展。作者近期深入北京、广东、江苏、广西、湖南、重庆、四川等地采访发现,在海归群体中,除了高学历、高收入、很抢手的“海鲜”,还出现了很多归国创业、从政的“海创”以及就业遏阻、打拼艰辛的“海草”“海带”。甚至出现不少因不适应国内环境而再次出国的“归海”。专家普遍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仍面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机遇期,需要进一步深化全球聚才效应。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无可避免扮地演着多种角色。每一种角色不同,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现,当越来越多的“海归”回国,当越来越多的港、澳、台精英们纷纷“北飞”,谁都无法忽视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压力。于是,“加班”、“充电”这些词成了很多企业高管们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18.
有人统计,供职于中国证监会的这些“海归”应该是中国有留学生以来的第七批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留学生始于1872年。出国留学的大门一经打开,就再也无法关上  相似文献   

19.
备受关注的广州市首届“百强民营企业”评选活动,经过权威部门近半年多的细致认真的审核审议工作,于日前隆重揭晓。百家获奖单位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广州市百强民营企业”称号。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开发商占获奖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强,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百嘉信集团则是其中唯一当选的海归创业型公司。  相似文献   

20.
康岩慧 《企业家》2002,(5):14-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海归派已成为用人单位以及猎头公司追逐的新宠。“海龟”亦指“海归”,故名思意就是飘洋过海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八十年代初,国内有比较大数量的人被公派出国,然而在那个时候似乎很少有学成归国的。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可能在于国内外的差异比较大,很多学成的留学人员在国外所寻找到的发展空间比国内要好。特别是对于研究人员,国外的实验设施以来技术信息比较完备,科技人员在那个条件下更容易做出成绩,导致大批的留学人员选择留在了国外进行职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留学出国的自费人员也开始大幅度增长,国内的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越来越大范围的接壤,经济流动也带动了人员的流动,外籍人员到中国增多了,留学生也遵循市场经济的准则从西方漂流回东方,这些留学生中大多是比较优秀的,但是也不排除有些留学生是西方不亮才到东方点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